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不願意的都殺了,剩下的自然就願意了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A+A-


    急民之所需,懂民之所想。
    阻斷皇子皇女聽頌,就是在阻斷皇子皇女的成長之路。
    這樣的話,實在太過於嚴重了。
    這就相當於,差點把某些人說成千古罪人。
    可是,沒人敢說李承乾這話不對。
    既然皇子皇女,未來是要做皇帝王爺等等,是要掌管天下的。
    掌管天下的人,如果什麽都不懂,那可不是禍亂天下的根源嗎?
    天地良心,百官根本沒這麽想過,應該說沒想過那麽遠。
    他們的目光,注定停留在當前。
    他們隻是覺得,這樣的皇子皇女成長起來,實在太不好忽悠了,因此本能阻止。
    李承乾這番話,相當於把他們綁在了恥辱柱上。
    如果自己不借坡下驢,那就等著被徹底釘死在恥辱柱上吧。
    這個就是殺人誅心了……
    百官有點麻,麻木的麻。
    自從李承乾上位以來,打嘴炮他們沒贏過,動刀兵更加不用說。
    “陛下英明!”
    房玄齡再次一拜,然後直接退了回去。
    因為,他已經無話可說了。
    他不敢再繼續頂了,如果繼續頂,他懷疑自己會跟魏征一樣,被發配出去養老。
    死是死不了,但卻相當於把一輩子的功績都丟了。
    明哲保身,房玄齡不站出來了,反正他已經盡力了。
    現在,他在朝堂上是最老資格,也算是最大的功臣。
    但也意味著,他已經成了李承乾的眼中釘肉中刺,至少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
    想要保自己平安,最好還是當背景板,不要隨便跳出來。
    “眾愛卿,可還有意見?”李承乾問。
    沉默了片刻之後,一片陛下英明的聲音響起。
    能怎麽辦?
    根本就沒辦法!
    講道理講不過,還被李承乾一頂大帽子扣下來。
    打就不用說了,他們天天看著那些鬼神軍團的兵,像雕像一樣站著,還是別在這方麵去找不自在了。
    “既然如此,那朕來說一說,這一次朕微服私訪的心得!”
    百官頓時豎起耳朵,心中也忐忑起來。
    “第一,關於義務教育,有些州府的官員,似乎在跟朕用拖字訣!
    兩年了,甚至不止兩年了,義務教育的學校都沒有落實下去,更別說是正式開辦!
    難道說,民部沒有給予錢糧嗎?”李承乾問。
    唐儉馬上站出來,回稟道:“陛下,民部就已經根據各個州府的實際情況,給予了足夠的錢糧支持,絕無可能沒有給予錢糧!”
    “朕當然知道,所以朕才說,某些地方官員在給朕玩拖字訣!
    如果確有困難,某些方麵特殊,那就該寫奏疏上報,而不是無聲無息!
    朕在想,隻怕就算朕派出欽差,巡視各地,他們也會找借口。
    現在是九月,到明年的九月,也就是下一年開學之前,若是還有州府沒有做到!
    朕不管三七二十一,所有沒有做到的州府,刺史全部撤職查辦,地方縣令以違抗聖旨為由,全部就地處決!”
    “嘶!”
    百官全都倒吸一口涼氣,這要是全部就地處決,究竟有多少縣令會被處決?
    有些事情,大家是你知我知的。
    可李承乾突然再行雷霆手段,大開殺戒,這就有些不講道理了。
    房玄齡再次硬著頭皮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如此作為,是否太過狠絕?
    地方上,有些時候也有難處,需要多方麵協調。
    況且,若是因此等事情就大開殺戒,剛剛安穩下來的大唐,隻怕會再次弄得人心惶惶。”
    “房愛卿,地方上不執行政令,讓朕想到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鄉!
    別跟朕說,需要多方麵協調。
    協調的時間已經夠多了,還沒有完成,那就肯定是協調不好。
    既然協調不好,那就等於是主政一方,卻沒有作為,屬於是怠政!
    作為直接管理平民的地方官員,地方官府怠政的行為,往往會引起民怨。
    朕並沒有收到有何困難的奏疏,這就意味著,地方上不是有困難,或者說困難是人為的,這是屬於欺上瞞下。
    欺上瞞下,怠政,甚至是欺君,何人不該死?
    若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可以上奏疏辭官,朕給他們這個機會!
    明年九月,若是還有一個屬於大唐的地方,沒有進行義務教育。
    朕,就幫他們體麵!
    朕告訴爾等,朕的每一條政令,或許有錯漏的地方。
    畢竟整個天下,朕也不是完全了解。
    某些政令,在某些地方,的確是可能有問題的。
    有問題,咱們就解決問題本身,朕一直是這麽做的。
    誰要還覺得出了問題,就解決出問題的人,那朕不管你們是什麽人,朕會先把你們解決了!
    義務教育,絕不存在地域性不適,此乃全民人人如龍的地基。
    膽敢阻擋,就是阻擋大唐前進的步伐。
    阻擋大唐前進的步伐,其罪當誅,其罪可為千秋之罪!
    要協調可以,好好的協調,有困難就說困難,朕可以幫忙解決。
    誰再敢拖延,可以試試!”
    試試就逝世,大約就這麽個意思。
    百官沉默不語,似乎在做無聲的抵抗。
    “說下一件事,這次是正好相對的,那就是把朕的政令,執行的太完美了,完全不管地域性適應度!”
    李承乾根本不跟他們廢話,想要裝啞巴可以,繼續裝下去就好。
    反正到時候,他逮到誰就砍誰。
    這件事情的本質,李承乾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才不多做扯皮。
    因為原則上來說,這是屬於教化天下跟教化精英之間的爭奪。
    李承乾想要的是真正教化天下,讓這個天下缺了誰都能轉。
    你不當官,自然又巴不得想當官的人。
    而朝堂上的這些人,想要的是就自家當官,大不了就跟自家門當戶對的當官。
    所以,他們都不希望,知識落入到百姓之間。
    這無關他們是武將還是文官,再或者是家族以及皇族。
    這種根本利益問題,是扯不清的。
    所以,李承乾直接定下基調。
    你們要頑抗可以,那我就殺他個人頭滾滾。
    所有不願意的全殺了,那剩下的自然都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