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俸祿翻倍,解除宵禁
字數:4575 加入書籤
“諸位愛卿,冷靜!
想來,大家應該都不會希望,朝廷還有一次萬萬貫的收入……”李承乾意有所指道。
這話一出,果然讓人冷靜。
是啊,那一萬萬貫,可是要了一家頂級貴勳九族的命。
這要是每年都有的話,那不是每年都要一家頂級貴勳的命嗎?
這樣的頂級貴勳,全大唐都沒幾家,側重方向不一樣,也不是每家都有那麽多。
“其實,朕也不希望再有……”李承乾加了一句。
眾臣心裏瘋狂吐槽,你不希望才見鬼了。
這種方式來錢多快呀?
就是太嚇人了,總感覺脖子涼颼颼的!
其中還有一些錢,比如殺的皇族的錢,還有孔家一係遭遇‘馬匪’之後,消失不見的錢,還有那一筆贖罪銀,全部進了李承乾自己的兜裏。
他個人私庫裏的錢,目前也接近五百萬貫,相當於之前半個國庫,算是狠狠的富裕了一把。
眾臣中的聰明人,也不是沒想到那幾筆錢,但他們也沒提,懂的都懂。
“既然朝廷收入這麽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那,今年朕就做主,除了各種臨時開支。
不管皇室供養,還是官員俸祿,或者軍費開銷,通通給朕翻倍!
唐儉,聽到了嗎?”李承乾大氣道。
唐儉作為民部尚書,對錢很敏感的。
聞言下意識反對道:“不可啊陛下,就算是有錢了,也不能如此鋪張浪費!”
瞬間,一道道殺人的目光,狠狠的落在唐儉的身上,唐儉隻感覺從頭到腳尖,渾身都透心涼。
他心中暗道不好,自己這是得罪人了。
還不是得罪一兩個,這是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要完蛋!
李承乾倒是輕笑著擺手道:“唐愛卿的想法,朕心裏很清楚,無妨的!
錢這東西,花出去他才是錢。
如果不花出去,往小的說就是埋在地下發黴。
往大的說,大唐都可能會造成錢荒。
該花就花,就必須要花。
朝廷從民間收稅,最後也是還歸民間。
錢本身,隻相當於是一個信物,是所有物資調轉的信物。
因此,隻要朝廷有錢,就不必要省錢。
如果朝廷很窮,那倒是需要節流。
反之,朝廷花錢就要大方,讓錢在民間流動起來,如此才能錢生錢。
百姓富裕了,大唐才能夠更好。
而不是摳摳搜搜,像個守財奴一樣。
大唐的未來,在朕的掌舵之下,隻會越來越好。
國庫的收入,自然也會越來越多,唐愛卿不必在意這些許得失。
哪怕是翻倍給,各種地方再鋪張一點,往常一年稅收也夠用了。
如此一來,都還有十之八九在國庫中應急,又有何妨?”
唐儉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心中暗暗感激李承乾遞的台階,唐儉趕緊恭敬行禮道:“臣,遵旨!”
“諸位愛卿,拿錢歸拿錢,諸位可也別拿了錢不幹活。
朕和曆代皇帝都不一樣,隻要是朝廷富裕了,俸祿年年翻番都沒問題。
但有一點,眾卿過得富裕了,可不要再隨便亂伸手了。
在沒有上位之前的事情,也就不追究了。
但從今往後,眾卿再屍位素餐,或者拿不該拿的錢,那朕可就要把你們手上的錢,都拿回來了。
針對諸位愛卿的要求很簡單,幹事,幹實事。
大唐也好,諸位也越好!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一隻蛀蟲看似不起眼,卻容易變成一窩窩。
因此,一旦被朕抓到,朕一定會把一窩都一起揚了。
眾位愛卿,可曾明白?”
貞觀朝堂上的大臣們,沒一個真的窮。
要麽自己就是世家出身,本來就有錢有糧,當官最重要的是為了權,也為了掌控朝廷的動向。
就算本身並非世家的,由於妻子是世家之人,世家這邊也有接濟,也在一些地方給自己開開後門,反正窮不到哪裏去。
不過,人的貪欲無窮無盡,其中也不是沒有貪官。
李承乾這些話一出,猶如一盆冷水,狠狠地澆入他們心裏。
除非貪婪成性的,被李承乾這麽一警告,也打算收心了。
反正又不是真的窮,被砍了腦袋不值得。
他們可沒有忘記,李承乾提過的百業衛,也不知道現在暗搓搓成立沒。
哪怕是貪婪成性的,也準備先收斂一段時間,過了風頭再說。
“對了,太上皇準備搬到九城宮去,不打算再居住在宮裏頭。
派人問問,看他想怎麽擴建一下九成宮,民部出點錢給修一下。”
“遵旨!”唐儉馬上回應。
這個沒二話,也根本不敢反對。
“然後就是太極宮,按照原本的規劃,繼續擴建一下。
宮裏有些老舊的東西,該重建的重建,該翻新的翻新,總之都搞一下。”
“遵旨!”
唐儉臉開始抽動,這花銷想想都不小啊。
不過新皇登基,又有這筆錢,還是不能說二話。
搞吧,搞吧,錢包是掏空就不搞了。
“今年元日,與民同樂,從今日開始,到元日的時候,長安城作為試點,全麵解除宵禁!
也就是,不管是否為特殊節日,晚上各大坊市,都可以繼續進出。
除了內外三大隔斷城牆,還有長安的外城牆,坊市之間的隔斷牆,在元日之前全部拆了吧。”
長安一百零八坊市,全部是用四米高的圍牆圍起來的。
這種圍牆並不厚實,但卻是作為一種隔斷。
如此一來,在實行宵禁的時候,更容易做到井井有條,也不需要那麽多人看守之類的。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隔斷了交流,劃分了很多小的階層。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啊……”
“陛下,絕對不可……”
“……”
百官頓時大驚失色,一個個都連聲勸阻,大殿都想要被掀翻了。
李承乾任由他們說,百官無奈,聲音漸漸變小,終究鴉雀無聲。
李承乾這才說:“朕知道,長安城百萬人,大多都居住在外郭城。
一旦出現混亂,幾乎是不可挽回的。
說誇張一點,顛覆帝國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