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林靈素以道滅佛

字數:6269   加入書籤

A+A-


    大宋朝堂,文武百官矗立。
    宮內不知為何流傳了一些小道消息。
    其說陛下今日打算把道教從此以後立為國教。
    這則消息要文臣武將都為之沉默。
    大宋信佛也信道,如陛下就信道,陛下之太子便信佛。
    而陛下,也沒有因為自己信道,就去打壓佛教。
    否則太子趙恒,豈能信佛?
    ……
    原本,大宋百官隻當信道也好,信佛也罷,隻是這對輕佻父子的個人愛好。
    但自從仙神之事漸漸流傳,年複一年,再度出現在人們視野。
    這一件事,就不能同日而語。
    朝堂大臣比普通大宋百姓更早知道仙神的消息的,早有拜道求佛的舉動。
    就連太子,都與五台山等地古廟法僧交往密切。
    太子信佛,這也是陛下所鼓勵。
    陛下曾言要收納天下能人異士,期望佛道兩家的高人,都可為他所用。
    “你們聽說了,陛下有要立道教為國教的想法。”
    文武百官皆是竊竊私語。
    他們若不是頭上戴的“長翅帽”不適合頭部大幅度扭動,恐怕會附耳交談。
    沒辦法,誰叫太祖皇帝開國以來,讓朝官戴著長翅帽的初衷,本就是避免朝官竊竊私語?
    但事實證明,長翅帽也沒有用。
    朝官該交談還是得交談,隻是動作幅度小了些。
    唯有殿上一個異類,不穿大宋朝服,穿著道袍矗立其中閉目,正是林靈素。
    很快,朝官們就停止了交談。
    “山呼!”
    趙佶未到,司儀官便已入至殿內,開始清嗓,等待群臣安靜後開始吆喝。
    “萬歲!”群臣聽司儀官話語,紛紛彎腰呐喊。
    “再山呼!”司儀官再道。
    “萬萬歲!”
    群臣再道,頭與地平,隻剩舉的笏在前。
    大宋不流行跪著上朝,是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
    “眾位愛卿平身。”
    趙佶出於大殿,千呼萬喚方才走至龍椅坐下,神情凝重。
    “謝陛下!”
    群臣聽聞趙佶話音,這才抬頭,站的筆直。
    “眾愛卿,多年以來我大宋境內妖魔橫行,兵甲大亂。
    朕時常為其而憂,而前些日子大夢,見天上帝君處。
    獲言要解此厄難,需以道壓魔,改除魔髡。
    朕夢醒之後,揣度良久,不解其意。
    思來想去,便欲立道教為我大宋國教,方是以道壓魔,諸愛卿以為如何?”
    趙佶揚聲,俯視著殿上群臣,開門見山。
    群臣你望我,我望你,皆未言語。
    放在以前,他們肯定是抨擊趙佶兩下。
    但現在群臣已經知曉世上有修仙之人,更有天上仙神,此事怕是不好妄語。
    立道教為國教,群臣並不反對。
    尚且陛下推崇道門學說,沒有必要與陛下對著去幹,立道教為國教於大宋沒有壞處。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本推崇道教,有不少王朝都立道教為國教。
    如唐太宗時期,如漢時諸多朝代。
    這都是大宋翰林院史書有過明確記載。
    “眾愛卿即是無言,那便是讚成道教為我大宋國教。”
    趙佶話落以後,群臣皆是舉笏:“陛下聖明。”
    “陛下,臣有本啟奏。”
    然而林靈素卻是拂塵一揚,高聲喧囂。
    “這妖道又在做什麽妖?”
    群臣心中疑竇。
    難不成這妖道還能唱反調不成?
    他可是個道士,陛下之舉對於道士,可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卿有何奏?難道認為朕不該立道教為我大宋國教?”
    “非也,陛下,當今天下群魔亂舞,妖禍不斷,皆因道隱,是故立道教為我大宋國教,是對!”
    林靈素目光凝肅,按照蘇軾交代,一一言語。
    這不過是,要演給天下人看!
    “既然是對,那愛卿為何啟奏?”
    趙佶沉聲。
    “臣啟奏是因陛下隻解對了天上帝君言語一半,以道壓魔可以解為立道教為國教不錯,但改除魔髨卻沒有解!”
    “何為魔髨,和尚也!”
    “改除魔髡,就是改除和尚!”
    “臣解帝君之語,便是釋教害道,雖不可滅,卻能合與改正!”
    “ 臣諫言,凡我大宋疆土,佛刹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為尊者,和尚改為德士,皆留發、頂冠、持簡!”
    林靈蘇話語響徹大殿,鏗鏘有力!
    群臣百官聽見都懵了!
    這是什麽言論?!
    無論宮觀,天尊,大士,尊者,德士都是道門的說法!
    尤其是留發頂觀持簡……
    那不就是讓和尚做道士打扮?
    這豈不是直接根上要佛覆滅?!
    “妖道,你休要危言聳聽! ”
    當即就有一人站了出來,嗬斥林靈素。
    “ 陛下,兒臣以為這妖道其心可誅!
    前些年,妖道便引黃河之水澆灌京城,致使百姓莊稼毀壞,顆粒無收。
    如今這妖道又在挑起佛道兩家的矛盾!
    這有違當年父皇,要收納佛道兩家能人異士為己用的國策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子趙恒出言。
    真要按林靈素所說做,那還了得!
    “陛下,臣等附議太子殿下!”
    一群大臣齊齊舉笏,他們這些年也沒少與和尚交流。
    立道教為國教可以,但滅佛卻茲事體大!
    保不齊,會引起佛門修行中人大鬧!
    “ 妖道!你要立道教為我大宋國教,本太子不反對,但朝廷不是你用來排除異己工具,這會得罪佛!”
    趙恒更是指著林靈素鼻梁大罵。
    如此做,必有災禍!
    “ 太子殿下,何來得罪佛?
    殿下可知前些日子西來之佛,做了些什麽!
    他們以金陵城百姓為要挾,以伏屍百萬的代價,隻為擒走齊天大聖。
    佛視我大宋子民為牲畜,隨時可取其性命,何須拜佛!”
    林靈素看向太子趙恒。
    趙恒拜佛是陛下錯了,也是他錯了。
    師父此前從未表示過對佛的惡意,甚至還與唐三藏相處良好。
    這讓趙佶師弟也並不介意他的太子拜佛,甚至鼓勵他去拜佛。
    意思就是要告訴東土境內的修行中人,朝廷佛道兩家之人,他全都要。
    畢竟太子,就是未來的朝廷之主。
    代表朝廷未來對於佛道兩家修行之人的態度!
    可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 胡說,佛普度眾生,怎會做出你口中之事! ”
    “ 太子殿下,金陵百姓皆可為證,佛都需要改除!”
    林靈素不改言語。
    “ 臣諫言,就連佛也要改為大覺金仙,從此以後,我大宋再無佛的稱謂! ”
    ……
    “ 就算你說的是真,豈可一棒全打死!”
    太子趙恒據理力爭。
    他拜的就是佛,如果佛都被改除,他都不知道如何去麵對那些教他佛法高僧。
    “夠了,這是朝堂,豈容喧囂!”
    趙佶怒拍殿椅,旋即閉目。
    “ 傳旨,準通達真靈元妙先生所奏,次日昭告天下,各州各府,興建道觀,改除魔髨! ”
    “ 父皇不可,不可啊!”
    “ 太子,請稱呼朕為陛下!”趙佶沉聲。
    “ 陛下! ”趙恒還想說什麽。
    “ 退朝!”趙佶卻揮動衣袖,冷臉離去。
    嗨,他又怎知師尊會要滅佛。
    早知今日,他也不會讓他的太子接觸佛門。
    “ 妖道,妖道啊!”
    趙恒牙根輕咬,見他父皇趙佶鐵了心,感覺天都塌了,恨恨的盯著林靈素。
    父皇怎麽如此糊塗,寵幸這麽一個道士!
    ……
    喜歡截教小道士,蘇軾要跟我修仙?請大家收藏:()截教小道士,蘇軾要跟我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