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馮銘滐
字數:4011 加入書籤
翌日,管家馮樂將大少爺送來的補品登記入庫,人參、鹿茸、燕窩……
禾娘看著在庫房裏擺放整齊的藥材,小聲問道:“相公,大伯哥送來的這些藥材,可有不妥之處?”
馮銘軒正色道:“這些補品都是兄長親自采買的,自是可以放心食用!隻是娘子,我倆的身子都康健,並不需要吃補品,切記過猶不及!”
禾娘頷首道:“相公,我正是這樣想的!”身體好好的,滋補品也不能亂吃。
夫妻倆隔日買了一些孩子吃的點心瓜果,魯班鎖、九連環等玩具,回老宅探望了馮老爺夫妻倆,以及靈芝和修餘……
府城同知府這些時日風光無限,僅有的嫡子高中舉人,知府衙門內的同僚相繼前來道賀。
管家馮全帶著一千二百兩銀票從雲城回到府城,同知夫人大失所望又心涼半截,她滿心期待二房能來參加喜宴,送來高額銀票,好恢複同知府往日的風光。
美夢破滅了!同知夫人氣得全身發抖。
馮全佝僂著腰恭敬的道:“夫人呐,小的去了二老爺府中,二老爺他臥病在床,二夫人親自侍疾。二老爺說恐過了病氣給小的,他就沒有見小的,吩咐新管家馮喜接待小的。
小的去了三少爺的府中,三少爺和少奶奶一直住在鄉下的莊子上種莊稼。他送了二百兩程儀給大少爺!
二少爺每日早出晚歸忙著莊子和作坊上的事兒,現在正是秋收的季節,他脫不開身來府城,送了一千兩程儀給大少爺!
隻有二少奶奶隨小的一起回了府城!”說罷,他低垂著腦袋,等候著夫人的責罰。
同知夫人耷拉著眉眼,兒子中舉的喜悅心情瞬間大打折扣。她以為二房的小叔子怎麽也得送一萬兩,再跟著來府城同她們套近乎,她好借機再次拿捏小叔子!
同知夫人恨恨的想,他馮栩陽有何底氣不與我們大房親近?大房可是同知府啊,她兒子中了舉人,春闈再中了進士,這可是他們整個馮氏家族的榮譽!
他馮栩陽為何無動於衷?他的兩個兒子都在經商,難道不需要抱住他們大房官老爺的大腿麽?
至於晗胭回了府城,隻怕她也是個不中用的!她嫁進雲城二房這麽多年了,二房的產業可掌控在手上了?掌家之權可拿到手了?
哼哼!看來晗胭一樣都沒弄到手,不然她的姑母過得這般艱難,她豈會坐視不理?
同知夫人愁腸百結,府裏舉辦舉人宴席的帖子都已經送出去了,收到的賀禮都是文房四寶、字畫古玩。
雖然這些禮品都可以變賣,隻是在府城變賣古玩字畫,豈不是暴露了同知府的拮據,同知老爺的顏麵何存?
同知夫人歎口氣道:“馮全啊!這次的差事你沒辦好啊!二老爺就是不給我們送一萬兩白銀,也該是八千兩吧!他馮栩陽怎麽好意思任由兩個少爺做主,僅僅送了一千二百兩銀票?
你等舉人宴席結束後,去府城周邊的莊子上打聽打聽,我們家也買一個莊子吧。
大少爺高中舉人有減免三百畝良田賦稅的好處,你就買個三百畝的莊子。到時,你帶著馮泰和府裏要發賣的奴才,一起去莊子上做莊頭吧!”
馮全如遭雷擊,囁喏著想求求夫人,他老了,可以讓兒子馮泰接替管家之職。
可夫人把他們父子趕去了莊子上……
馮全六神無主,又心灰意冷,他為大老爺操心了一輩子,老了還被大夫人趕去了莊子上做苦力,唉……
此時的馮全,就像一片搖搖欲墜的枯葉,盯著地麵的眼神黯淡無光。
門廊上,馮銘滐攙扶著衛氏把阿娘同管家的話全聽見了,夫妻倆對視一眼,相攜著進了正廳。
“見過母親!”夫妻倆同時向同知夫人行禮。
“箏兒你有了身子不必多禮!”同知夫人見了兒子兒媳,立即換上了溫柔的聲音,臉上的刻薄之態柔和了不少。
馮銘滐攙扶著妻子坐下,再朝母親拱手道:“母親,實在不是兒子要偷聽母親與管家大叔的交談,是箏兒有了身孕走得緩慢,兒子才將你們的話聽到了。
母親,我們府城的馮氏與雲城的馮氏都是一家人,如若祖父還健在的話,他定然不想見到如今這局麵!
二叔本是商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諸多不便。這次孩兒僥幸中舉,二弟送了一千兩銀票,三弟送了二百兩銀票,這些程儀真的不少了!
既然父親同二叔早已分家,就當各過各的日子。咱們大房不能總想著拿捏二房,也該多些體諒!
都怪孩兒一直在讀書,專心應對科舉,忽視了家中的生計,讓母親發愁了!”
衛氏也溫柔說道:“母親,兒媳一直安於後宅,不知曉家中過日子的艱難。
不能替母親分憂,是兒媳的錯。
母親,兒媳的嫁妝銀子也有一些,可以拿出來替母親分憂!”
同知夫人的臉上火辣辣的疼,兒子兒媳善解人意,像他們的祖父一樣為官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她今日的不堪不曾想被兩個孩子看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知夫人訕訕的道:“滐兒,箏兒,實情不是你們聽到的那般!府中的生活雖不如往年,倒也不至於要用箏兒的嫁妝來維持生計。我們馮家若用兒媳的嫁妝維持生計,這要是傳出去,我們馮家恐會成為府城的笑柄!”
馮銘滐正色道:“母親,孩兒赴京春闈,祖父留下的宅子有家仆看守,孩兒進京即可入住!有二弟三弟贈送的一千二百兩足夠家用了!
母親,孩兒的同窗不乏貧窮的學子,他們赴京趕考,家中能湊出三十兩、五十兩盤纏,精打細算也夠用了。
孩兒時刻謹記祖父的教誨,‘為官不貪,為商不奸,為農不惰,為民不儈!’這是祖父傳承下來的馮氏家風,孩兒一日都不敢忘!”
同知夫人的臉色更難看了,她作為馮氏家族的當家夫人,早就把公公的遺訓拋在耳後了。
兒子的一席話不亞於打了她一記耳光,公公曾是大理寺卿,一輩子為官清廉。兒子是嫡長孫,公公曾寄予厚望。
張氏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後悔的是她的不堪就這麽被兒子兒媳看在了眼裏!
“滐兒,阿娘今日犯糊塗了!我們同你二叔家和睦著呢!”張氏柔聲道,“滐兒同箏兒去園子裏走走,多說說體己話。舉人宴後,滐兒就要赴京了,你要多陪陪箏兒!”
“母親,還有一事,舉人名下免稅的三百畝田地,可以給二叔名下的莊子減免了,我們家不用另外置辦莊子了!
減免賦稅是為了整個家族,還有男丁稅、勞役稅……這些都可以給二叔和二弟、三弟!我這個大哥對弟弟們關愛甚少,愧對祖父對我的教誨!
還有,管家大叔不必去做莊頭了,他為府裏操勞了一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正好讓馮泰曆練曆練,我們馮家還是用自己家的人才穩妥,母親您覺得呢?”
衛氏微笑看著相公,相公的聖賢書沒有白讀、死讀,人情世故他都清楚呢!
衛氏含笑看向婆婆……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