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功德圓滿5)

字數:5342   加入書籤

A+A-


    ”唐三藏,你......."魏征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麽,畢竟,他沒有去過靈山,沒有見佛袓,不知道靈山是什麽樣的,也不知道佛袓是不是陳玄奘說的那樣。
    “天地之道,佛門導人向善,但並不是佛門什麽都能忍,佛也有金剛之怒!”陳率奘緩緩的說道:“陛下輕視於貧僧,貧僧不見也罷!”
    “爾等給貧僧讓開,否則,否則別怪貧僧的徒弟們不客氣了!”
    “別,別衝動!”魏征看了四周,強駑都對付不了的狠人,人再多,在金社君、豬八戒、沙悟淨麵前已失去了優勢。
    畢竟,躺下的數百人不是假的。
    好在,他們並沒有殺死了,都是打傷,還有維和的餘地!
    “魏匹夫,貧僧這段時間就住玄奘寺,若陛下想要見我,就來玄奘寺,十天,不,五天之內,否則你懂的!“陳玄冷冷的看著魏征他們,在金社君等人護送下,緩緩的走了出去。
    這氣勢,雖然魏征這邊有上千精兵,但也不敢動手。
    ”陳玄奘,在大唐,本官還沒有見過像你這麽囂張的人!“魏征感歎道,憑借三個人,就能讓幾千精兵屈服的,魏征還沒有見過第二個。
    他哪裏知道,金社君三人在西域的時候比這個狠多了,三人滅一國的記錄也不是沒有,這算什麽?
    “現在你不就見到了?”陳玄奘笑著走了出去。
    此時的立政殿內,房謀杜斷、各路將領吵得不可開交,一方麵要求嚴懲陳玄奘,另一方要求以招撫為主。
    “一個陳玄奘,一個護法,外加三個徒弟。”一個將領冷冷的說道:”在長安,我們有幾萬精兵,還有數十萬府兵,他陳玄奘的徒弟能殺多少人,反正我堅決不同意!”
    “不同意?你出去看看,那金社君、豬八戒、沙悟淨沾之即傷,沒有人能在他們手下走過一招!”一個文臣說道。
    在大唐,沒有怕死的人!
    文臣也能上馬安天下!
    可是這明顯是送死,眾文臣不幹了。
    武將不同,他們主張拿下陳玄奘,當年,觀音顯聖之後,大家對陳玄奘的期望達到高點,但陳玄奘從靈山回來之後所做所為,讓大唐信佛的人信仰崩了!
    信仰崩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佛門僧人這段時間都不知道何去何從了,難道要學唐三藏喝酒吃肉,縱情聲色?
    但不學唐三藏,人家是從靈山留學回來的,代表了佛門的最高意誌,還帶回了大乘佛法,那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就在長安,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和尚已經開始學唐三藏了。
    長此下去,對大唐佛門的發展非常不利,這也是陛下不見唐三藏的真正的原因。
    ”好了,別吵了,那和尚要朕五天之內去見玄奘寺見他,屆時,他將在玄奘寺舉行一場大型的水陸法會超渡亡靈!”陛下皺眉頭緊皺!
    不見吧,能辦水陸法會的隻有陳玄奘一人,而且,因玄武門之變死的那麽多人的靈魂不願意去輪回。
    都在等他下去呢!
    他已經快五十歲了,應該沒有幾年活頭了,到時候下去豈不是要被那些人硬生生........做了大唐的國王,沒有比這個更糟心的事情了。
    "好好準備一下,五日後朕去玄奘寺見陳玄奘,朕倒要看看,這十四年,他都經曆了什麽,讓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五天以內,他想要人什麽給什麽!”唐王狠狠的說道,五天後,他要狠狠訓斥一番陳玄奘。
    一個和尚,天天流連於青樓之間,這成何體統?
    “師傅,這水陸法會如何辦?”金社君問道。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水陸,或名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漢傳佛教中一種隆重而盛大的佛事儀則。
    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
    故在法會中所供養、救度的眾生,範圍相當廣泛,因此集合了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水陸法會是一場大型的普度法會,超度各路亡靈、鬼神。
    它體現出佛教救度一切眾生、利益眾生的慈悲心。
    依靠供養佛法僧三寶得到的功德,回饋給眾生,讓眾生得到利益,獲得超度。
    水陸法會自始至終,供佛、禮佛,請佛哀憫,降臨法會。法師與施主,共於佛前禮懺、誦經、施食,普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如此則感應不可思議。
    然後通過水陸法會進行法事時,內壇與外壇,渾為一體。
    內壇依外壇誦大乘經,持名念佛的功德以助成其事;外壇依內壇誦持陀羅尼的威力以增長其事。如此顯密結合,其功德和威力不可思議。
    僧人在作法事時,三業清淨,三密相應,能所雙泯,是法會獲得力量的源泉。施主多一分虔誠,則多一分感應。否則,徒勞無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佛力即法身德;法力即般若德;僧俗俱虔誠,即解脫德。三德秘藏具一切法。
    一切法同以三德為體,故能舉體起用。
    三德之力,大周刹海,小極一塵,無事不遍,無德不備。
    這就是水陸法會具足不可思議的威力。
    何謂凡聖?六道群生,是名為凡。聖人和凡夫眾生,在斷煩惱的程度和業力顯現上有十種區別。
    佛和菩薩、緣覺、聲聞這三乘,統稱“四聖”;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是輪回中的六道凡夫眾生。“四聖六凡”在事相上有十種不同,但理體是一樣的。
    何謂水陸?按照六道眾生所依靠的生存環境來講,有水、陸、空三種地方,現在說的“水陸”,是包含了“空”的。
    又因為水中和陸地的眾生,比空中的眾生苦難更加深重,所以就說“水陸法會”。
    是故,以陳玄奘見過佛袓的高僧,外加眾僧、眾生的加持,上可通三十三重天,下可通十八層地獄!
    可超過亡靈惡鬼!
    可驅邪辟難,唐王因玄武門之變,諸多因此事牽連的人不得輪回,後因惡龍所困,終日不得安息,這才有佛法東渡!
    先是請了兩位門神守門,但隻是一時,終解決不了一世,畢竟,唐王終究是要下地府的,那些惡靈能饒過他?
    本來,唐王沒有天子之命格的,是他強行改命,死後先去地府,還清生前惡果,然後再入輪回!
    不過,唐王這些年十分努力,對內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精簡政府機構,改革三省六部製度,建立起一套新的政治管理製度,鼓勵朝臣上諫,虛心納諫,有錯必改。他吸取隋朝覆滅的教訓,不獨斷專行,而是建立起一套新的政治管理製度,促進了國家的發展。
    李世民在軍事上也有顯著成就。
    他親自領兵平定多個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他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後繼位為皇帝。
    他在位期間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穀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在經濟上,李世民實行均田製和租庸調製,使百姓安心勞作,促進農業發展。
    他“戒奢從簡”,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他還下令收集全國之內的書籍並典藏起來,極大地保護了文化的傳承。
    通過一係列製度、政策和措施實現了“貞觀之治”,開創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複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麵。他的治國方針是“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麵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也算是一大功績,功過相抵,下一世不至於輪回畜生,不過要想大富大貴是不可能了!
    魏征告訴過唐皇,若不辦水陸法會,他想輪回都不可能,那麽惡靈不會放過他的,特別是他哥哥。
    本來就是天子命格,地府也會給幾分麵子!
    “辦什麽辦?不辦!”陳玄奘沒有好氣的說道。
    “不辦?”豬八戒驚異的說道:“回來不就這兩件嘛,一來送經,二來辦水陸法會!”
    “誰說的,佛袓隻讓送經,這些經文貧僧都已經翻譯完成,佛袓的任務算是完成了,至於陛下的任務,做不做又如何呢?”陳玄奘不屑的說道。
    唐皇既然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自己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
    “怕是不妥吧,終究還是要講一個功德圓滿才好!”金社君說道。
    “功德圓滿在於自身!在這裏,不在於物,社君、八戒、悟淨,你們著相了!”陳玄奘指著自己的胸口說道!
    “你這人......“金社君、豬八戒、沙悟淨對視一眼,這師傅還真有些雄辯之才,一般人還真說不過他。
    ”聖僧,聖僧,陛下駕到!“一個和尚說道:“您快出去迎迎吧!”
    喜歡東遊:從鬥戰聖佛到齊天大聖請大家收藏:()東遊:從鬥戰聖佛到齊天大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