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棋高一著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淮州城內一處隱秘的豪奢宅院,正是周家家主周顯貴用來秘密款待貴客的所在。
此刻,暖閣之內,炭火燒得正旺,空氣中彌漫著昂貴香料和佳肴的混合氣息。
主位上,赫然坐著那位兩淮鹽運司巡檢使,“索命判官”李忠。
他麵色冷峻,隻是端著茶杯,有一搭沒一搭地品著,對滿桌的珍饈似乎視而不見。
下手處,師爺滿臉堆笑,親自為李忠斟酒,姿態放得極低,語氣更是充滿了諂媚與憤恨。
“李大人,高家這般無法無天,私製精鹽,公然挑釁朝廷律法,簡直是膽大包天!若不嚴懲,日後豈不是人人效仿?鹽市一亂,國庫空虛,這可是動搖國之根本的大罪啊!還請李大人明察秋毫,為我等做主,更為朝廷肅清此獠!”
師爺說得聲情並茂,仿佛自己才是那個一心為公的忠臣。
李忠聽著師爺的控訴,臉上依舊是那副古井無波的表情。
這三人說得天花亂墜,但他李忠行走江湖、官場多年,豈會輕易被這些言語蒙蔽?
高家私鹽?或許有。
但周家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
孫明遠又為何如此積極?
這裏麵的門道,恐怕比周顯貴說的要複雜得多。
不過,周顯貴許諾的那二十萬兩白銀,還有查抄高家可能帶來的巨額油水,卻是實實在在的誘惑。
李忠此來,為的就是“利”!
至於高家是罪有應得還是被人陷害,與他何幹?
他隻需要一個足夠分量的“功績”和足夠豐厚的回報。
“周員外放心。”
李忠放下茶杯,聲音低沉,不帶絲毫感情。
“本官既奉命而來,定會徹查此事,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亂紀之徒。”
話雖如此,李忠卻並未立刻動手。
他帶來的那三十名精銳鹽捕,早已化整為零,如同鬼魅般散布在淮州城內外。
他們沒有直接衝擊高家大宅,而是秘密行動,開始調查高家在外圍的那些早已被查封或廢棄的產業——舊鹽鋪、老貨棧,甚至暗中接觸那些被高家“遣散”的舊夥計、老掌櫃。
李忠深知,周顯貴和孫明遠提供的那些所謂“證據”,多半是經過“修飾”的,不足為憑。
他要的是能夠釘死高家的鐵證,是他自己人找到的、不容置疑的證據!
他對周顯貴和孫明遠並非完全相信,高額的賄賂承諾隻是讓他暫時站在了這一邊,先看看情況再說。
若是高家真有天大的把柄被他抓住,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若是查無實據,或者其中牽扯過深……那他就要掂量掂量這渾水該不該蹚了。
就在李忠的人手暗中活動之際,高瑞安插在城中的眼線也迅速將消息傳回了廢棄大宅。
“三少爺!”
一名精幹的漢子低聲稟報。
“我們的人發現,有幾撥形跡可疑的外地人,頻繁出現在咱們家以前城南的老鹽鋪和西關的舊貨棧附近,還向周圍的鄰居和一些被遣散的老夥計打聽消息,問的都是關於咱們家製鹽、運鹽的事情。”
高瑞端坐在椅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扶手,聽完稟報,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是李忠的人動手了。”
他低聲自語,語氣平靜,聽不出絲毫波瀾。
這“索命判官”果然名不虛傳,行事倒是雷厲風行,沒有被周顯貴的花言巧語完全迷惑,知道自己尋找證據。
高瑞心中清楚,李忠的行動比他預想的還要快上幾分。
這老狐狸,看似穩坐釣魚台,實則已經撒下了網,開始收攏可能存在的線索。
李忠現在隻是在外圍試探,一旦讓他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哪怕是些許捕風捉影的所謂“證據”,以他的狠辣手段和鹽運司的權勢,就足以強行給高家定罪。
到那時,就算高瑞手握周申和老絕戶的供詞,恐怕也難以扭轉局麵,甚至可能連將證據遞出去的機會都沒有。
必須搶在他之前!
必須在他找到所謂的“證據”,或者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對高家采取強製措施之前,成功地將那盆“髒水”潑出去,潑得滿城風雨,潑到李忠不得不心生忌憚!
“傳令下去!讓徐管家加快動作,務必在明日天亮之前,讓那些‘匿名信’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同時,他也暗自思忖,城西郊外王師傅那邊的雪鹽提煉,也要適時地“不經意間”透露出一些風聲。
但這風聲必須巧妙,既要讓李忠知道高家確實掌握了這門技術,增加他投鼠忌器的籌碼,又不能暴露真正的核心秘密和生產規模。
淮州城,此刻仿佛成了一個巨大的棋盤。
明麵上風平浪靜,暗地裏卻已是波濤洶湧,殺機四伏。
一邊是李忠帶著鹽運司的精銳,如同潛伏的毒蛇,四處搜尋著獵物。
另一邊,高瑞則運籌帷幄,準備掀起一場輿論的風暴,在這絕境之中,撬動整個棋局!
一場無聲的較量,已在淮州城的陰影之中,激烈展開。
勝負,或許就在這短短的一兩天之內,便可見分曉!
城南,一處早已廢棄、蛛網遍結的貨運中轉小站,院牆斑駁,門扉半掩,透著一股死寂的氣息。
這裏曾是高家不起眼的一處產業,如今更是無人問津。
然而,就在這片死寂之中,兩道鬼祟的身影,如同狸貓般悄無聲息地貼著牆根,潛入了小站之內。
這兩人,正是李忠麾下最精銳的兩名鹽捕。
他們皆是行伍出身,身手矯健,經驗老道,此刻換上尋常行商的打扮,仔細掃視著院內的一切。
此行,是李忠親自下的密令。
孫明遠和周顯貴提供的線索,加上手下初步探查回報的一些風聲,都隱隱指向了這個廢棄的小站,聲稱高家可能利用此地作為秘密轉運私鹽的據點。
但“索命判官”李忠,又豈是輕易聽信他人之言的莽夫?
他深知周家與高家積怨已久,孫明遠更是與周家沆瀣一氣,他們提供的所謂“證據”,水分必然不少。
“哼,想借本官的刀殺人?”
李忠坐在臨時據點的太師椅上,手指摩挲著冰冷的茶杯邊緣,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真當本官是三歲孩童不成?”
若真能抓到高家私運的鐵證,那自然是意外之喜。
若是陷阱,也能及時抽身,避免被人當槍使。
喜歡大胤商梟請大家收藏:()大胤商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