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三個重點,定義除夕
字數:4680 加入書籤
“這……”
一時間,房玄齡有點瞠目結舌。
因為這個邏輯,跟他們日常的邏輯是相反的。
但是偏偏,李承乾說的也句句在理。
真的是魚沒有吃到,反而是惹得一身腥。
“若我大唐國內,百姓們給朕上一個尊號,而不是通用的皇帝,那朕欣然接受。
若是他國,還是免了吧!
先不說從利益考量,此乃空手套狼之策。
就說其本質,也是因為敬我大唐,怕我大唐。
若是沒有這兩點,這所謂的尊號,也沒有任何意義,反倒好像一個嘲諷。
朕更希望的是,以後我大唐百姓走出去,無論在哪個大洲,土著們都會叫一聲唐人!
並且在使用這個稱呼的時候,語氣中是羨慕、妒忌。”
真正把華夏民族中的大多數人,定義成漢族人,那是後世的事。
這個之前,漢人也好,唐人也好,都是他國對我國人的稱呼。
隻因為,這兩個朝代太強了,兩個都聲名遠播,自然而然就有了這樣的稱謂。
而後世定義為漢族人,更多的是因為,唐朝有些狗屁倒灶的事,對比出來的結果而已。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百官心悅誠服,對於這些不要尊號的理由,也漸漸認同了。
的確,上尊號的原因是因為強大。
若是本身不強了,尊號也沒有意義了。
一個空口白牙的尊號,就想要撈好處,而且是天大的好處,哪有這個道理?
這種事情要是在國內,都稱得上是奸臣了。
剛剛想到奸臣,就聽李承乾說:“更何況,類似的尊號,隻會讓皇帝誌得意滿。
無論多麽英明神武,皇帝也是人,長期處在吹捧的環境之中,不知不覺就會變。
皇帝,不能意氣用事,更加不能沉迷於享樂,更別說隻是一個空口白牙的尊號!
人家想上尊號,我們管不著,嘴長在人家身上,人家也不是我大唐百姓。
但是,接不接,那是我們自己的事。
他們不過是看,吐蕃也落入了我大唐的掌控之中,亞洲已經無敵,怕了而已。
說起來,我大唐到目前為止,已經占據大半亞洲的土地。
可是到現在,也已經到極限了。
若無內部消化吸收,隻是往外擴張的話,遲早會造成管理混亂,資源調配也會出問題。
最近幾年,請諸位愛卿切記,我大唐需要做的就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植樹造林,開荒種地,修建水渠、水井、水庫、湖泊、治理長江黃河。
第二個重點,深化百姓吃飽穿暖,從餐餐有粥,變成餐餐有肉。
缺糧不必擔心被餓死,寒冬不必擔心被凍死。
第三個重點,文化教育,文化傳承!
這三個重點之下,人口自然會極速增長。
所以,下一個五年計劃,也就是吃飽穿暖計劃,該真正啟動了。”
“臣等遵旨!”
百官大聲應和,聲音猶如要掀翻含元殿。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計劃,這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無人可阻擋,也無人敢阻擋。
這是曆史的浪潮,也是千千萬百姓的期盼,甚至已經期盼了無數年。
終於有這麽一個皇帝出現,誰阻攔在前方,誰必死無疑。
“諸位愛卿,說起來,距離元日已經不足兩月。
遙想我大唐,從前隋的廢墟之中出現,從千萬人口到現在的四千萬人口,從高祖時期的無吃無穿,到現在的基本吃飽穿暖。
這一切的一切,有跡可循,有法可依,為民之所想。
大唐和以前的時代都不一樣,未來將更不一樣。
不說別的,這人口流動性,跟戰亂時代都有得一比。
多次的大移民,讓我大唐民眾的腳步,不再限製於腳下方寸之地。
多項工程,也讓我大唐民眾的荷包,有了更為豐富的錢財。
為此,朕覺得,需要一個新的節日,來為大唐的這種現象定名。
朕認為,這個節日取一個團圓之意,通用名為過年。
這個節日的時間,可為當年的最後一日。
無論最後一日是二十八,二十九,還是三十,總之就是最後一日。
西晉周處《風土記》有言,“除”意為“去除、交替”,“夕”指夜晚,合指“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的交替之夜。
上古時代也有——歲終大祭。
先民認為歲末是陰陽轉換、鬼魅活躍之時,需通過祭祀祖先、驅邪避災迎接新年。
《呂氏春秋·季冬紀》也記載了臘祭,以歲末祭祀百神與祖先。
這一切,原本都合並到元日。
但是,朕想要獨立出來。
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日,最後一天為除夕,是為大團圓之日。
到這一天,或者這一段時間,身處異國他鄉的唐人,如果有能力,都會跋山涉水,回歸老家祭祖,或者回歸自家團圓。
隻為團圓之夜、除夕之夜、歲末之夜、也可稱為春節。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定一個新的節日,而且這個節日的用途和說法,全都出來了,並且切合實際。
雖然說,原本其實有些人就有這樣的傳統,畢竟是屬於歲末祭祀的時候,但沒有一個官方名稱。
現在,把這個徹底獨立出來,意義也有了,百官不可能反對。
這並不是空談,而是跟大唐的實際結合的,是大唐有實際需求的。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哪怕這個春節跟元日是挨著的,但一個代表收尾,一個代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各自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問題。
“那朕把這個春節,除夕,暫定三種傳統。
第一種,團圓飯,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字麵意思很好理解。
第二種,去歲晦,以爆竹和熱鬧為本。
第三種,給來年定義,無論是祭祀祖先,或者形成一些新的風俗,各地自己看著來。
除此之外,朕決定在每年的春節那天,與民同樂。
朕把這個,稱之為春節聯歡晚會,也就是在除夕那天的晚上,進行一個多種才藝的表演,讓百姓能夠參與和觀看。
從此,形成慣例。
文化部,你們的活來了。
選各種才藝,每種一個節目,節目總共在兩個時辰之內結束,到時候朕給你們地方表演。
同時,完整的計劃書,朕會擇日日交給你們,按照上麵的辦就好。”
徐惠答應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