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嗬……感情還不是無法處理
字數:4428 加入書籤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好,算你說得有道理!
那朕問你,權勢這一方麵你解決了,親情方麵你又如何維係?
你要知道,親情一旦沾染了權勢,那就會變質。
普通人家,兄弟之間為了爭奪那點家產,也同樣會各種陰謀詭計齊出,甚至殺人都屢見不鮮。
全天下都是如此,你又如何解決?”
“父皇不是已經看到了嗎?”李承乾反問。
“朕看到了什麽?”李世民皺眉。
“就剛剛那樣,也就是你眼裏的所謂沒規矩!
他們從小時候,我就陪著他們做遊戲,我就陪著他們嬉鬧。
在懵懂的年紀,他們就會覺得我很好。
即便漸漸開始懂得人情世故,漸漸開始懂得地位高低,他們也會把我視為依靠。
一開始的時候,任何事情可能都會跟我分享。
我會根據他們這種純粹的想法,去分析其中可能隱藏的危機。
反正任何大問題,都是從小問題開始的。
舉個例子,比如我的一個兒子跟另一個兒子,為了一隻蛐蛐打起來了。
在大人看來,這是極小的問題。
要麽各自打五十大板,要麽不予理會,要麽就根據親疏來定,要麽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就這麽幾個選擇。
父皇,你是屬於根據喜好來定,根據你自己自認為的英明神武來定,所以才會走到今天,但我不會!”
“那你怎麽定?!”李世民怒道。
雖然某些事情,李承乾從來不避諱,卻不代表李世民不會生氣。
“由於我跟他們的關係好,他們肯定就會來找我做主。
若那蛐蛐原本無主,我的處理辦法很簡單,讓他們兩個打一架!”
“啊?”
長孫無垢捂嘴,滿臉驚訝。
“母後,道理很簡單,讓他們自己爭,不要依靠我或者他們的母妃。
就這個道理,我曾經還在科舉上出過一道相似的題。
就是路遇兩個三到五歲的小兒打架,該怎麽做。
小孩子之間的矛盾,非常的單純和簡單。
如果大人偏幫,被欺負的那個就會記在心裏。
而被偏幫的那個,就會有恃無恐。
這兩者,對兩個孩子都不好。
讓他們自己打一架,他們最多記恨彼此,輸的那個會想盡辦法贏,贏的那個也會想盡辦法保住自己得到的。
由於沒有外力的介入,他們就會各自想辦法,會變得獨立而自強。
哪有小孩子之間爭搶東西,會記恨彼此一輩子的?
真正因為爭東西而記恨彼此一輩子的,必然是父母出麵偏幫造成的。
一次兩次三次,他們就會漸漸明白,一切都隻能靠自己。
如此,他們就不會變得軟弱可欺,也不會變得工於心計,而是會從各方麵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得到的東西誰都搶不走。
也同樣會讓他們,想要得到某些東西,就自己去爭。
這樣做,唯一不好的後果,就是可能會爭得太過。
比如仇恨彼此,甚至恨不得把對方除之而後快。
這就要靠皇帝去識別,然後針對性的處罰,那個被仇恨迷了眼的。”
“嗬……感情還不是無法處理!”李世民嘲諷道。
“誰說無法處理?”
李承乾反問了一句,接著解釋道:“首先調查清楚,有沒有人從中使壞,故意教導他們反目。
如果有,及時把這種東西處理掉,免得他們繼續把人拉歪。
如果沒有,隻是單純的來自於自身性格。
那這種性格的孩子,很顯然已經不配做皇帝,那就先定下一個王爺名額,把他給分封出去,跟另一個相隔十萬八千裏。
隨著時間的流逝,個人的成熟,這種不涉及權利和利益的純粹仇視,處不來罷了,難道還能延續一輩子嗎?”
李世民皺起眉頭,抓著自己的胡子,仔細思考著其中的破綻。
“若是有人持續挑撥呢?
這世上利益千千萬,你也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
畢竟是皇家,任何事情都可能被有心人看在眼裏。
有些挑撥會非常的隱蔽,你不一定能夠看出來!”
李世民果然找到了破綻,可惜這根本不是真正的破綻。
“我不是已經說過了嗎?
孩子十二歲左右,性格還沒定型的時候,就已經被下放到民間做農夫了。
如果隻是小時候的一些小矛盾,隻怕他們自己都會覺得好笑。
等他們曆練歸來,已經是十八歲了,也就是長大了。
而在這六年之間,我自然會盡可能的保證,沒人知道他們是皇子公主。
等他們十八歲歸來,開始學習處理政務的時候,才開始接觸滿朝文武。
這個時候,他們自己的心性已經定了,沒那麽容易被人左右了。
同時,由於誰都沒法確認,哪個是下一代的儲君。
除了跟自己母族相關的,誰又會隨便站隊?
站隊了也沒關係,等他們各自封王之後,他們母妃娘家的人,跟他們一起去新的地方,好好的做土皇帝就好。
如此完善的製度之下,如果還杜絕不了某些事情。
他們自己的意誌、見識和心性,就是最後一層保障。
就像我的那些外戚,他們敢做什麽,他們能做什麽?
終究,一切還是要靠自身把控!
我能做的,隻是不讓他們變成廢物,或者走得太歪。
個人性情如何,終究有一部分是天生的,過於強求,隻會得不償失。”
“既然你自己心頭有數,那朕也不說什麽了。
朕就想問你,吐蕃那件事情,你有把握?”李世民問道。
“沒有把握!”
“你!”
“鬆讚幹部想反悔,無非就是再打一遍。
大唐現在,最缺的是人口,其他都不缺。
我隻是為了大唐的長遠計劃,所以給他一個機會。
畢竟他跟突厥還有高句麗不一樣,吐蕃也不過剛剛建立,跟我大唐也好,甚至前隋也好,都沒有世仇。
民間不會出現什麽反抗的情緒,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完好的收下。
為此冒點險,耽誤一些時間又如何?
大唐的目標是統一世界,不是先把周圍摧毀成焦土,慢慢重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