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殿試開始

字數:2470   加入書籤

A+A-


    大臣們背後又冒冷汗了,幸好他們不知道後世的豬屠夫。
要是知道的話,他們一定覺得,李承乾跟朱屠夫也差不多了,這是一言不合就要砍人啊。
而且,明明是說西宮皇後的事情,為什麽又扯這麽遠?
這是借人喻人,還是在借機警告?
不管怎麽樣,李承乾都說了,沒有百業衛,也會有錦衣衛什麽的。
雖然不知道這名字是什麽意思,但明顯是換湯不換藥。
一句皇帝的眼睛,皇帝的耳朵,絕不允許被他們遮蔽,他們就無話可說。
誰敢張口來一句不行的話,那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皇帝,自己就是要遮掩皇帝的眼睛耳朵嗎?
隻怕自己一顆腦袋還不夠砍的,最起碼家裏都得砍完。
魏征站出來,非常強硬道:“陛下,貪官汙吏自古不絕,乃源自於人性本貪!
若因一個官員的貪汙,就誅人全家,是否太過?”
“魏愛卿,你見過雪崩嗎?
就是那種山頂上積雪太多,突然間就崩塌了下來,見過嗎?”李承乾牛頭不對馬嘴的來了一句。
“臣未曾親眼見過,但有過耳聞!”
魏征雖然回答了,目光卻依舊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一副非要你給個交代的樣子。
如果李承乾說不出個道理來,那不就是妥妥的昏君暴君嗎?
“那你覺得,雪崩之下跟著滑落的每一片雪花,有哪一片是無辜的?”李承乾反問。
“這……”
雖然第一次聽這種形容,但魏征還是轉瞬間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在朕看來,作為一家人,享受了貪汙帶來的好處,享受了家裏人權力帶來的好處,那麽出了事情之後,自然也要一並承擔。
別說什麽不知情,好處拿了卻裝無辜?
不說別的,平民百姓吃什麽?
這種人吃什麽?
這種人的死,跟朕有何關係?
如果要怨,隻能怨貪汙的人連自己人都不顧。
貪汙的人既然還繼續貪汙,那就代表著他已經知道了自己該有的結局。
屠刀落在脖子上的時候,應該心平氣和,坦然接受才對。”
魏征無話可說,稍微拜了拜後,回到了自己的隊列。
李承乾目光掃視一圈,凡是覺得被李承乾盯上的,都下意識低下頭去。
“李淳風……”
“臣,遵旨!”
李淳風趕緊出列,馬上回應道。
總算是跟他說話了,剛剛都被大佬給打斷了。
“嗯,可以稍微推算晚一點的,朕怕尚衣局那邊趕製鳳袍來不及。”
“臣明白!”
“嗯,今天的早會就到這裏吧。
眾卿各司其職,希望不要怠政。
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朕還是很好說話的。”
李承乾站起身來,武媚娘趕緊宣布退朝。
眾臣各懷心事,沉甸甸的退朝了。
自從李承乾監國以來,他們一個個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偏偏在道理上站不住,又顧忌李承乾兵強馬壯。
搞暗殺吧,滎陽鄭氏已經給了答案。
大家都清楚,滎陽鄭氏不過是殺雞儆猴中的那隻雞,李承乾的手裏,絕對還有他們某些人的把柄。
甚至,可能有他們背後家族的把柄。
刀已經舉起來了,就看他們什麽時候跳出來。
因此,他們根本不敢輕舉妄動,暫時對李承乾束手無策。
就想著既然文鬥,就努力抓李承乾的把柄。
可惜,目前為止,不管找到點什麽破綻,最後都是他們輸得徹徹底底。
除了武將這邊還好,文臣這邊,可謂要多壓抑就有多壓抑。
時間一天天過去,到了殿試的日子。
這一屆的殿試,是在太極殿舉行,人確實是不少。
因為大唐總共有360州(府):包含普通州與重要州級行政單位“府”(如京兆府、河南府等)。
其中:
州:約330-340個普通州;
府:約20-30個府(含首都、陪都及戰略要地。
下轄縣製:總計1557縣,平均每州轄4-5縣。
如此算下來,由於大州會舉薦三個人,中洲會舉薦兩個人,小州舉薦一個人。
如此算下來,隨隨便便都是上千人左右。
這上千人,經過洛陽和長安兩處初步篩選,能進入太極殿參與最後殿試的,足足有三百多人。
此時,這三百多人正襟危坐,筆直的跪著在並排放置的矮幾麵前,全都麵容肅穆,眉眼低垂。
別說交頭接耳了,甚至目光都沒有四下打量。
因為大家都知道,皇帝隨時都可能會來。
那些站崗的衛士和太監,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心頭記他們一筆,會不會有隱藏的考場紀律等問題。
能走到這一步,可都是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
都不想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錯誤,就被否定了。
某一刻,伴隨著一陣女聲高呼:“陛下至!”
所有學子,拳頭如同屁股底下裝了彈簧,一個個趕緊站起身來,眼角餘光都看向那高台龍椅旁不遠的側門,卻不敢用正眼看。
沒有一個身體歪一下,全都站得好像標槍一樣。
考試可不隻是腦力活,還是個體力活,必須有個好身體。
很快,一身黃色帝王長袍,各處繡著金龍的李承乾,不緊不慢地踱步而入。
伴隨著李承乾在龍椅上坐下,眾學子紛紛抱拳鞠躬,齊聲道:“陛下,萬年!”
“平身,皆坐!”
煌煌大氣的聲音,從李承乾口中傳出。
聽到這道聲音的學子,莫名感覺心頭好像壓了一塊石頭。
沉重的猶如實質的威勢,甚至讓他們呼吸都頓住。
眾學子依言直起身體,再重新拉開長袍坐下,簡直是一絲不苟。
在他們坐下之後,幾十個太監魚貫而入,分給他們一張大大的紙,還有筆墨。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承乾說:“朕知道,諸位能夠走到這裏,都是某方麵的人中之龍!
朕雖然是皇帝,但也不是什麽都懂。
朕,最忌諱外行指揮內行!
關於詩書經義那些,想來你們的滾瓜爛熟。
朕,思來想去,準備給你們出點另類的考題……”
眾學子的心都提起來了,讓他們參加殿試,本就心理壓力很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