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秦嶺往事

字數:3986   加入書籤

A+A-


    入地數尺,遇河。水色黃,眾謂黃泉,接地獄。水載鐵索,援之順流下。得入幽墟。其中所求,皆可獲之。
    ——摘自《張瑞山日記》
    ……
    從山東回到杭州後,那些“夢”與從前所見凝為一體,漸漸變得有邏輯。已經不是單純的夢魘,更偏向記憶。
    在這些“記憶”裏,加上張瑞山的日記。兩種信息結合,經過張海桐整理後,變成了有邏輯的勉強可以稱之為事實的往事。
    張瑞山的日記不僅記錄個人生活,也會記錄一些他百思不得其解或者無法說出口的事情。
    其中一件,就是19世紀張家進入秦嶺的一次活動。當時他們帶了許多許多族裏的罪人和血奴,張海桐就是其中之一。
    張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利用秦嶺特殊的條件獵殺燭九陰,也就是燭龍。
    在古代,能夠長期存在的光源非常珍貴且稀缺。遠古時代的人類就在研究如何讓光源和火源保持的更加長久,從點燃草木獲取光源,到後麵利用油脂,最後發明蠟燭。
    但無一例外,這些東西都很珍貴。
    而且總有會用完的一天,消耗非常快。
    但燭九陰的油脂不同。
    它的油脂不僅易於燃燒,而且這種油脂的照明時長遠大於普通的材料。不僅如此,在張家的記載裏還提到燭九陰油脂製成的蠟燭點燃後,其亮度也遠超同時期其他照明工具。
    這在沒有電或者不具備用電條件的環境下,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由於當年這裏是厙國的地盤,燭九陰是當時的人類對於這種生物的稱呼。後來中原王朝來到這裏攻打厙國,試圖搶奪這項資源。
    這個稱呼在漢化之後,被稱之為“燭龍”。
    攻打厙國的中原王朝曾經短暫的掌控過這個地方,也曾獵殺過燭九陰。製成的蠟燭也成為皇室特供。但隨著時間推移,這裏漸漸被人遺忘。
    秦嶺的傳說,也就慢慢埋沒在曆史之中。
    張家很早就掌握了秦嶺的信息,但並不經常過來獵殺燭九陰。首先燭九陰殺起來比較難,其次引出燭九陰需要大量血液。
    一個家族再怎麽繁榮昌盛,也很難弄出那麽龐大的血祭人數。
    這需要舉國之力。
    當年的張家大多依賴於當時的國家機構進行狩獵,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機構能夠調動的祭品數量遠大於家族。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讓張家自己人進入世俗權力體係,擁有調動大量祭品的權力。這些用作祭品的人或者動物,在宏觀角度下不多,但足夠張家用了。
    這就是張家會入世而且積極幹預世俗走向的根本原因——家族需要通過國家機器來獲得一些家族力量無法的物質條件。
    也就是說,張家人狩獵燭九陰是自古以來的習俗。他們會利用燭九陰製作蠟燭,用於盜墓和部分家族活動。
    張家許多族人的任務是不互通的。
    當這一部分人去做自己的任務時,除了長老和負責任務的外出人員和後勤人員以外,別人並不清楚。
    這個規定在張家實行的並不嚴苛,因為燭九陰製成的蠟燭屬於長期固定任務。所以知道的人很多。
    但19世紀後,張家就放棄了在秦嶺的狩獵活動。最後一次狩獵,張家人帶回數量極其龐大的燭龍油脂。
    這就是張家有記錄的活動裏,最後一次在秦嶺活動。
    在張海桐的記憶裏,他也參與了這次任務。
    以血奴的身份。
    因此張瑞山的日記裏,就寫到這樣一段話
    入地數尺,遇河。水色黃,眾謂黃泉,接地獄。水載鐵索,援之順流下。得入幽墟。其中所求,皆可獲之。
    翻譯一下,大概意思就是
    進入地下數尺,有一條河。這條河的水是黃色,大家都叫它黃泉,認為它連接地獄。水裏麵有鐵鏈,抓著鐵鏈順流而下,就能進入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
    在這個空間裏,想要的都可以得到。
    這句話和李琵琶所說一模一樣。張海桐在加入泰叔的隊伍後,從中知道了一些信息。
    張瑞山還在日記裏提到一件事。
    原文比較晦澀,這裏還是用簡單的大白話來描述。
    在這次任務裏,張家折損的人很多。帶回來的血奴僅有張海桐一個。
    當時出任務的族人說,他們本來以為他也死了。剩下的族人也沒有去尋找一個可能已經死掉的人,而是專心做好運送燭龍油脂的準備工作。
    他們收集來的祭品無論是否有剩餘,都會在這裏死掉,然後丟進地下空間。因為那裏很深,完全不需要擔心占地方。
    所以來的時候隊伍裏的人很多,回去的時候人必然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不會去找一個本來就是犧牲品的人。
    我們之前講過,張家內部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反直覺的現象。人人都疑惑張家人很少,但為什麽還舍得用帶有麒麟血的人作為消耗品。
    得出的結論是,這是派係爭鬥的結果。如果一個家族常年缺人,它很難延續幾千年。也很難執行如此龐大的計劃和繁雜的任務。
    而這些淪為犧牲品和苦力的族人,無一例外是派係鬥爭的失敗者或者受到了牽連。在這個地下王國裏,一切的罪都與權力和欲望有關。
    張海桐本身就是罪人的後代。
    如果按照原本的軌跡,他就算僥幸長大,就會為族裏繁育後代,然後繼續作為苦力了此一生。
    這也不代表他們這樣的身份不能逆襲,張海桐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就能解釋為什麽同為外家,張海客張海平的生活與張海桐天差地別。
    張瑞山在察覺到張海桐的異常後,單獨詢問了這些人。
    這些人表示,他們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麽。隻知道他們當場熬製油脂的時候,張海桐突然出現了。
    他活生生站在眾人麵前,
    “我們想要核對他的身份,但發現海字二十三……也就是張海桐,他當時話都說不完整,思維有點混亂。”
    “那之後他就失去了意識。”
    “我們以為他是嚇到了。”
    “因為回程仍舊需要麒麟血,他在會減輕我們出去的難度。”
    “所以,我們把他帶了回來。”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