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修長城,遷都

字數:4599   加入書籤

A+A-


    開放宵禁就夠了,暫時還沒必要說拆掉城牆的事,時機還不合適。
    在整個古代,城牆除了防備兵荒馬亂的時候固守,還有一方麵是為了防備野獸。
    除了一些大型城池周邊,算得上是光禿禿一片。
    比較小的一些城池,尤其隻有幾千上萬人的那些縣城,周邊都比較原始。
    在這些地方,生存著各種大大小小的猛獸。
    有城牆的阻攔,這些猛獸就算走錯了地方,也進不了人的生存之地。
    要是沒有的話,那還真可能會出大亂子。
    再過十年左右,再提拆城牆就差不多了。
    到那個時候,他肯定已經發展火器,城牆的防禦作用已經不明顯。
    至於防備野獸,到那個時候,人口已經好幾億了,估計都得劃定保護區了,害怕野獸著實沒那個必要。
    “眼看要過年了,朕也不想給諸位愛卿增加負擔,那就再提一件事吧……”李承乾道。
    百官的心神,再次不由自主的提了起來。
    “這件事,是關於修長城的事情!”
    聽到說修長城,百官眼睛瞪大了。
    現在長城已經是國土之內了呀,修長城是個啥意思?
    那長城之外的突厥吐蕃等等,已經沒了呀。
    難道說,要在現在的國界之外,修新的長城嗎?
    “陛下,您口中的修長城,是個什麽意思?”還是房玄齡站出來問。
    “字麵意思!
    長城,一開始來自於戰國時代,大大小小的國家,就像是修城牆一樣,自己修自己那一段,用來防備鄰國長驅直入。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當時的中原大地七國,把七國的長城連了起來,把其他一些沒必要的長城全部推了,就形成了現在的長城範圍。
    長城,原本是用來抵禦外族的,比方說抵禦匈奴戰馬。
    朕知道,現在來說,長城已經沒有了這個防禦的功能。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長城已經沒有作用了。”
    “還請陛下示下!”房玄齡再次道。
    他和百官心中都暗道:“既然知道已經沒用了,那修長城幹什麽?”
    “諸位愛卿可知道,為何朕不讓在長安使用水泥?”李承乾突然轉移話題。
    “……”
    百官無語,他們的確不知道。
    現在長安的維護,還是按照原本的辦法來的。
    至於為什麽,誰也不清楚。
    隻是知道,這是皇帝下的命令。
    由於這個命令,實際上也沒有侵犯到誰,反倒是如果大規模使用水泥,可能會出現一些未知變動,人有時候是不喜歡變動的,所以也沒人反對。
    現在在長安城中,唯有一個地方大量使用了水泥,那就是用來辦春晚的舞台。
    但那相當於是拆了之後,專門組建的一個地方,並沒有到處使用。
    “我華夏文明的傳承,除了文字之外,自然還有實際的物品。
    無論是已經埋入地下的碑文,各種各樣的器物,還是地表之上的建築。
    這些,都可以證明某個文明,或者某個王朝,曾經在曆史上存在過。
    哪怕書籍被焚毀,被禁止傳播,但是埋在地下的東西,經受住歲月的考驗之後,未來的某一刻,也可能會重新現世,不會真正的斷了傳承。
    每逢亂世,總是會有很多東西被焚毀。
    每逢新的王朝建立,總是會因為種種原因,對前朝進行有意無意的抹黑,以證明自己的正統性。
    種種原因,會讓有些曆史,變得似是而非或者前後矛盾。
    就好像秦始皇跟商紂王,被曆朝曆代抹黑有多慘,是不需要多言的!
    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自私的心理,想要做到絕對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
    但,器物不會說謊。
    這就是為何,朕要保留長安原本風貌的原因。”
    百官紛紛點頭,這的確是事實。
    有沒有抹黑,他們心中是最清楚的。
    千百年之後,就不一定有人清楚了。
    “從曆史以來,長安以及周邊,已經做了十三朝的古都。
    曆朝曆代,長安都是必爭之地,也號稱龍興之地。
    不談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長安的地力已經耗盡了。
    在沒有植樹造林之前,長安周邊基本一片荒蕪了,糧食都要靠外運。
    就連水,也因為種種原因,不是那麽充足了。
    這就是為何,要到洛陽去就食的原因。
    我們隻看實際,長安這地方,已經進入了遲暮的狀態,諸位愛卿覺得,對嗎?”
    百官陷入了思索之中,心中也默默表示讚同。
    李承乾執政這麽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思想,也不是沒有影響到大家。
    隻不過,人的固有觀念,有時候不是那麽好變的。
    也因此,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頑固派。
    可麵對這個不爭的事實,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既然大家默認,那朕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長安,隨著大唐的發展,遲早需要舍棄遷都。
    一方麵,作為都城來說,長安的各種物資,會越來越供應不起。
    另一方麵,如果重新擴建,比如說在外郭城之外,又擴建一個新的外城,耗費也不是個小數目,實在沒那個必要。
    但是,長安作為曆朝曆代的古都,其文化曆史底蘊,不是其他地方能夠比的。
    所以,朕想要把長安留下來。
    能維護就維護,實在不能維護了,哪怕是隻剩下地基,也應該予以保留。
    讓後來人,能夠看到長安原本的風貌。
    不過,遷都實在不是個小問題,要弄出一個符合未來大唐的都城,也不是三五幾年的事。
    所以,這方麵可以慢慢來。
    長城,也是同樣的道理!
    話說回來,長城可以說是我華夏文明的血脈具象化!
    盡管它現在已經沒有了防禦的作用,但它的象征意義是無與倫比的。
    所以,長城需要維護。
    朕想的是,把長城作為一個久遠的民生工程。
    十年二十年,就重新維護一次。
    讓它永遠屹立在那裏,見證我華夏文明走向未來,諸卿以為可否?
    這次不再是徭役,而是支付工錢維護。”
    “陛下聖明,臣大力支持!”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從這個角度一說,百官紛紛讚同,沒有人反對。
    反正現在朝廷有錢,而且這個確實是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