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吳邪的種田日記·張家卷宗·其一

字數:3490   加入書籤

A+A-


    自從來到雨村,將喜來眠建設起來後,我就有點閑出屁的感覺。
    人一閑下來,就容易想東想西。一想事情,人就懶得動了。說到這裏,我已經在院子裏的躺椅上度過了三天。陽光正好,是曬太陽睡大覺的好時候。
    從前在墨脫的喇嘛廟裏,我一動腦子就忍不住抽煙。除了抽煙,什麽動作也不想做。
    一旦做了多餘的事,我就會從自己構建的思想世界裏脫出。那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思路一斷,錯了一絲一毫,那就都不對了。
    我從前不明白悶油瓶怎麽做到的一發呆就能呆一整天。如果唐僧在車遲國比坐禪時,遇見的是悶油瓶而不是虎力大仙,那還真說不準是誰贏。
    畢竟悶油瓶不會作弊,唐僧沒能力作弊。純比靜坐,好像還真不一定分得出勝負——當然不排除悶油瓶覺得無聊,幹脆起身溜溜達達走了。
    他不在乎贏不贏的。
    想著想著我就笑出聲了。
    胖子在旁邊看手機,被我突如其來的笑聲惡心到了。問我發什麽神經。
    我正要說話,褲兜裏的手機忽然響了。悶油瓶正伸出手指逗小黃雞,那幾隻小崽子絲毫沒意識到偉大的吃飽飯之神是在逗她們玩兒,跑的可起勁。我這邊電話響,悶油瓶難得往我這邊看了一眼,很快又收回目光,繼續逗那群小崽子。
    現在正是孵雞蛋的好時候。胖子幹脆在村裏收了一箱子小雞仔給悶油瓶養著玩,養大了就能直接進後廚,成為桌上美味了。
    我點開手機,屏幕上是張海客發的信息。大致意思是:東西到了,你收一下。
    沒多久,一個快遞小哥敲開我們院子的門。胖子看我犯了懶病,也不指望我了,自己起身去開門。他手裏還放著短視頻,音樂隨著他的步伐越來越遠,直到戛然而止。
    悶油瓶也走過去,隨後停在胖子旁邊。
    我被他倆的動作整的好奇,也不犯懶了,立刻爬起來跑過去一看。一個郵政小哥開著郵政專屬小三輪,正從他的小車上一趟一趟往下麵搬東西。
    “吳先生嗎?這些都是你的快遞,簽收一下。”
    我看著這一摞一摞用黃油紙包的嚴嚴實實的方形物體,腦子忽然活泛了。張海客真他娘的把張家的卷宗寄過來給我用了!
    不過我很清楚張海客的尿性,丫絕對不可能給我寄原件,肯定全給的複印本。香港那一窩兒姓張的個個身懷絕技,他們甚至有專業的造假部門。
    張海桐就非常明目張膽的用假貨忽悠外國佬。外國佬有事沒事就喜歡來中國各種野山探險,尤其是喜馬拉雅山脈和西南地區。
    有時候張海桐自己要去那邊的時候,能碰見外國佬,一般都會假裝自己是向導等職業,光明正大潛進去免費蹭吃蹭喝蹭人力。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來都來了,不從外國佬那兒整點東西我手癢癢。
    到最後他不僅騙吃騙喝,還騙人家錢。
    這就很可惡了。尤其我現在作為一個負債幾百個億的窮鬼,更覺得可惡了。小花一度調侃我現在比黑眼鏡還窮,一躍成為好兄弟裏最窮的人。
    這讓我有種錯覺。那就是小花怕我死了,純純是怕我死了沒人還債,他虧麻了。
    總之,張家那個專管造假的部門做出來的東西非常逼真。我們都知道,做仿品非常簡單。如果不要求質量,小孩做出來的東西也能稱之為仿品。
    但如果你要在這個領域裏做出成績,就需要有關於古董的大量知識。好巧不巧,張家人在這方麵簡直是行家。他們做的仿品直接演繹什麽叫上周的秒變商周的。
    因此哪怕是複印本,我堅信張海客給出來的也一定技術過關。
    然而拆開之後,我才發現那就是普普通通的高清複印文件,平平無奇一疊又一疊被封成紙磚的a4紙打破了張家在我心裏過度神化的某些技術。
    過於樸實無華了。
    悶油瓶看了兩眼,很快失去了興趣。倒不是他不在意家裏那些東西,相反,我感覺更像是大概知道有什麽,所以沒有興趣。
    你看,人都是這樣。見過的人都不以為意,覺得不過如此。沒見過的便奉若圭臬,認為可遇不可求。
    我有時候真的會說出一些非常沒品的話,比如:張家被各方覬覦純粹是他們沒意識到自己在別人眼裏有多稀罕。
    自以為平平無奇的,在他人看來其實非常驚豔。
    整理這堆起來到胸口的複印本花了我三天時間。自從它們到來,我仿佛又有了許多事幹。每天除了在喜來眠按計算器,就是在書房劃拉這些複印本。
    在這一疊複印本裏,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
    張海客曾經說過,張家人很早就會寫類似於任務報告的東西。這也是張家收集外界信息的一種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來源渠道之一。
    這些紙質文件在度過張家內部製定的銷毀時間後,會有專門的人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全部刻印入張家古樓。堪稱古代版大數據提煉。
    張家古樓內部我見過,可惜此生應該都沒機會再進去看一眼了。不然那裏刻的東西我能研究一輩子。
    張海客曾經也給我看過一些張海桐的任務報告。隻能說寫的非常簡潔,簡潔的像按天記載的行程記錄。除了需要特別詳細敘述的內容,幾乎都是一筆帶過。
    而這堆東西裏有意思的東西,也是一堆任務報告。
    看筆跡應該是鋼筆,寫字的人性格應該非常穩重,每一個字都寫的非常踏實。如果是比較細心的人,就會發現每個人的字多多少少會和他的性格有關。字如其人,就是這個意思。
    我將這一捆報告單獨提出來,發現寫的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事。報告並不都是一個人的,大多內容都出自這個字跡非常踏實的張家人。
    其中,一份關於長白山青銅門的文件最吸引我。
    打開後,第一句話是19xx年農曆八月十五,就長白山青銅門探索做任務報告。
    文件長達八頁之多,末尾有署名。不出意外,依舊是海字輩。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