第234章 正義之師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半個月後,大軍深入羌國地界。
羌國曾是大唐的藩屬,統轄著巴中、廣元、巴北、涪城和阿壩五座城池及周邊地區。南與蜀國接壤,東麵和北麵則與漢國相連。大唐滅亡後,羌國成為了漢、蜀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其首領自稱羌國國主,分別對漢、蜀兩國稱臣,卻時而歸順,時而反叛。漢、蜀兩國都怕羌國倒向對方,往往采取安撫的政策。
這次,羌國國主聽說突厥入侵漢國,便趁機出兵占領了漢中府,一番搶掠之後,本想北上再多撈一些好處,卻不曾想遭到張紅旗率領的子弟兵迎頭痛擊,損失了一萬多兵員。
按照以往慣例,他們退回國內,再給漢國皇帝獻上降表,送過去一些土特產,也就沒事了。可不曾想,這次他們遇到了劉軒這個煞星,直接帶兵殺進了他們境內。
羌國國主薑海峰得知消息,派右將軍費德功率領的五萬大軍拒敵,兩軍在巴北城外不期而遇,隨即展開交戰隊形。
大戰一觸即發,費德功認為漢軍勞師遠征,必然疲憊,果斷下達了作戰命令。他命五千弓騎兵在前開路,以迅速突破漢軍的防線,一萬長矛騎兵隨後掩殺。劉軒則命令飛虎隊作為主力居中,兩個羯人師分列側翼掩護,大軍以三角陣型穩步向前推進。
蕭鳴策馬橫槍於大軍後方,率領麾下士兵嚴陣以待。眼見兩軍逐漸接近,他不禁偷偷瞥了一眼己方帥旗方向,隻見劉軒正和軍師寇文通正通討論著什麽,石曼垂立在一側,似乎對即將爆發的戰鬥並未放在心上。
蕭鳴回過頭,再次把目光投入戰場之上,他知漢軍戰力超群,但見劉軒僅以兩千漢軍迎戰數量遠超的羌兵,心中仍不免湧起一絲擔憂。
突然間,戰鼓如雷,震耳欲聾,羌兵發起了衝鋒的信號。羌兵策馬奔騰,如潮水般向飛虎隊氣洶湧而來。飛虎隊毫不畏懼,迅速一字排開,將手中的火槍穩穩平舉,靜待著敵人的衝擊。
羌人弓騎兵訓練有素,尤其擅長騎馬飛射,眼見飛虎隊站在原地未動,誤以為對方束手無策,心中不禁大喜,紛紛張弓搭箭,準備進入射擊距離後,給敵人致命一擊。
隻聽“砰!”的一聲槍響,飛虎團團長顏巷打響了第一槍,子彈如同閃電般劃破長空,瞬間將衝在最前頭的那名羌兵擊落馬下。緊接著,飛虎隊隊員們紛紛扣動了扳機,一時間,槍聲四起,火光和煙霧交織在一起,在兩軍之間形成了一片死亡之域。
羌兵們初時不明所以,不知同伴為何一個個毫無征兆地倒下。但很快,他們便驚恐地發現,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漢軍手中那些會噴火的棍子。這種前所未見的武器,正以其驚人的威力和速度,不斷地收割著他們的生命。
顏巷抓住對方驚慌失措,無暇放箭之機,果斷下達了衝鋒的命令。飛虎隊士兵們策馬揚鞭,如離弦之箭般衝向敵人。在距離羌人二十多丈時,他們紛紛掏出手榴彈,用盡全身力氣擲向敵陣。
霎時間,爆炸聲如雷鳴般響起,震耳欲聾,仿佛連天空都被撕裂開來。巨大的衝擊波將一個個羌兵掀翻在地,受驚的馬匹四處狂奔。火光在羌人陣中肆意蔓延,將一張張驚恐萬狀的臉龐映照得格外清晰,他們哀嚎著、掙紮著,企圖逃離這片死亡之地,但一切已是徒勞。
羯人將領崔大慶騎在馬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戰場,握住長槍的手,不受控製的發抖,這並非是害怕羌人,而是源自內心深處強烈的震撼。
親眼目睹了羌兵們在火槍和轟天雷麵前的脆弱與無助,他終於明白,大汗為何將如同神物般的裝備賜予他們羯兵,而漢軍自己卻不配備。原來,漢軍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想著想著,崔大慶心中脊背升起一股寒意,若是自己真有異心,恐怕瞬間便會被這些漢兵打的屍骨無存。
正當崔大慶暗自慶幸,自己並無反意之時,突然看到自己的同胞時與風率眾衝入了敵陣,他登時想起了自己的任務,立即大吼一聲,率領著手下從右側向羌兵發起了衝鋒。
羯人士兵們所穿盔甲,皆由蒸汽機衝壓出的薄鋼板製成,普通刀劍砍在上麵,隻能留下一道道淺淺的痕跡。而戰馬配備的馬鐙,則讓士兵們能夠雙手把持著那一丈長的大槍,揮舞自如。
相比之下,羌兵們則身披皮甲,手中兵刃本就比對方長槍短上一截,揮舞時還需一手拽著馬韁。他們在羯人鐵騎的衝鋒麵前,仿佛秋風中的落葉般脆弱。更何況,這些羌人已經被飛虎隊的火槍嚇破了膽子,毫無鬥誌可言,戰鬥的結果幾乎毫無懸念。
戰場後方,費德功麵色鐵青,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他深知勝負乃是兵家常事,可兩軍交戰,一方上來就對另一方展開屠殺,這在他多年的軍旅生涯中,還是頭一次遇到。大駭之際,費德功呆立在原地,久久無法回神。過了許久,他才如夢初醒般大喊道:“傳令,鳴金收兵!”
其實,不需要費德功下令,戰場上的羌兵已經開始撤退,隻是他們被羯兵包圍,早已陷入了絕境,根本無法撤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費德功空有三萬兵馬,卻不敢前去救援,生怕自己也陷入漢軍的包圍之中。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了絕望。最終,費德功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決定,帶主力撤退。
劉軒眼見戰局已定,再打下去,隻是增加屠戮,便對身邊親兵道:“通知時與風他們,暫停攻擊,允許羌兵投降。”
親兵聽得命令,立即跑去戰場傳令。很快,戰場上便響起了“繳械不殺!”的呼喊,幸存羌兵如釋重負,紛紛扔掉兵刃,跪地投降。
石曼雖不懂行軍打仗,卻也看出這場勝利來得異常輕鬆,心中滿是震撼。正在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劉軒聲音在耳旁響起:“你想什麽呢?”
石曼回過神來,輕輕搖了搖頭,道:“回王爺,奴婢沒想什麽。”
劉軒覺察到石曼神中閃過一絲波動,似乎在隱藏著什麽,但他並未多問,隻是伸手入懷,拿出那把彎月金刀:“此刀以後由你替我保管。記住,我征你族人打仗,並不是因為缺兵,而是想給他們一個恕罪的機會。”
石曼接過金刀,小心收好,隨著劉軒和寇文通進入帥帳之中。
半個時辰以後,眾將領先後來到帥帳。蕭鳴所部並沒參戰,負責打掃戰場,他首先匯報:“稟告王爺,此戰共殲敵一萬三千餘人,俘虜一千四百人,我軍犧牲一百四十八人,三百多人受傷。”
劉軒麵色凝重,眼中閃過一絲沉痛:“今日之戰,我們雖取得了勝利,但也要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把這些犧牲戰友就地掩埋了吧,讓他們長眠於這片他們征戰過的土地上。”
蕭鳴點點頭,隨即問道:“王爺,那一千多俘虜,怎麽處置?”劉軒略作思索,沉聲說道:“留二十人做向導,其餘人斬掉左手小指以示懲戒,然後就地釋放。告訴他們,以後若再與大漢為敵,定會嚴懲不貸。”
說完,劉軒看向崔大慶,責問道:“崔師長,你是怎麽回事?讓你在敵人潰退後從右側包抄,以全殲敵軍,你為何延誤戰機,致使一千多敵人得以逃脫?”
崔大慶站起身,麵色羞赧,如實答道:“啟稟大汗,屬下當時被手榴彈嚇傻了。”
石曼在一旁聽聞崔大慶如此回答,忍不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隨即掩住嘴巴,不好意思地把臉龐隱於劉軒身後。其餘將領也都被崔大慶的坦誠逗樂,忍俊不禁。
劉軒見崔大慶一臉窘迫,示意他坐下,語氣緩和了一些:“崔師長,念你初犯,且能如實稟報,本王就寬恕你此處過失。但你要記住,戰場之上,每一刻都關乎無數士兵生死存亡,作為主將,決不能有絲毫馬虎。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定當按軍律處罰。”
崔大慶如釋重負,連忙點頭應允。眾人見劉軒神色凝重,也都收斂了笑容。
顏巷問道:“王爺,敵軍主帥已向西南方逃竄,並未返回巴北城,且城中守軍也已隨之逃離。此時巴北城空虛,我們是否趁機進占,以穩固戰果?”
劉軒輕輕搖了搖頭:“不必了,進占巴北城隻會浪費時間與人力。我們的目標不是這個邊陲城池。你找一些會寫字的士兵,在紙上寫明我們出兵的原因,告訴他們我們隻抓羌王,不擾百姓,然後用箭射進城去。讓羌族百姓知道,我們是正義之師,是為和平而來。”
顏巷點點頭,接著又問道:“王爺,接下來我們如何行動?”劉軒指著案幾上的地圖,一字一句地說道:“拿下羌國國都!”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