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別篇:扒龍舟·其三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當時的林成富已經成了家。他老婆本來要一起回來,但孩子生了病,隻能推遲。
發生這事後,他老婆連夜趕了回來。村裏很清楚林成富一家沒有出門,一直在房子裏活動。大家鄰裏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各自家裏有什麽事,一眼也就知道了。對林成富的行蹤,大家心裏都有數。
但是報失蹤案,天災之下也算不上。村裏人沒法子,又不忍心。出事就給他老婆打電話,問要不要再往地裏挖一挖。
他老婆卻說不挖了。
這年頭鬼迷心竅狼心狗肺的人比比皆是。大街上喊打喊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事兒也不是沒有。
林成富能發家致富,大多人心裏都想著他肯定沾點不幹淨的手段。如今他老婆不讓挖,擺明了不想救人。便有人猜測,這老婆是看他不成氣候,準備卷錢跑路。
事實上確實如此。那婆娘回來看過一次,從此以後再沒有音訊,也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
這件事在眾多稀奇古怪的傳聞裏實在過於平淡,平淡的像七舅姥爺和七姑奶奶擱村頭老樹底下亂嚼舌的八卦。
但就是因為太平平無奇,反而引起了張海桐的注意。
他第一個想法就是:這男的不會是個土耗子吧?
我們之前講過。有一些盜墓賊發現大墓,一時半會搞不定,又不想錯失寶物。為此便會在墓穴上方修建工事,大多都是修房子。
這樣盜墓賊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進行地下作業,將東西偷偷從裏麵拿走,且不被察覺。何況修了房子,代表是私人領地。一般人也不會去打探主人家平時幹嘛。
事出反常必有妖。當時的張海桐根據那些稀奇古怪的傳聞走了一路,撲空好幾次。到了林成富這裏,就覺得可以一試,萬一真讓他撞上了呢?
為防止白跑一趟,他先去打聽林成富的生平,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這個林成富出去務工時,直接去的廈門。當時的正在改革開放,廈門是福建的經濟特區。往那裏走機會多,至少比其他地方賺錢。
林成富到達廈門後混的並不好。一來他文化不高,認的字有限。二來沒見識,做事總差點意思。
實在混不出頭,仗著年輕就做了打手。後來進看守所蹲了幾年,出來後不好再二進宮,隻能老老實實進廠。
在這裏,他認識了帶自己入行的木工師傅。而那個木工師傅,就是一個土夫子。他早年在廣西一個盤口做夥計,盤口頂頭的爺正是陳皮。
老木工賺過錢,加上陳皮那兩年也不好過,手底下夥計散了不少,更別說盤口那些小人物。老木工沒了庇護,隻能自己出來單幹。
偏偏他大手大腳慣了,又好賭。沒多久身上的錢花個精光,一分不剩。由此,老木工又起了重操舊業的想法。
行裏人忌諱孤身下地,老木工自己主意又大,想著找個聽話的。林成富就是這時候入他眼。
老木工有這本事,帶著林成富確實發了財。後者不想一直做這種腦袋掛護腰帶的行當,這才做起生意。為了報恩,也是為了利益捆綁,林成富做生意後娶了老木工的女兒。
本來故事到這裏,對於林成富來說就是最好的結局。成家立業,生活富足。人生再沒有更好的了。
偏偏他帶妻子回了一趟老家。
他的妻子看出林成富家附近地下可能有墓,而且不小。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才有了後麵的事。
他老婆跑了,大概率也是怕繼續挖會出事,連帶她和孩子還有老父親坐牢,隻好斷臂求生。在她看來,如果林成富有命活,肯定會和他們再見麵。沒命活,那也是幹這行的宿命。
張海桐得到確切消息,馬不停蹄往林家灣趕。也不清楚他那個時候有沒有順道來雨村看看,如果有,那緣分真的就很奇妙了。
當時的林家灣已經放過林成富的事。張海桐去的時候也不好,林家灣和另一個村子本來就有仇。平時不往來就算了,不清楚當時出了什麽事,兩個村子動起手來。
張海桐去的時候,剛好碰見他們在路口大動幹戈。為了不被針對,他謊稱自己是林成富老婆家裏的親戚,受托回來為林家整墳上香。
按理說他是個外人,林成富那老婆幹的事著實讓人嗤之以鼻。但張海桐是個慷慨的人,很快用鈔能力融入了林家灣。
林成富房子廢墟張海桐看過,從裏麵發現了一些器物碎片。大概能確認這是一個戰國墓。當時挖掘這座房子的人大概也沒認出來這些東西。也許是覺得塌都塌了,不過黃土一捧,沒什麽好看的。
確認好墓的位置和年代,張海桐對墓的結構有了定論。結合風水,就能看明白整座墓的朝向,不至於把洞打偏白忙活。
從林成富家裏打洞下去肯定不行。那地方塌到現在都沒人去管,在廢墟裏打洞,對於他來說工作量太大。
盜墓賊都有一點“惰性”,每次下地,最好把門兒開在主墓室正上方。這是一項精細活,非常吃經驗和運氣。
林成富那老丈人估計是個人物,一眼看出最好的地方就在女婿家裏。
張海桐目前隻能另尋他法。他大概看過地形,準備將盜洞打在了墓穴尾巴上。
戰國墓基本是土坑豎穴,周圍附帶陪葬坑和耳室。不能從主墓室打,從旁邊打,運氣好點直接就在門口。
他的隨身帶的工具能夠應付,便準備假裝離開村子,而後再走野路摸回來下地探查。
張海桐定好路線,按計劃進山。累了便坐在一旁靠樹假寐。他閉著眼睛,好像真睡著了。
說到這裏,我就有點疑惑了。張海桐這人隨地大小睡的概率幾乎為零,他突然睡這麽死,絕對有鬼。
果然,張海桐接著說:“我聽到了人的腳步聲。”
“他在向我靠近。”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