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糧食安全的短期與長期方案

字數:4653   加入書籤

A+A-


    這一說法一出,全場百官震驚。
    房玄齡趕緊道:“陛下,不可啊!
    大唐人口增加極速,雖然地域擴張也極為迅猛,但有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合種植糧食的。
    目前來說,糧食總體增長程度不大,要是改為一日三餐,並且普及下去。
    糧食的消耗將大大增加,大大不妥!”
    “房愛卿,朕已經說過了!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而不是發現問題,解決出問題的人。
    自古以來,確實從來都是一日兩餐。
    隻有貴族或者有錢人家,才能選擇一些額外的東西,比如糕點什麽的,給自己隱性的加餐。
    實際上,別說是那些在田裏勞作的農夫。
    就算是我等,除非平日吃得太好,否則一日兩餐也會感覺饑餓,最多就是不至於饑腸轆轆。
    在這種情況下,我大唐百姓何時才能被擺脫麵黃肌瘦?
    糧食不足這個問題,朕也是想過的。
    朕這裏,已經有了暫時的解決方案。
    至於長遠的解決方案,其實也是有的,所以無慮也。”
    “敢問陛下,是何解決方案?”房玄齡捧哏道。
    “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多吃肉就會少吃飯。
    反過來,就算吃得再多,也會很快就饑腸轆轆。
    因此,想要在同等的糧食情況下,養活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做到一日三餐,就需要多吃肉。
    去年,朕讓王玄策出使天竺,正是讓他沿途尋找一些繁育很快的雜草,還有各種能在我中原大地種植的果蔬。
    有了這些東西,隻要大量普及,就可以讓牲畜有東西吃。
    牲畜有了東西吃,人就有了肉吃。
    還有,等吐蕃那邊拿下來後,讓他們大肆養殖牛羊等等。
    通過交換,也可以獲取一部分。
    同時,他們那邊也有自己的主糧,類似麥一樣的東西。
    另外,南方大開發,也會逐漸種植上各種糧食。
    如此一來,短時間糧食無懼。
    唯一懼怕的,就是以後人口翻倍增加,比如說數量達到一個億,那隻怕真的會出現糧食危機。
    可這一點,也沒必要太過於懼怕。
    在南方,越往南走,四季的溫度就越高,一年四季都可種糧。
    隻要大力發展南方,甚至出海尋找到更南方的那塊大陸。
    別說一億人口,就算兩億三億人口也能養活。
    還有,更遠處的一些地方,有著一些高產良種,隻要稍加培育,就能夠獲得大大的增產。
    總而言之,糧食問題,哪怕是現有糧食本身不增產,一二十年之內無憂。
    一二十年之後,隻要將多餘的人口往外移民,也將無憂。
    長遠來看,除非一百年兩百年,都無法有效增產糧食,否則都會無憂!
    房愛卿,朕這個答案你可滿意?”
    房玄齡腦子一轉,萬分的驚訝,沒想到李承乾已經想那麽遠了。
    “對了,還有黑水靺鞨地那一片!
    程咬金,如果是沒有記錯,對我大唐上供的部落之中,有黑水靺鞨部落對不對?”
    在貞觀初年的時候,黑水靺鞨部落跟突厥不對付,主動靠向大唐,對大唐進行上貢。
    但在曆史上,直到貞觀末年,大唐也並沒有形成對那個部落的實際統治。
    而是直到李治的時期,版圖持續擴大之下,才形成了統治。
    而現在,大唐的版圖已經逼近他們的邊境。
    畢竟突厥部落,已經被徹底趕走了。
    “回稟陛下,黑水靺鞨部落,年年都有上供,這個部落臣記得!
    他們是以漁獵為主的部落生活,雖然比較原始,但子民應該比較凶悍。”程咬金嚴肅的回答。
    “嗯,邀請他們前來大唐遊玩,同時跟他們友好磋商一下,讓他們和平的並入大唐。”李承乾吩咐道。
    這是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裏,連征伐都不提。
    一個還比較原始的部落罷了,李承乾真要派兵打過去,那就是橫推。
    “臣遵旨!”
    程咬金根本不問為什麽,因為不需要。
    李承乾做的決定,從來就沒有錯過。
    “陛下,據臣所知,那一片窮山惡水,幾乎大半年都處於寒冷時節,生存都極為不易,為何要把那一片拿下來?”房玄齡疑惑道。
    李承乾解釋道:“在整個世界上,大方向上有五色土。
    總的來說,分為黑紅黃青白五種,顏色深淺不一。
    關中這一片,屬於黃土!
    每一種土地,所蘊含的一些不可見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從農耕方麵來講,黑土地是最為肥沃的。
    黑水靺鞨部落,就處在黑土地的範圍之中。
    具體這個黑土地的範圍有多大,到時候再具體測量。
    在黑土地中種植糧食,至少種植大多數糧食,會大大的增產。
    雖然說那邊天氣比較寒冷,可因為黑土地的存在,就算是隻種一季,也是不得了的。
    因此,那一片黑土地,必須要拿下來!
    其他的困難,到時候再一一解決。
    既然黑水靺鞨部落能在那一片地方生存下來,那大唐的人也能!”
    聽說是肥沃的黑土地,百官的眼神頓時亮了。
    就算他們自己一般屋子不沾陽春水,因為社會的整個結構是農耕文明,土地是最基本的單位,也是最核心的單位。
    因此,沒有人對土地不敏感。
    既然皇帝說了,那一片能讓糧食大大增產,就是生存上比較困難。
    那沒事,有困難就克服困難。
    就像李承乾說的,人家那個部落本身在那邊能生存下來,憑什麽大唐的人不能?
    想通了的百官,一個反對的都沒有。
    窮山惡水,拿不拿下無所謂,但是這個所謂的黑土地,必須要拿下來。
    甚至有些官員心裏,已經開始盤算著,把自家哪一支搬過去。
    沒有人懷疑李承乾說的是假話,畢竟這是朝堂上說出來的話。
    更何況,李承乾向來神異,知道這些也不是不可能。
    “好了,這個話題略過,再來說說普及教育。
    六年的義務教育,在接下來的五到六年之中,一定要盡量實施下去。
    除了邊邊角角,以及一些山高林密的原始區域。
    整個大唐範圍內,必須要做到至少八到九成的覆蓋率。
    這個是沒有任何疑問和商量餘地的,諸位愛卿好好執行就行了。
    這是一個長遠計劃,不包括在五年計劃之中。
    也就是說,下一個真正的五年計劃,是讓百姓們從兩餐改為三餐,也就是深化吃飽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