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捐1000萬重建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王景行把車停在寺廟門口的空地上,走了進去。
這座寺廟確實如傳聞中那般破舊,寺門的朱漆脫落大半,露出斑駁的木質紋理,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狹小的院落裏,地麵的石板殘缺不全,縫隙中長出了雜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大雄寶殿的規模小得可憐,與之前他去過的龍華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殿內光線昏暗,僅有幾縷陽光透過破舊的窗欞灑在地麵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光束中塵埃飛舞。
佛像身上的金漆剝落,露出底下灰暗的木質,顯得有些淒涼。
兩個老和尚正在殿內打掃,他們穿著樸素的僧袍,上麵打著補丁。
見到王景行進來,其中一位稍高一些的老和尚停下手中的動作,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說道:“施主,歡迎來到吉祥寺。”
王景行趕忙回禮:“師傅,我每路過一座寺廟都會進來拜一拜,捐點香火錢。”
說著,拿出2000塊錢,遞到高個老和尚手中。
老和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雙手合十行禮後,雙手接過錢:“阿彌陀佛,施主如此善心,佛祖定會保佑您。”
王景行問道:“我想參觀一下寺廟,感受一下這佛門清淨之地,不知道方不方便?”
老和尚說道:“這寺廟就我們兩人,當然方便,施主隨意。”
“不過吉祥寺年久失修,非常簡陋。”
王景行在寺廟裏慢慢走著,看似悠閑地欣賞著周圍的景色,實則開啟了透視眼,仔細地搜索著每一個角落。
一座大雄寶殿,兩間僧舍,一間廚房和一個吃飯的餐廳,其他就沒有了。
倒是大雄寶殿的幾根楠木柱子,還值不少錢。
當他走到寺廟後麵的空地時,透過透視眼,清楚地看到地下兩米多的地方,有一口井,井裏填滿了金餅。
但井早已被填埋,正常人一眼看過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後院平地。
果然,金牌中的“莽山龍華寺古井”說的真是李自成寶藏。
但為什麽龍華寺變成吉祥寺?這就令人費解了。
既然找到寶藏,王景行回到大雄寶殿,和老和尚聊起來。
“師傅,這吉祥寺看起來曆史很久了,是什麽時間蓋的?”
老和尚說道:“這吉祥寺最早是清朝康熙年間建的,鹹豐年間毀於火災,清末在原址上重新蓋了,這些年一直縫縫補補。”
王景行想了想,問道:“師傅,我看這周邊都沒人人家,你知道康熙年蓋吉祥寺的時候,為什麽選這邊嗎?”
老和尚回憶了一下:“聽說,最開始蓋吉祥寺的時候,這邊是有個村子的,原址以前也有個寺廟,但明末的時候被李自成的軍隊給燒毀了,一直到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蓋了吉祥寺。”
原來如此,王景行明白了。
王景行接著說道:“師傅,我看這寺廟有些破舊,想著為寺廟做點貢獻。”
“我剛才參觀的時候,發現寺廟裏的幾根柱子是楠木的,我是做木材生意的,對這些木材還算有點了解。”
“這楠木雖說是水楠,不是金絲楠木,但也還值一點錢。”
“我想把這幾根楠木買下來,同時再捐1000萬給寺廟,用於重建寺廟,給佛像重塑金身,您看如何?”
這座寺廟占地麵積不到三四畝,即便要擴建,建寺廟肯定花不了1000萬。
但塗噴金箔的佛像可不便宜。
兩位老和尚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震驚。
首先懷疑的是不是楠木是無價之寶,價值不止1000萬。
老和尚問道:“我們這柱子是楠木的?”
王景行微笑著點點頭,帶他們到旁邊的柱子旁邊,耐心解釋:“師傅,確實是楠木。您看,楠木分為好幾種,這柱子的材質是水楠。”
“它和大名鼎鼎的金絲楠木,還是有不少區別的。”說著輕輕敲了敲柱子,“金絲楠木,您肯定有所耳聞,那可是相當珍貴的木材。它在生長過程中,會形成獨特的金絲紋理,在光線下金光閃閃,非常漂亮,而且還帶著一種淡雅的清香,香氣能持久不散,是很名貴的木材。”
老和尚湊近柱子,眯著眼仔細端詳,疑惑地問:“可咱們這柱子,看著也沒什麽特別的,怎麽就確定是楠木呢?”
王景行不慌不忙地說道:“師傅,您再仔細瞧瞧。水楠雖然沒有金絲楠木那些獨特的金絲和濃鬱的香氣,但它的木質也很細膩,紋理相對較為規則。”
“您看這柱子的紋理,是那種自然流暢的絲狀,不像一些普通木材紋理雜亂無章。而且,水楠的質地比較堅硬,您摸摸,是不是感覺比一般的木頭要緊實?”
老和尚摸了摸柱子後,皺著眉問:“我們聽說有些珍貴木材價值連城,我們這邊大雄寶殿可是有八根柱子呢。”
王景行知道老和尚是擔心自己在騙他,萬一這幾根柱子是極品金絲楠木,價值說不定就不止1000萬了。
於是說道:“師傅,您的擔心我完全理解。但這水楠和金絲楠木的價值,真的相差很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拿市場行情來說,現在品質好的金絲楠木,每立方米的價格能達到幾十萬元甚至更高,要是遇到那種年代久遠、紋理特別漂亮的老料,價格更高。”
“可咱們這是水楠,目前市場上普通水楠木材,每立方米的價格大概在一萬元左右。”
“這幾根水楠,市場價最多也就2萬塊一根。”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裏掏出手機,打開相關的木材交易網站和資料,展示給老和尚們看:“師傅,您看,這是最近的木材交易數據,上麵都有詳細的價格信息。”
“咱們寺廟這幾根柱子,雖然個頭不小,但從材質和保存狀況來看,綜合估算下來,價值並沒有特別高。”
“即便這些柱子是再珍貴的木材,價值也到不了100多萬一根吧?”
老和尚想想有道理,雙手合十:“施主有這份心,我們很感激。”
王景行接著說道:“師傅。這樣吧,你們可以找專業的木材鑒定機構來做一個詳細的評估報告,看看這幾根柱子值多少錢。”
“到時候無論結果如何,我按評估的價格買這些木材。”
“而且我另外捐贈 1000 萬重建寺廟的心意都不會變,到時候錢直接打給你們,怎麽設計、怎麽建設都由你們說了算。”
“我這完全不是為了木材,主要是為了能讓這座寺廟繼續傳承下去。”
兩位老和尚聽了王景行的話,再次對視一眼。
老和尚說道:“施主這是大善舉啊!這寺廟已經破敗多年,我們也無力修繕。隻要施主願意幫我們重建寺廟,這幾根柱子我們就送給施主了。”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