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收獲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A+A-


    在第一天的打撈行動取得豐碩成果後,整個團隊士氣高昂。
    接下去半個多月,打撈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越來越多的寶貝被打撈上來。
    除了數量驚人的瓷器,還有大量金磚、金飾、銀器、金幣、銅錢和寶石也相繼浮出水麵。
    所有打撈上來的東西,都馬上清洗並分門別類登記好。
    大部分金銀器和珠寶都保存得比較好,沒什麽海洋生物殘骸。
    隻要用大量海水進行緩慢衝洗,初步去除表麵附著的泥沙、海草等鬆散物質就可以了。
    少量金銀器和不少的瓷器,都附著貝類、藤壺等海洋生物殘骸,一時難以直接剝離,要等回去之後用專門的溶解劑剝離。
    初步清洗之後,金銀器和珠寶全部登記好裝入早就準備好的保險櫃。
    而瓷器則被用珍珠棉一層又一層地仔細包裹好,確保它們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受到碰撞和損壞。
    包裹好的瓷器被歸置在提前備好的木箱子裏。
    一箱一箱裝滿後,工作人員認真地標記好箱子的內容和編號,然後將它們放入船艙。
    整艘沉船足足打撈了將近一個月,才把全部的寶貝打撈上來。
    最後,王景行還親自下水,用透視眼整個掃描了一遍,確保沒有遺留的。
    然後回到港島。
    所有的東西全部運到劉世傑找的一個大倉庫。
    然後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流水線清理。
    大部分金銀器都比較幹淨,隻要用水低壓緩慢衝洗就行。
    隻有少部分需要深度清洗。
    金器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但在海底長期浸泡後,一些金器表麵會附著汙垢和鏽跡。
    對於金器的深度清潔比較簡單,隻要將中性的洗潔精稀釋在溫水中,用柔軟的布蘸取溶液輕輕擦拭金器表麵就可以。
    如果金器表麵有鏽跡,就使用超聲波清洗機。
    通過高頻振動,能夠使金器表麵的鏽跡和汙垢迅速脫落,同時又不會對金器造成損傷。
    銀器則比較麻煩,要浸泡在稀鹽酸溶液中至少2到3小時後,再用毛刷將原本牢固附著的貝類殘骸輕輕刷落。
    而且銀器在海水中容易發生氧化反應,表麵形成黑色的氧化銀腐蝕層。
    還要再加一道處理程序。
    對於輕微腐蝕的銀器,使用擦銀布輕輕擦拭,擦銀布中含有特殊的拋光成分,能夠在去除氧化層的同時對銀器進行拋光,使其恢複光澤。
    對於腐蝕較為嚴重的銀器,則需要采用化學方法處理。
    將銀器浸泡在含有硫代硫酸鈉的溶液中,通過化學反應使氧化銀轉化為可溶於水的物質,從而達到去除腐蝕層的目的。
    清理好之後,再逐一歸置到在定製的木質支架上。
    然後把成套的金銀器挑選出來,配成套。
    特別是裏麵有不少銀質餐具。
    王景行看到整理出的其中一套銀質餐具,足足有三十六件。
    包括餐盤、湯碗、餐刀、餐叉、湯匙、黃油刀、糖夾、果醬勺等,每一件都很精美。
    餐盤直徑約三十厘米,邊緣雕刻著繁複的巴洛克風格卷草紋。
    湯碗的設計同樣精妙。碗口呈微微的波浪形,碗身表麵采用了鏨刻工藝,細膩地刻畫著異域風情的人物與場景。
    湯碗的把手設計成藤蔓纏繞的樣式,末端還點綴著一顆小小的紅寶石,不僅美觀,握感也十分舒適。
    餐刀、餐叉和湯匙的手柄部分雕刻著精美的花紋。
    雖然經過海水的長期侵蝕,餐刀的刀刃依舊鋒利。
    而瓷器的數量就非常多了。
    清理起來也更加麻煩。
    不少瓷器表麵常附著貝類、藤壺等海洋生物殘骸,不能強行剝離。
    對於這類頑固附著物,要將瓷器浸泡在濃度適宜的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使殘骸軟化,再用軟毛刷或竹製工具輕輕去除。
    除此以外,還要清理瓷器內部汙垢,對於毛刷難以觸及的部位,還要使用高壓水槍的細水流進行衝洗,但要嚴格控製壓力,速度就慢了很多。
    清洗完了,還要將瓷器放入蒸餾水長期浸泡並定期換水,進行脫鹽處理,防止釉麵腐蝕、胎體酥裂。
    在劉世傑租來的大倉庫裏,請來的員工24小時三班倒,也足足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初步清理從好沉船上挖出的寶貝。
    瓷器超過18萬件。基本都是外銷瓷,幾乎囊括所有器型,從裝飾和用途看,有裝飾精美的花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碗碟。
    此外還發現了64件精美的康熙官窯瓷器。
    包括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粉彩百鹿尊、青花釉裏紅魚藻紋缸等等,底部都有“大清康熙年製”的款識,非常珍貴。
    除了瓷器,還有足足1256根金條。
    每根金條都是標準的1013克。
    印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複合紋章。
    這種金條第一次找到沉船的時候就挖了一箱出來。
    王景行和劉世傑都知道它的價值
    光這些金條,價值就高達30億人民幣。
    銀磚的數量則更多,大約有3657塊。
    銀磚的厚度和金條差不多,就2厘米厚。
    長度和寬度則是金條的兩倍。
    這些銀磚在當時也是重要的財富儲備和貿易支付手段。
    除此以外,還發現不少清朝的金元寶和銀元寶。
    以及大量的銅錢。
    更珍貴的則是發現了一批金幣和銀幣。
    這些金幣和銀幣是荷蘭在 17  18 世紀對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的重要見證。
    當時荷蘭憑借強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貿易往來,這些金幣和銀幣作為通用的貨幣,在世界各地流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592枚“荷蘭盾”金幣。
    直徑約 38 毫米,重 15 克,正麵中央鐫刻著頭戴桂冠、身披鎧甲的荷蘭執政者威廉三世半身像。
    金幣背麵則是一艘張滿風帆的東印度公司商船,船首雕刻著獅頭裝飾,船帆上的繩索與褶皺都通過浮雕工藝生動呈現,背景是洶湧的海浪與雲霧繚繞的天空,下方刻著 “voc 1698” 的字樣 ——voc 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縮寫,1698 年則標記了鑄造年份。
    這些金幣采用 90 的純金鑄造,曆經海水浸泡,表麵形成一層獨特的金色包漿,反而更添古樸厚重之感。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