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譚敬造假團夥

字數:4139   加入書籤

A+A-


    錢文墨問王景行:“你知道民國時期有個非常厲害的書畫造假團夥嗎?”
    王景行搖搖頭:“我隻聽說張大千是民國時期頂級的書畫造假高手,他的仿作可以以假亂真。”
    錢文墨點頭:“張大千自然是高手,要是能買到張大千的仿作,也是價值連城。”
    “除了張大千,民國時期有個叫潭敬的人,組織了一批當時滬市最出色的造假高手,開啟了近代非常出名的團夥造假活動。”
    “當時上海灘收藏大家譚敬,找來曾拜在同一師門、擅長金石書畫造假的湯安,由湯安牽頭組織了一眾上海頂尖造假高手開始大量書畫造假。”
    王景行聽聞,頓時來了興致:“還真有這麽厲害的高手?錢老快和我詳細講講。”
    “當年在上海灘,譚敬也算是個收藏大家。”
    “他找到曾與自己一同拜在潘飛聲門下的師兄湯安。”
    “這湯安擅長金石書畫造假,聲名狼藉,連吳昌碩都曾被他騙過。”
    “由湯安牽頭,召集了一群上海的頂尖造假高手,開啟了大規模的書畫造假。”
    錢文墨緩緩說道,“這團夥分工極為精細,仿畫、摹款字、刻印章、做舊、裝裱成軸,各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
    “這是流水線作業啊,他們都偽造了哪些名作?” 王景行追問。
    “宋元明的諸多書畫精品都遭了他們的毒手,像宋趙子固《水仙圖》卷、元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卷等。”
    “這些假畫大多流向了國外,一度讓整個書畫市場陷入恐慌。”
    王景行滿臉震驚:“錢老,他們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錢文墨清了清嗓子:“譚敬一心想謀取暴利,便謀劃組建造假團夥。”
    “他最先拉攏的就是湯安。除湯安外,還召集了不少能人。”
    “比如在上海美專任教多年的許徵白,此人被稱作製造曆代名畫,無人能辨。”
    “還有長期和許徵白搭夥仿畫的鄭竹友,隻要有真本,他臨摹起來那是絲毫不差。”
    “還有擅長描摹印章胡經,他的本事堪稱一絕,不僅形似,還神似。”
    “這幾人湊在一起,便成了一個極具破壞力的造假團夥。”
    “這陣容,確實是頂級的。那他們在哪裏造假?用的又是什麽材料?” 王景行繼續發問。
    “他們的造假窩點就在上海嶽陽路譚敬的私人住宅,那是一座舊式花園洋房。”
    “平日裏,隻有譚敬和北京畫家金城的女婿徐安常去,徐安家中藏有不少舊印譜、舊紙、舊筆和舊墨,正好給譚敬的團夥所用。”
    錢文墨稍作停頓,接著說,“譚敬對造假要求極高,很多造假用的紙、絹、顏料,都是清宮舊物。”
    “團夥成員各司其職,許徵白和鄭竹友負責臨摹繪畫,胡經負責描摹印章,湯安全負責做舊,王超群負責裝裱,湯安則居中協調,把控整個造假流程。”
    “如此精細的分工,怪不得能造出以假亂真的作品。”王景行好奇地問:“您老確定這幅《揮扇仕女圖》是譚敬的偽作?”
    錢文墨微微一笑:“這麽厲害的偽作,連紙墨都是用的老料,除了譚敬團夥,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有誰。”
    王景行越發好奇:“那您老教教我,他們是怎麽做出這麽真的畫。”
    “他們用的都是同一個模式。”
    “從民間收購一批明代的老物件,從中拆解出舊紙張、舊綾絹等材料。”
    “繪畫的人肯定也不簡單。” 王景行猜測道。
    “沒錯,畫師本來就是高手,專門研習唐寅畫作,對唐寅的筆法、構圖了如指掌。”
    “你看看這畫,畫師肯定是先仔細研究唐寅真跡,對照他的創作風格、題材偏好,精心構圖起稿。”
    “繪畫時,用墨嚴格遵循古法,鬆煙墨、油煙墨的調配,蘸墨的多少、下筆的輕重緩急,都拿捏得極為精準,就為了重現唐寅筆墨的神韻。”
    “畫軸同樣不簡單。他們特意收購了一批廢舊的紫檀木料,經過打磨、上光等多道工序,做出老舊的質感,力求做到天衣無縫。”
    “落款和印章呢都一模一樣,這怎麽做到的?” 王景行追問道。
    “落款與鈐印,堪稱整個造假過程的關鍵環節。”
    “為了模仿‘唐寅’的簽名,造假者找來了大量唐寅書法真跡或者拓本日夜苦練。”
    “從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到字與字之間的呼應、疏密關係,逐個突破,直至能寫出毫無破綻的簽名。”
    “鈐印方麵,他們肯定是找來舊印泥,混入特殊成分,調整印泥質地,使其滲透效果和色澤與古畫相符。”
    “再根據真印的尺寸、形狀,請來能工巧匠,用上等石材摹刻,反複比對修改。”
    錢文墨說道:“還好經過幾十年的沉澱,鈐印方麵細微的差別逐漸顯現出來。不然真可以以假亂真。”
    王景行也直呼幸運,要不是家裏有一幅真跡,所有材料都是舊的,畫師的技法也是頂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王景行是透視,也無法發現是偽作。
    別墅展出的共有128件古玩。
    書畫室內的作品算比較少的,才二十多幅。
    除了這幅唐伯虎的畫,比較珍貴的還有齊白石的《蝦趣圖》、吳昌碩《紅梅圖》、鄭板橋《蘭竹石圖》和沈周的《秋山幽居圖》。
    其他都沒問題,但最珍貴的那幅《秋山幽居圖》居然也是贗品。
    兩幅最珍貴的明畫居然都是贗品?
    王景行對這次的拍賣會隱隱有些詫異。
    這贗品的比例有點高啊,和劉錦雄的大名有點不符。
    留了心眼之後,王景行發現,這批拍賣的古董真混了不少贗品進去。
    除了兩幅畫,王景行還發現其他品類的古董也都有極其逼真的贗品。
    一塊漢代和田玉龍鳳紋玉佩選用優質的和田玉料,采用傳統的玉雕技法,將龍鳳的形態刻畫得栩栩如生。
    龍身蜿蜒矯健,鳳鳥展翅欲飛,線條流暢自然。
    但對玉佩進行了做舊處理,表麵產生一種陳舊的包漿效果,同時還在玉佩上製造了一些細微的裂紋和沁色,仿佛是經過千年埋藏後所形成的自然痕跡。
    一把明式黃花梨圈椅,選用頂級黃花梨木材,嚴格按照明式圈椅的經典尺寸和比例進行製作。
    但表麵經過精細的打磨和拋光處理,呈現出黃花梨木特有的溫潤光澤。
    再通過人工擦拭和氧化等方法,營造出一種自然的包漿效果。
    這些贗品在王景行的透視下,一下就露餡。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