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李世民的沉默震耳欲聾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李世民端起一杯酒,先給四人敬了一杯。
就算是他當皇帝那會兒,隻要不牽扯到政治,在私底下對這些老兄弟,也是非常隨和的。
那個時候,李世民得團結這些老兄弟,不讓他們靠向世家大族。
雖然本身來說,這些人沒有一個背後沒有家族。
但相對而言,家族跟家族之間,也並沒有那麽和睦。
更何況,每個家族都想自己更加強大。
所以,也是各為其主。
隻不過在牽扯到家族共同利益的時候,家族跟家族就會站成一條線,跟皇族還有文人士族進行對抗。
總之,他們之間關係很複雜,在一些事情上的態度也很複雜。
不過那是過去了,現在什麽都變了,大家爭的東西也不一樣了。
李世民率先開口道:“你們四個老家夥,是真不怕死呀,居然敢紮堆吃牛肉。
莫不是以為,那逆子是我?”
要是按照大唐的律法,殺一頭牛,可比殺一個人的罪過大多了。
可有些東西,法是法,實際是實際。
屬於民不舉,官不究的狀態。
再怎麽說,牛終究也是牛。
世家貴族也好,官員也好,並非真的不吃牛肉,也並非每一頭牛都是老死的病死的。
要是真的能嚴格執行的話,就不可能牛不夠耕地。
牛的繁殖能力,雖然不像豬那樣一胎生十幾個,但也比人的繁殖能力強。
“嘿嘿,太……”
“叫世民兄,好多年沒聽你們這麽叫了。”李世民打斷道。
李世民在這幾個人中年紀最小,但他的身份地位最高。
而在儒家教條之中,有一個以友輔仁的傳統。
一般隻要年紀相差在二十歲之內,又沒有家族血緣關係,就可以互稱仁兄。
這裏的兄,就是仁兄的意思。
“好吧好吧,世民兄,還有嫂子,又是兩年沒見了!”程咬金抱拳道。
“世民兄,嫂子……”
“世民兄,嫂子……”
“……”
其他三人也紛紛叫道,長孫無垢點點頭。
這一聲世民兄跟嫂子出口,關係瞬間就近了很多,也剔除了一些陌生感。
人跟人之間,是需要時間相處的。
一旦斷開聯係的時間長了,都會變得陌生起來,也會變得拘謹起來。
“跟我說說,你們怎麽從吐蕃撤回來了。
不是說,都要打到鬆讚幹布那小兒的王城了嗎?”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問。
四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出,原來是為這個事情來的。
李靖摸著胡須道:“一開始我也不明其意,回來才知道,這是陛下對吐蕃釋放善意之策。”
“放屁,這叫養虎為患!
敬德想不明白,你藥師還能想不明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豈能不盡全功?”李世民怒道。
李靖搖頭道:“世民兄,時代不一樣了!
到目前為止,陛下還從來沒有出過錯。
就連敬德兄,接到撤軍命令的時候,都一刻沒有耽擱,是吧敬德兄。”
秦瓊插話道:“反正我沒意見……”
尉遲恭搖頭道:“我隻是聽命行事,反正陛下做事有自己的章程,我也隻會衝鋒陷陣,別的我管不著。”
自從被召回來,李承乾跟他說了一些,他當初為什麽會被趕出去後,尉遲恭就徹底收斂了。
也或者是年紀漸漸變大了,沒有年輕時那麽衝動。
總之就是,他能夠聽話了。
反正一天天看著自己等人打下的大唐,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已經心滿意足了。
“你們……你們這群老家夥,就這麽聽他的話?
他現在還如此年輕,區區二十五歲之齡。
年輕就容易衝動,衝動就容易犯錯,你們連反對一下都沒有?”李世民不敢相信的問。
秦瓊搖頭道:“世民兄啊,他們幾個我不知道,我們是分開來打的,隻是最後合圍了他們的王城。
就等著一步步進逼,形成包圍之勢。
在這個時候突然說撤軍,我心裏是有想法的。
但我又知道,比起我來說,陛下更加有想法。
直到回來之後,我們才明白發生了什麽。
此時此刻,我認為陛下是對的。”
“發生了什麽?
難道是吐蕃那邊,還真有什麽神神鬼鬼?”李世民奇怪道。
“程妖精,你來說,你嘴巴最能說會道。”秦瓊眼神瞄過去。
“咳咳,這個事情吧,其實是這樣的……”
程咬金雖然也沒回來多久,但他把一切都打聽得清清楚楚。
他從吐蕃的鬆讚幹布出使開始說起,又說起吐蕃的地域還有民族問題,最終總結成肢解吐蕃的計劃。
前因後果一說出來,李世民沉默了。
這個計劃清晰明了,想要達成的目標也非常清楚。
不隻是利用了吐蕃內部的反對派,同時也利用了他們才剛剛合一,內部民族都不穩定的特性。
的確,直接打過去是容易。
可打得破破爛爛之後,要多久去收拾殘局?
還真不如軟硬兼施,以文化入侵的方式,直接從平民階層,挖他們的根。
同時還讓他們明知有問題,也別想要反抗。
“這逆子,他如何肯定,鬆讚幹布會屈服?
那小子別的不說,跟那逆子一樣的囂張狂妄,絕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
即便我也不得不承認,那小子也是有本事的,否則如何能夠統一吐蕃?”
“嘿嘿,陛下派人出使,給鬆讚幹布帶了一份報紙。
報紙上,是關於今年國庫收入,還有關於大唐人口的事情。
我大唐現在的國力,起碼是他吐蕃的五倍到十倍。
就算鬆讚幹布那小子不甘心,他也必須得認。
他要是想要反悔,那下次我大唐再打過去的時候,他可就連活下來的機會都不會有。”
“這麽說,他還是個怕死的貨?”李世民冷笑道。
“那倒是不好說,他也是真刀真槍拚殺下來的開國君主。
但是,陛下非常英明,對他提出了一個華夏遺民論。
就說不管我們也好,吐蕃也好,都是華夏人。
隻是因為生存的地域區別,以及長久的不聯係,才導致了文化環境的不同。
雖然沒有說統一,但顯然這就是另一種統一之戰。
有了這個借口之後,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台階,同時也消彌民間的反抗情緒,讓他們向往大唐。
之後分化他們,從文化上同化他們。
幾十年後,他們哪裏還有什麽反抗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