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有盼頭才有動力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輪到東宮皇後和另外兩貴妃,以及九嬪之中剩下的四人,跟著李承乾一起出行了。
    八個正主,加上十個表麵車夫,一共十八人。
    十輛三輪車一起出行,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架勢。
    現在的三輪車,價值相當於一匹寶馬,買都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寶馬跑得快,但是需要各種飼料,三輪車雖然慢點,但不需要各種飼料,可謂各有優點。
    看到這一行人,路人紛紛避讓。
    一路慢慢悠悠的離開長安,經過大半天的行走,才終於有了幾分人煙稀疏的味道,李承乾也停車休息。
    到了這個時候,大唐的原始風貌才漸漸呈現出來。
    由於這裏馬路相對比較高,能看到很大的麵積。
    隻見零星的各種基建工程,新羅密布在曠野之中。
    大大小小的溝渠,一些危險地帶的石頭堡坎,再或者一些明顯才栽種的樹林。
    還有一些一看就是新修的房屋,或者新開墾的土地,在其中點綴著,到處都是一片綠色或者土黃色。
    人口的增加,在這一刻獲得了具象化的體現。
    哪怕是這些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也漸漸開始有了人的蹤跡。
    從隋末過來之後,大唐太缺人口了。
    除了各個大大小小的城池周圍,簡直是千裏無雞鳴。
    經過武德貞觀,還有李承乾的乾元,整整三十多年的發展,終於在這些荒野的地方,看到了人的蹤跡。
    一億多的人口,在大唐這巨大的麵積之下,根本就不顯眼。
    看到荒野之中星羅密布的房屋,間或在樹林中出現的孩子,李承乾站在路邊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這才是真正政績的體現,百姓安居樂業。
    畢竟,這還是屬於長安周邊。
    若是長安周邊,連這種景象都看不到,那李承乾還真要懷疑,他這些年究竟做了什麽,百業衛究竟有沒有用。
    “郎君,你在看什麽?”蘇婉好奇道。
    “我猜,郎君應該是在看百姓安居樂業,是不是?”一個妃子道。
    李承乾緩緩道:“沒錯,百姓安居樂業,這是皇帝的職責,也是皇帝執政的唯一方向。
    隻有百姓安居樂業,任何反對勢力,都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自古以來,沒有皇帝和百官以及權貴,真正把百姓看在眼裏。
    他們覺得,百姓手無寸鐵,百姓就該供養他們。
    他們甚至認為,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是他們給的恩賜。
    即便是父皇那人,嘴裏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但他本心之中也認為,讓百姓過得好,是屬於他給百姓的恩賜。
    一旦遇到利益問題,他也會對權貴妥協,力圖做到所謂的平衡。
    一旦有那種情況,就算犧牲再多的百姓,他也無所謂。
    他始終會認為,隻要權貴和他一條心,百姓就永遠不可能真正造反。
    之所以執行仁政,不過是因為他明白,如果不是這樣做,百姓隨時會在權貴的挑唆下造反。
    這是最本質的認知問題,從古至今還沒有人能夠逃脫。
    哪怕是百姓自己,他們也是這麽認為的。”
    “那郎君你呢,你是怎麽認為的?”蘇婉問道。
    她也是官宦世家,所以在本質上,蘇婉也是這樣的想法。
    隻不過,她知道李承乾很看重百姓。
    而且,平時對於後宮眾女,也沒有獨寵誰的意思,蘇婉自然也談不上被磋磨。
    她隻是覺得,好像並沒有不對的地方,但又不好直接反駁,因此把皮球踢了回去。
    “不是我們供養百姓,而是百姓供養我們。
    百姓手無寸鐵,的確不可能造反,真正的百姓,沒有那種造反的野心。
    百姓隻想過得上自己的小日子,別無所求。
    他們甚至不關心皇帝是誰,也不關心哪個貪官被抓了,除非這個貪官貪汙到了他們自己頭上。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除了他們嘴裏那點吃的,他們覺得一切跟他們沒關係。
    所以你們覺得,怎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陛下,後宮不得幹政!”蘇婉告誡道。
    “後宮不得幹政……”
    李承乾點點頭,然後又搖頭道:“幹政的意思是幹涉,你幹涉了嗎?
    隻要皇帝心裏那杆秤不歪,又不是個傀儡,後宮又有什麽能力幹政?
    朝堂上都有真正的女官了,你覺得我在意這個嗎?
    作為皇帝,就是要廣納八方的意見。
    不管自己心裏做什麽決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什麽想法你們隻管說,但做什麽決定,那是我的事。”
    盡管李承乾這麽說,但其他人顯然沒有發表意見的意思。
    她們不知道,從自己嘴裏說出來的話,李承乾聽到會怎麽想,也怕這是某種考驗。
    蘇婉十分無奈,她作為皇後,不得不回應了。
    “陛下,我覺得,有盼頭就有積極性吧?”蘇婉道。
    說這句話的時候,蘇婉想到了自己。
    有些時候,她也不是不會想。
    要是按照古老的傳統,那她的兒子就是妥妥的太子。
    可是現在,她的兒子成了太子的競爭者之一,還不知道能不能,競爭得過其他妃子的孩子。
    從這方麵來說,她就沒有了盼頭。
    可不得不說,李承乾一早立下的這個規矩,也讓後宮異常的和諧。
    她們隻需要拚,誰的孩子更優秀。
    不需要怕,有人故意針對和謀害自己的孩子。
    因為任何人,想要針對所有嬪妃的孩子,顯然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唯一能比拚的,就是誰的孩子更厲害了。
    這也迫使她們,不得不把心思放在教育孩子上,而不是爭風吃醋,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競爭。
    “沒錯,有盼頭才會有積極性。
    若是生活無望的話,他們就不會給朝廷創造價值。
    這一次我要出來微服私訪,也是為了這個。
    下邊那一片,這就是有盼頭的效果。
    但是,一些偏遠地方或者邊境地方,就非常難說了。
    我要用這一次微服私訪的機會,讓哪怕是偏遠的地方也知道,就算是一些邊邊角角,朕也是會去看的。
    天高皇帝遠,在朕這裏不可能。
    隻有把這些邊邊角角都收拾了,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看著他們,整個大唐才能夠徹底爆發更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