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樣式雷

字數:4165   加入書籤

A+A-


    四九城裏的人都知道,當今天下第一手藝人,應是樣式雷的當家雷廷昌。
    雷大當家一把年紀,本來一直都好好的。竟不知如何不小心,一夜咽了氣。
    ……
    俄國人在曆史上很喜歡侵犯周邊國家,他們是出了名的好戰民族。
    但他們的文化也非常深厚,尤其是美學方麵。從康熙年間起,愛新覺羅氏和俄國沙皇就有聯係。
    因而宮廷之中經常會有俄國人進獻的寶石飾品。滿人除了對東珠厚愛,也會喜歡來自北國的寶石。
    張海桐出手的這些東西,不一定會引來多大的主兒,但和他們有聯係的人必然明白這個暗號。
    要知道俄國人不會大老遠跑來四九城做生意,大清可還跟他們打著仗呢。
    夜裏。
    張海桐一行人下榻的客棧已經準備關門歇業。
    他這幾天出了一批比較好的軟玉,於是拿著錢下樓點些酒菜,犒勞“夥計們”。
    看掌櫃的寫了單子,跑堂的正去外麵拿門栓。
    一個穿著黑布馬褂的人進來,說主家的當家大太太饞了,要吃這店裏的招牌菜。
    那人穿的簡樸,看著是尋常家仆的模樣。實際細節之處皆有斟酌,應是奴才裏的領頭人。
    那掌櫃明顯認識這人,臉上帶著諂媚的笑,說:“既然是大太太的說法,小的自然莫不敢從。可這招牌菜已然讓這位小哥點了,不然您二位交流交流?”
    張海桐便從善如流跟這人交流,大度的讓了菜品。
    那人連連作揖,一邊說多虧了兄弟,一邊說可算應了大太太的令。
    等菜品出來,張海桐借故看上一眼,便寒暄道:“兄弟主家是貴人,若是要買寶石,可先看看在下這裏。如今富貴人家雖多,識貨的卻很少。還請兄弟看在今日方便,幫幫則個?”
    這人聽完,立刻說可行可行。而後付給掌櫃的錢,更是一邊道謝一邊走了。
    掌櫃的說:“這雷家聲名赫赫,要不是近幾年老佛爺和萬歲爺沒什麽需求,恐怕還要煊赫好幾年。”
    人說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
    正是形容樣式雷。
    能得這樣的稱讚,可見雷家工藝之巧妙,技術之精湛。
    掌櫃邊說邊搖頭,好像十分可惜似的。慈禧晚年,清朝財政赤字,早就支撐不起如圓明園和皇陵那樣的大規模土木興建。
    樣式雷也自然而然沉寂下來。
    堪稱美學巔峰的建築藝術也不再拔地而起。
    張海桐來四九城,就是為了雷家而來。老佛爺不用他們,那是沒錢。但張家用得起。
    光是西藏儲存的那些金子,就足夠樣式雷揮霍許多年。
    但這老妖婆從張家人身上嚐到了甜頭,又對下麵的人把控嚴密。樣式雷倘若脫出,也是一種國朝衰敗的暗示。
    何況雷氏家族曆經百年,他們不僅參與本朝宮廷建築建設,還參與設計和建造皇陵。
    曆朝曆代負責建設皇陵的工匠沒幾個有好下場。眼見著大事不妙,樣式雷的地位又因財政問題逐漸勢微,那當然是另謀出路。
    既然要另謀出路,又不想根基斷絕,那就要找一個不錯的下家。
    張家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張家有一個大工程需要他們接手,這種作業一般的手藝人接不下。非當世之大家,絕無可能完成。
    從古至今,張家古樓的修建都必然是當世高手。代表一個時代最高超的建築藝術。請這種手藝人,也是防盜措施的一種。
    越牛逼的人弄得東西,越難解開。
    張海桐過來,就是給樣式雷遞個信,表示一切準備就緒,可以走了。
    而走的前提,是要過明路。
    雷家在四九城繁衍多年,悄無聲息放走一批人必然不可能。唯有一件足夠他們傾巢而動的大事,才能出城。
    距離老佛爺七十大壽的日子不多了,各家各族都要進獻珍品寶物以供天壽。樣式雷也不例外。
    這也正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昨夜才讓人介紹渠道銷貨,第二天一早就有雷家人來買翡翠,要嵌在燙樣上做裝飾。
    而且一口氣買了不少。
    張海桐手上的貨品至此出售完畢。
    手底下的張家人當夜就打包東西,天一亮便找掌櫃的退房,一行人恰如來時的樣子,準備安安分分離開四九城。
    仿佛真的隻是來賣貨。
    街上來來往往車水馬龍,滿清貴族的車駕在其中尤其顯眼。
    商人在這個時代尚且處於社會底層,因而走路不敢太過放肆。前麵過來一行十分華貴的車隊,最前麵兩架最華麗。
    從品級用料來看,前麵應該是家主,後麵那一輛則屬於“女主人”。
    女主人車駕後麵,則是用料差不多但地位低一些的車馬。
    那些馬車裏的人明顯沒有這些滿清貴族“矜貴”,他們撩起車簾,輕蔑或新奇的看著街道。
    這些人都是外國使臣和他們的夫人,一頭的黃毛紅毛,都是些洋鬼子。
    這樣說,似乎就不難猜測前麵坐的是誰。
    果然,張海桐與那車隊頭車擦身而過時,女主人的馬車拉開了車簾。
    那是一張白皙婉約的臉,像現代水墨藝術畫三兩筆勾勒出來的女人。穿著寬大精美的旗裝,一個小孩趴在她懷裏,似乎在叫額娘。
    正是福晉。
    那小孩的眼睛張海桐看不清,被遮住了。
    福晉那雙漂亮的眼睛遙遙望著他,眉頭似蹙非蹙,好像很不滿意他又回到這個地方。小孩也跟著福晉的目光看過來,雖然看不見眼睛。
    張海桐做了簡單的易容,但福晉這樣的人還是認出來了。他想這大概就是命運。
    越不讓人去做,人就越會做。命運本身具有必然性。
    很快,他們的馬車便遠去了。
    福晉也放下了車簾。
    “額吉,他是誰。”小孩被福晉抱到身邊,坐在座椅上。
    福晉頭上環佩叮當,繁複華麗的大拉翅垂下纖長的珍珠流蘇,在小孩眼前晃啊晃。
    “你見過的,但你太小了,過兩年就不記得了。”福晉左手雙指指尖輕輕點上小孩額頭,仿佛昨日重現。
    “額吉叫他小先生,他是曾經給你祝福的人。”
    “我的孩子,你必將長命無極,萬晦不侵。”
    ……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