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到那時,朕與諸位愛卿必將青史留名,萬世不滅!
字數:4678 加入書籤
皇族收拾了,可能造反的皇子收拾了,世家和貴勳各自收拾了一家,孔家給了個警告,應該暫時不會擋他的路了。
李承乾倒是巴不得全收拾,可全收拾了,天下讓誰治理?
暫且,根本沒任何辦法。
他需要時間,穩定帝位的同時,提升大唐百姓的生存能力,生育想法。
讓大唐百姓動起來,富起來。
時不時的薅一波世家羊毛,讓他們散財,藏富於民。
如此,過個幾年,就可以真正往外打了。
正好最近幾年,全國範圍來說都沒什麽大災大難了,有的隻是一些局部問題。
過個十年到十五年,新一代成長起來,世家貴族也被瓦解到極致,就可以給他們最後一擊了。
到時候,世家或許還會存在,卻再也沒亂天下的能力,隻是一些傳承久遠的富家翁罷了。
朝堂上,眾臣人手一份薄冊子,上麵寫著李承乾對水泥的詳細描述,可以適用的範圍等。
眾臣越看眼睛越亮,這東西可是不得了啊。
雖然還沒有看到實物,不過皇帝拿出來的東西,而且是在大朝會上拿出來的,應該不可能有假。
皇帝的臉和名都很重要,撒這個謊有什麽意義呢?
李承乾是皇帝,他的目標根本不是賺多少錢,隻要整個大唐富裕起來,他這個皇帝自然也就富裕起來了。
反過來,如果錢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裏,百姓手裏沒有錢,他手裏也不會有錢。
就跟明末時候一樣,錢都在官員手裏,皇帝和百姓都窮得叮當響。
必須把這些家夥埋在地裏的錢,全部給挖上來用出去,然後變成稅收回到他手裏。
隻有用出去的錢才是錢,繼續這麽下去的話,可就又要造成錢荒了。
為了大唐的快速發展,為了屁股底下那個位置的穩定,給世家大族一些利益又何妨?
等大唐境內的官道都用水泥修通了,大唐的發展速度,絕對會跟坐火箭一樣。
到時候,除了某些人暗地裏使絆子,最大的製約反而是人口。
關於人口這種事,不需要強製下政令。
物質生活條件變好,大家自然就願意生。
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再過十年開始都不遲,這個倒是不著急,風氣還轉變不了那麽快。
等明年第一屆工科出來,李承乾就讓他們去搞研究。
不管是什麽母豬的產後護理,還是什麽糧食的增產,甚至關於電,關於醫藥等等,都可以交給他們,不一定需要係統給。
每個時代聰明人都不少,無非就是時代埋沒了他們。
隻要把他們提出來,再給他們指引一個方向,遲早會化作實物。
想要靠係統給,可能性太低了。
很多時候,李承乾想要薅係統羊毛,自己卻想不出來,他究竟還有哪些看不慣,又願意從自身開始改變的。
他看不慣的地方很多,包含了整個大唐方方麵麵。
可係統的要求是,以身作則才給他獎勵。
受限於思維方式,以至於難度倍增。
還有,成了皇帝,按理來說,係統會發一份特殊獎勵。
可時至今日,係統依舊沒有反應。
李承乾估計,應該是要到明年正式改元,完成作為皇帝的一切程序,係統才會給他。
不知道究竟會給什麽,想來應該是一份大獎。
此時,朝會上的大小官員們,對著手中的冊子,越看越激動。
這水泥的花樣,實在太多了。
從使用的桌椅器具,到田邊的溝渠,到房屋的修建,再到道路的修建,城牆的修建,護坡的修建,河道的加固,蓄水池的修建……
太多太多了,簡直是說都說不完。
這東西要是發展出來,這可不隻是錢的問題,而是滔天的功德。
看著看著,房玄齡第一個跳出來,激動到胡須顫動,聲音顫抖道:“陛下,此水泥簡直堪稱神物,乃滔天之功德呀!”
“房愛卿,冷靜,朕比你先知道!
水泥的好處,想來你們也清楚了。
朕準備把生產的全套技術,賣給眾位愛卿。
把我大唐各地,劃分區域生產售賣。
眾位愛卿可以根據自家錢糧自行考量,包攬多大的區域。
然後修建水泥工坊,進行生產銷售。
隻要眾位愛卿不要忘記納稅,其他都好說。”
李承乾考慮很全麵,甚至為了防止塵肺病,小冊子上,連工作服標準都給他們安排好了。
非要有人不聽,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有些東西,隻要一開始就形成定式,沒人意識到不對,自然就會順從。
房玄齡的話,讓大家也回過神來。
李承乾起身道:“眾位愛卿,朕始終認為,朕個人富裕,不如讓眾卿富裕。
眾卿富裕,不如讓朝廷富裕。
朝廷富裕,不如讓全天下百姓富裕。
共同富裕,將是朕改元之後,所努力的目標。
希望眾位愛卿,告知身後的家族,儲存在地窖裏的錢,該拿出來曬一曬了!
朕要大唐的道路四通八達,朕要再也沒有風雪能壓垮房屋,朕要我大唐百姓都喜笑顏開!
朕,甚至要我大唐百姓,頓頓都能吃上肉。
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唐百姓都吃飽穿暖,能看到大唐百姓都子孫滿堂,能看到大唐百姓吃肉吃到想吐。
朕想看到,我大唐百姓以瘦為美,不恥於身體變得肥胖!
到那時,朕與諸位愛卿必將青史留名,萬世不滅!
而這一切,朕一個人是做不到的。
希望諸位愛卿好好輔佐於朕,共同成就大唐萬世之未來。”
李承乾畫的這個餅,看起來太好吃了。
隻是想想那個味道,就讓大多數人甚至掉下了眼淚。
沒有人天生是麻木的,隻是環境如此,也習以為常。
但,李承乾給他們指點了另一條路,那就是共同富裕。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含元殿中,全體大臣都跪下了,遵旨的聲音似乎要掀翻房頂。
李承乾造反之後,造成的一切陰霾。
在這一刻,全都煙消雲散了。
萬事都逃不過利益,李承乾把利益給他們,他們自然就願意動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