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那你可懂了,你皇爺爺為何不殺他?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李象默默點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魏征這人,象兒,你有沒有聽過?”李承乾轉移話題。
“知道,他直諫的名頭很大。
民間傳說,他能在朝堂上,讓皇爺爺都下不來台,是一個不怕死的諫臣。”
李象回了一句,剛準備好奇的問一下,朝堂上哪一個是魏征。
就聽李承乾說道:“嗬嗬,你可知道,但凡是人都有私心,是人就有所求。
他魏征為何敢於直諫你皇爺爺,偏偏你皇爺爺不殺他?”
“是……因為他說得都對?”李象猜測道。
“你這個說法,對也不對!
當初,玄武門之前,他在你大爺爺的麾下,直言要殺了你皇爺爺,否則你皇爺爺必成大患。
但是你大爺爺,他剛愎自用,又有些優柔寡斷。
他一方麵以己度人,覺得你皇爺爺不可能做得這麽絕。
另一方麵,他也顧念兄弟之情。
象兒,你要記住,無論多麽奸猾,多麽無人性的人,都有其心中最想守護的東西。
這世間萬物,有陰就有陽!
在這種情況下,最終你皇爺爺搶先下手,因為你皇爺爺比你大爺爺更有決斷力,這也是他能打勝仗的關鍵之一。
他雖然也猶豫過,可在手下的能人猛士推動一下,他還是走到了那一步。
算上你皇爺爺的話,魏征總共跟了六個主子。
如果再算上你父皇我,他到現在已經跟了七個主子。
如果說,他最開始跟著隋朝的武陽郡丞元寶藏,隻是想要討口飯吃,做一些整理文書類的工作,並不算是他的心腹。
那他後來跟著當年瓦崗寨的首領李密開始,就已經出現了投校的想法。
他給李密,至少獻祭了十條以上的策略,但因為他當時名氣不足,人也比較年輕,一條都沒有被采納。
從他積極響應來看,顯然他是真心想要給李密效命的。
李密敗給你太祖爺爺後,由於他不算李密的心腹,畢竟他獻策略從來沒被采納過,所以他又活下來了,但也沒得到你太祖爺爺的重視,隻是和其他降將一樣,屬於混日子的。
這個時候,他的機會終於來了,因為他的妻子,跟你太祖爺爺身邊的丞相,屬於是一個家族。
當初的事情,朕還沒有出生,也不太清楚。
總之,有了這條線之後,你太祖爺爺就把他安排給了你大爺爺。
你有沒有發現,直到現在為止,他也沒有直諫過誰?
就像其他將領和謀士一樣,隻是吃人俸祿,忠人之事?”
“這……是也……”
聽到李承乾的一通分析,民間傳聞中的魏征形象,在李象的腦子裏,徹底破碎了。
什麽直諫,換了這麽多主子,好像一直都在隨波逐流才對。
“基於這一點,按理來說,接下來他也該繼續隨波逐流下去。
隻是,這個時候的他已經超過了四十歲。
人活七十古來稀,四五十歲就是一般人的極限。
超過四十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已經黃土埋到了脖子,隨時都可能一命嗚呼!
魏征他表麵隨波逐流,可他當年不當道士,而是響應起義,那就代表他有自己的理想。
他的理想是什麽呢?
毫無疑問,中興自己的家族,如果有可能的話,流芳百世。
可是因為運道,他已經蹉跎大半生,依然還是個不受重視的貨色。
跟了你大爺爺這個隱太子之後,上麵有丞相的關係,有你太祖爺爺的重視,他終於有了說話的份。
這個時候,他自然就認定了你大爺爺。
畢竟你大爺爺是太子,而且能力也不差,在他的眼裏,是未來注定要走上皇位的。
這個時候,他開始努力的爭。
同時,有你太祖爺爺,還有他身邊丞相的信任,你大爺爺對魏征也更加信任,視他為心腹了。
可你大爺爺畢竟剛愎自用,他對你大爺爺提出的策略,有些采納,有些不采納。
他的地位雖有進步,但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他努力提議你大爺爺殺了你皇爺爺,想要得到從龍之功。
不管他當時是真看清了什麽,還是各歸其位,為了自己的理想,他開始有一些直諫的苗頭了。
可他心中也很清楚,你大爺爺這人剛愎自用,非要跟他頂,他是會殺人的。
如果他被砍頭了,他的理想也好,他的所有算計也好,全都落空了。
所以,他雖然開始直諫,但也不敢頂你大爺爺。
之後,就是你大爺爺敗了,魏征被關起來。
按理來說,他基本算是你大爺爺的心腹之一了。
被關起來的他,自認為已經死路一條了。
這個時候他是怎麽做的,你有沒有聽過?”
“好像……他請求皇爺爺殺了他。”李象遲疑道。
“對的,他請求你皇爺爺殺了他。
因為他自認為,自己已經沒有活路了。
那個時候的他,其實是非常絕望的,他已經看不到前路了。
努力半生,突然被這麽一打擊,他隻求個速死。
但畢竟他追逐了半生的理想,是要自己流芳百世,是要振興自己的家族。
等你皇爺爺上位,顯然是不正常的。
曆史,沒有誰能徹底掩蓋,所以他當時思想鑽入了死胡同,隻求速死之下,對你皇爺爺當然是橫看不順眼,豎看也不順眼。
所以他無所顧忌,站在你大爺爺的角度,對你黃爺爺各種噴,一副有種你就砍了我的架勢。
他是不怕死嗎?
不,他隻是已經絕望了,自認為前邊沒有路了,所以他要爭最後一把,爭一個流芳百世。
懂了嗎?”
“懂了!”
李象狠狠的點頭,這一通分析下來,他終於對魏征又有了新的印象。
原來,一切都是時勢造英雄,並不是他天生就是那個樣子,也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麽好。
其實他就是被逼無奈,自認為上了賊船下不去了,求一個痛快的死法,在曆史書上記下一筆,以達成他的目的。
盡管這個目的,距離他自己想要獲得的最終利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沒有前路的情況下,他也隻能做到如此了。
“那你可懂了,你皇爺爺為何又不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