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爾等憑什麽說女子不可參軍?
字數:4575 加入書籤
李靖被問得冷汗都流下來了,本來自認為很好的府兵製度,居然有如此大的缺陷。
戰時作戰,平時耕種,看起來很美好。
不但可以減輕朝廷的開支,甚至還可以反過來交稅納糧。
但結果卻是,一但世間呈平,軍隊的戰鬥力就會急速下降,甚至會成為地方折衝府的雇農。
名義上是兵,實際上卻完全是私人的雇農,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某些聰明人,隱隱約約有這方麵的想法,甚至已經參與進去。
隻不過還是那句話,大唐和平的時間不夠,一切還沒有來得及演變。
至少現在的兵,拉出來都還能打。
而且,朝廷的掌控力變強,還不敢亂來。
可十年,二十年後呢?
“李愛卿,你來告訴朕!
朕說的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化作現實?”李承乾再問。
“臣……不知!”李靖咬牙回答。
他當然不是真的不知,而是不敢說。
這樣算下來,問題太大了。
大唐百萬大軍,這就相當於百萬青壯年雇農,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根本就是不需要多言的!
“你剛剛說,在戰亂的時候,軍隊跟土匪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
這一點,朕承認!
哪怕是盛世的時候,因為個人私利而欺壓百姓者,也不知凡幾。
這一點,朕依然要承認。
再過十年二十年,軍隊會變成私人雇農,他們被權貴人物欺壓,他們的信仰破滅,他們的戰力破滅,隻剩下純粹的破壞欲望。
一旦有點火星子,他們會是那最尖銳的一把刀,把刀尖對準百姓!
到那個時候,不管是真的土匪還是假的土匪,都會對百姓進行燒殺搶掠。
這一點,你承不承認?
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們在搶殺別的百姓的同時,他們自己的父母妻兒,也在被別的官兵搶殺。
但他們沒有辦法,因為滾滾大勢,已經不是任何人能阻擋的。
換句話說,軍隊的根子問題不解決,隻要有一點點火星,大唐就會炸,炸成一片廢墟!
如此嚴重的情況,難道不該改革軍製嗎?”
現在的大唐,有差不多三百個折衝府,拱衛著長安,就在京畿地區。
然後以河東河西為界,差不多又有三百多個折衝府,在這些地方。
邊關的軍力,是屬於額外的,真正的精銳之軍。
百官們聽到李承乾的話,他們已經麻木了。
李承乾做事,最喜歡用大義和大勢來壓人。
本來就是他們慣用的手段,現在卻變成了李承乾對付他們的手段。
要知道,至少現在來說,全天下的軍隊,至少百分之八十是掌握在世家手裏的。
倒不是說他們想要反叛,就跟朝堂上一樣,那些軍官你始終隻能用那些人。
隻因為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不識字。
打仗這個東西,不識字的話就跟土匪一樣,根本就成不了大氣候。
所以說,在這之前的曆朝曆代,從王公貴族演變為世家大族。
一直以來,真正掌握著兵權的,都是大家大族。
因為隻有他們才懂兵法,隻有他們才有錢糧,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
即便到現在,依然是這個樣子的。
之前,李承乾沒有動軍隊,至少還有一塊基本盤。
軍隊之中的一些大小軍官,都是大大小小的一些世家子弟。
有些是真心實意,自己想要在軍隊中謀一條出路。
有一些,就純粹是想鍍金,或者想要掌控,才加入到軍隊當中。
不管如何,反正現在的軍隊,大小軍官都跟各種大小勢力相關,平民百姓是不存在的。
就算像薛仁貴這種,隻要往回追溯關係,也是世家之人,隻因為世家才有這方麵的傳承。
朝堂上被李承乾給動了,科舉的根基被動了,雖然算是給他們開了後門,可是以後競爭者將會越來越強。
現在,居然開始動軍隊了。
可李承乾借助大勢壓人,又把後果給說了出來,無論是冥思苦想,都沒辦法去反駁。
這情況,就有點糟糕了。
李靖此時也啞口無言,隻因為李承乾說得太有道理了。
“不知陛下,想更改為何種製度?”李靖沉思了片刻之後反問。
既然沒辦法反駁,那就從製度上找缺陷,駁回李承乾的意思。
這是李承乾自己給的權利,更何況這件事情,關係的是整個軍方,甚至也包括了文官群體。
畢竟現在的文官群體,大多數是世家大族,武官群體,本質上也是世家大族。
在朝堂上互相之間的不對付,要麽是因為利益訴求不同,要麽是因為本身敵對,但根基上都是統一的。
是人就有私心,包括李靖也一樣。
百官也豎起了耳朵,都等著李承乾說出個一二三來。
“也行,那朕就來說一說!
首先,去掉折衝府,把募兵製改為義務兵製度。
所謂義務兵製度,非常好理解。
就是大唐百姓,年滿十六周歲,無論男女,都需要參軍。
也就是說,未來的軍隊將分為男兵和女兵,不存在,隻有男兵的情況。
當然,義務的意思是,大唐要求就要參與,但具體每個村也好,每個州也好,征兵多少,是根據情況分配。
所以,也並不是說,真的全部都要參與進來。”
“陛下不可,女子怎可參軍?”
“女子體弱,不可參軍呀!”
“女子參軍……”
“……”
女子參軍這話一出,又捅了馬蜂窩。
“閉嘴!”
李承乾沉吼一聲,帝王心態之下,威勢勃發,把所有嘈雜之音都壓了回去。
“說女子不可參軍者,你們去跟定國公比劃比劃!
想當年,我大唐建國之初,定國公也帶領了一支娘子軍。
盡管不是全部都為女子,但也有一部分是女子。
爾等憑什麽說,女子不可參軍?”
“……”
李承乾這番話一出,全場寂靜。
百官心頭堵得慌,卻又啞口無言。
因為這是事實,是已經存在過的東西。
他們不敢說什麽聖人言,因為在李承乾這裏,隻有先賢而沒有聖人。
並且,李承乾一直都在打破規矩,從來不認為自古以來對的就對,他們沒辦法用這個去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