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畫中藏畫

字數:3902   加入書籤

A+A-


    王景行將裝著印章的錦盒打開,放在章闓之身前的茶幾上,說道:“章老,這就是您想看的王寵‘宜雅山人’印章。”
    章闓之在輪椅上直了直上身,雙手拿起印章,認真觀看一遍,然後又拿出放大鏡細細查看。
    良久,章闓之感歎道:“色澤純黃,通體明透,溫潤如玉,確實是田黃中最上品的田黃凍石。”
    “田黃石在明代被稱作“黃石”,雖也拿來作印石,但並不受重視,直至清初才備受賞識,一石難求。”
    頓了頓,看向王景行說道:“王小友,可否讓我鈐一個印?”
    王景行點點頭,說道:“當然,章老您隨意。”
    章雪晴拿來宣紙和印泥,章闓之將宣紙鋪平,印麵輕輕蘸印泥後,輕按印章,然後利索地將印提起。
    “雅宜山人”躍然紙上。
    章闓之把印放回錦盒,拿起宣紙,說道:“飄逸古樸,虛靈簡淡。是王履吉的手跡。”
    錢文墨說道:“王履吉取法魏晉,書風端莊古雅,‘雅宜山人’四字疏淡空靈而又逸筆草草,很有意境。”
    章闓之點頭:“王履吉書法名動一時,王世貞曾稱讚王寵書法‘雖結體小疏而天骨爛然,姿態橫出,有威風千仞之勢’。”
    王景行說道:“據說王履吉精於篆刻,章老您覺得這方印是他自己的刻的嗎?”
    章闓之說道:“王履吉博學多才,確實自己篆刻了不少印章,王小友的說法不無道理,不過這方印我目前還沒看到過相關的考證。”
    錢文默:“王履吉確實是很有天分,我看過一個故事,說王履吉年少時有一次去街上散散步,看見一位銀匠所做銀器很是漂亮,於是一邊和銀匠聊天,一邊動手做,結果把銀匠嚇了一跳,王履吉學做出來的銀器竟然和做了30年的銀匠差不多。”
    章闓之和錢文默開始圍繞印章,開始聊王寵的生平和書法。
    王景行自從見到章雪晴之後,就心思不定,恍恍惚惚,注意力都在她泡茶的那雙雪白柔荑上。
    章雪晴卻是全程安靜地坐在一旁給大家泡茶,似乎感覺到王景行的目光,抬頭看了王景行一眼。
    嚇得王景行趕緊把目光移走,盯著牆上的一幅畫看。
    牆上掛的是一幅紙本水墨葡萄圖,立軸,縱約1米,橫約40多厘米。
    一藤葡萄水墨淋漓,走筆如飛,畫風熱烈豪放。
    王景行看久了透視進去,卻看見這是一幅畫中畫,畫中還藏了一幅葡萄圖。
    王景行不由自主就站起來,走到牆邊仔細端詳起這幅畫。
    章闓之見王景行盯著牆上的畫,說道:“王小友覺得這幅畫如何?”
    王景行說道:“章老這幅葡萄圖畫風豪放潑辣,與一般的花鳥畫不太一樣啊。”
    章闓之讓章雪晴把輪椅轉過來,說道:“這幅畫是我多年前偶然所得,清末民初的佚名水墨畫,畫風確實與眾不同,我一直感覺很熟悉,卻考證不出是誰的作品。”
    王景行用手摸了摸畫的邊緣,問道:“章老不覺得這畫厚實了一點嗎?”
    章闓之說道:“這幅畫用的是京裱,裱件厚、重、平、直,用料高檔、款式大方,厚就是其典型的特征。
    王景行心裏有數,說道:“章老,我還是覺得有點不一樣,方不方便取下來看看?”
    章闓之對章雪晴說道:“雪晴,幫爺爺把這幅畫取下來。”
    章雪晴起身走過去,搬了個小凳子要把畫取下來。
    王景行就在畫旁,忙說道:“我來吧。”
    說完站在凳子上取畫。
    章雪晴聞言站在一旁。
    從王景行手中接過畫。
    王景行把畫給章雪晴之後,從凳子上下來,和章雪晴並排站著。
    發現她剛好到自己眼睛位置,大概1米68的身高,亭亭玉立。
    心裏偷偷想,身高還挺搭的。
    章闓之接過畫,用手仔細捏了捏,問道:“王小友說太厚,是什麽意思?”
    王景行用手摸畫,感受了一下厚度,問道:“章老您有見過畫中畫嗎?即便是京裱,也不應該是這個厚度。”
    所謂畫中畫,就是在原畫上再裱上一層畫紙,以此來掩飾真畫。
    畫中畫是藏畫的傳統方法,曆史上並不少見,特別是亂世,不過這需要極其高超的技術,一般人很難發現。
    經王景行一提醒,章闓之仔細觀察之後,還真發現一點端倪,邊角部位明顯有凹凸感。
    如果沒人提醒,會覺得很正常。
    有人提醒之後,仔細看就能發現不少破綻。
    章闓之一拍額頭,說道:“難怪我一直覺得這幅畫有點不對勁,一直在琢磨是誰的作品,卻沒往畫中藏畫方麵想。”
    需要如此隱藏的畫,往往都不簡單,大家都很期待揭畫。
    揭畫極難,是極少數裝裱大師才掌握的技巧。
    恰巧錢文默是行家。
    章闓之說道:“老錢,這次得你出手了,走,去書房。”
    一行人到章闓之書房,書桌清理了,把畫推開。
    先用小刀片沿著畫軸的膠邊處一點點割開,打開畫軸,取出裏麵的紫檀木軸心。
    拿一把細細的小排刷,沾水輕輕走一遍邊裱部位,使得畫邊微微濕潤。
    在畫上蓋一層薄薄的棉布,再用一個小噴壺,將水霧均勻噴在棉布上,讓棉布慢慢濕潤。
    噴水是揭畫的關鍵步驟,既要通過棉布讓畫紙潮濕,又不能讓畫紙過度濕潤,對細節的把控要求極高,最考驗揭裱師傅的功力。
    噴一會,停一會,約莫過了十來分鍾,錢文默將水壺放下,用手輕輕觸摸畫紙的各個部位,感覺很滿意。
    將畫紙上的棉布揭開,拿起小排刷,粘了些修畫用的漿水,讓畫紙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加畫紙的韌性。
    錢老定了定神,神情極其莊重嚴肅,開始最關鍵的揭畫步驟:一手用薄刀片對準裝裱縫隙邊緣輕輕挑動,一手用鑷子輕輕挑起……
    整個過程持續了快一個小時,等錢老將畫完整地揭下來,額頭已微微冒汗。
    隨著麵上這層畫被揭開,眾人發現裏麵果然還藏著一幅畫。
    而且也是一幅差不多的水墨葡萄畫。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