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來自百姓的心聲(上)
字數:4407 加入書籤
“要說變化的話也有,不過我覺得,就是在沒事找事。
就這幾條水,匯入這雲夢澤的河水。
去年冬天的時候,州府那邊的衙役跑過來讓各裏,組織人挖河道。
說是啊,那皇帝讓幹的。
我就說,皇帝是吃飽了沒事幹。
還好不是徭役,給錢的。
隻不過,給得也比較少,還不如我在這湖上泛舟。
也就是那時候天氣冷,那些貴人都不願意來,要不我才不幹。
想前朝那會兒,那個皇帝修啥大運河,聽說死了無數的人,世道亂了好一陣子。
那時候,我們的船都被借走了。
說是借走,實際就沒見還過。
你要是敢去要啊,那人都給你拉去,把你送到戰場上等死。
現在的話,日子才剛剛好起來,皇帝又開始搞事,讓挖什麽河,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而且我聽說,好多地方都在挖,都是那些各地來的貴人說的。
這麽搞下去,感覺遲早又會天下大亂。
皇帝啊,總是這麽折騰,真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會如何。”
楚慕希反駁道:“當今陛下跟前朝那位完全不一樣,讓你們冬天挖河道,主要是為了千秋萬代計。”
“貴人,你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
哪個皇帝下聖旨,甚至包括咱們縣衙張貼告示,都是把那個千秋萬代放在最前麵,耳朵都聽起繭了。
你就說點實際的,這個河水要往哪邊流,那不自古以來都如此嗎?
沒事找事的去挖河道,要是以後地形改變了,出問題了咋辦?
咱們這邊以前叫雲夢澤,啥叫雲夢澤?
要按我們當地人來理解,那就是到處是雲是霧,按那些貴人的說法就是好像夢一樣。
因為到處是雲和霧,水也很多,有些地方看起來是草,可你要是走過去的話,人直接陷下去,就看不到了。
死了,屍骨都找不回來那種。
你說,像我們這種地方,挖那種東西來有啥用?”
“這……”
楚慕希雖然逃過荒,可卻沒有研究過這些,一時間答不上來。
李承乾插話道:“老鄉,那你可曾想過,就你說的那種能把人陷下去的地方,以前搞不好也是河流,或者就像這個湖一樣。
從遠古到現今,這個湖的麵積應該是在縮小的狀態。
以前這一片地方,應該是完全的一片水澤,是那種望不到頭也走不到邊的。
那種情況下,除了打魚之外,根本就無法栽種任何東西。
可是,如果把河流深挖,讓水流更加順暢,水澤之地就會越來越少,但是湖泊依然會保留下來。
水路通暢了之後,就算以後再遇到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洪水,也不會再淹沒各位的家園。
從這個角度來看,皇帝是不是在做好事呢?”
“說大道理,我一個船夫是說不過你們這些貴人。
可是,我們祖祖輩輩都打漁為生,年月好的時候就為貴人們提供遊湖的服務。
就像你說的,那以後水都流走了,那不是破壞我們的生計嗎?
我們沒辦法,就平頭百姓,官府讓怎麽搞就怎麽搞。
也不是沒人反對過,結果被打板子,用板車給拖回來,半個月都下不了地,運氣不好還會死人。
這世道就這樣,貴人們說咋搞就咋搞,我們說不上話的。”
李承乾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眼中閃過若有所思的光芒。
這個矛盾,本質上是官方大計,跟民生之間的衝突。
大約就像是後世,有些地方搞一刀切,弄得怨聲載道一樣。
不能說誰對誰錯,隻能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就會認為是錯的。
隻怕就連植樹造林,也有很多人有微詞吧。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就像這位船夫口中到處都是水。
卻不知道有些地方,一年四季都下不了幾場雨,裏麵都是黃沙滾滾。
不過,因地製宜的確是個大問題。
皇權社會,一刀切的現象隻會更加嚴重。
明明是好的政策,落到有些地方,可能就成了昏庸的政策。
“船家,那你說,皇帝在你眼裏就沒幹好事嗎?”李承乾問。
“那也不是,竹林裏麵長的那個菌子,還有竹筍,我是說幹的,現在有很多商賈在收。
聽說啊,就是運到北方去,最多的就是用到長安去,給那些吃不到新鮮的貴人吃。
以前的話,那個竹筍是沒人吃的,苦得要命,聽說還有毒。
那個菌子也沒人吃,說是有些能吃,可誰也不想把命搭上,也有吃死的。
再後來呀,也就這幾年吧,就有人開始弄了,還教會了不少人。
還有啊,那個竹林裏麵的蟲子,居然都有人吃。
不是餓極了,聽說用油來炸,賣得還挺貴的。
蟲子都吃,聽起來還真新鮮。
也不知道是誰餓急了最先吃的,還是那些貴人,啥都吃過了,就想吃點蟲子嚐嚐鮮。
我覺得,大概是那些貴人搞的。
那普通人家,誰那麽多油啊!”
楚慕希聞言,直接捂住了嘴巴,李承乾嘴角也在抽搐。
這個事情應該是他搞出來的,就是他整理各地食材的時候弄出來的。
不過,他本身可不吃,他隻是知道那些東西能吃而已。
既然能吃,為了豐富百姓的餐桌,那當然得記下來。
這下好了,被扣上屎盆子了。
“嗯……這個事情吧……
我個人覺得,這天生萬物,隻有適合什麽東西吃,沒有能不能吃。
當然了,個人有個人不喜歡吃的。
你別說蟲子了,就算是菜,甚至哪怕是五穀,那總有一些人,不喜歡吃其中一種或者很多種。
但你不能說,你不喜歡吃的,別人就不應該吃。
我倒是覺得,若是某些蟲子能吃的話,倒是應該多多的吃。
如此一來,既可以飽腹,在災荒年的時候,也可以憑著這些蟲子度過饑荒,有何不可呢?”
“貴人說得有道理,就像聽說黃河那邊,那幾乎是年年都泛濫成災。
又是挖河道這個事情,用在那種地方的話,那肯定是一等一的好。
就是我覺得,這個皇帝太折騰了。
我們老百姓,不喜歡這種折騰的皇帝,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