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遼東震2)

字數:5513   加入書籤

A+A-


    夏言挺直腰背,聲音愈發鏗鏘有力,條理清晰:“陛下容稟!其一,遼東都司衛所,軍屯廢弛久矣!豪強侵奪,將官隱占,致使屯田失額,軍士貧困,無力修繕屋舍。此次震塌之房舍,多為年久失修之土牆茅屋,若根基牢固,何至於十之六七盡成齏粉?此乃積弊一!”
    他目光掃過臉色驟變的毛紀和幾位閣臣,語速加快:“其二,遼東地處邊陲,驛傳廢弛,道路失修。平日奏報已多遲滯,遑論大災?此次震報雖稱八百裏加急,然從遼陽至京師,竟用了近五日!若非道路梗阻,驛馬疲敝,豈能如此遲緩?消息不通,則救援如盲人瞎馬!此乃積弊二!”
    他深吸一口氣,拋出最尖銳的指控:“其三,亦是根本!遼東各衛軍官,盤踞日久,已成痼疾!彼輩視軍戶為私產,役使如牛馬,侵吞糧餉,克剝屯田。軍士衣食尚且不周,遑論家室之固?更有甚者,遇災不恤,反趁機兼並土地,魚肉災民!此次震災,人禍之烈,恐尤甚於地動之威!此乃積弊之三也!陛下!”夏言最後一句,聲震屋瓦,帶著一股悲憤之氣,“若不革此三弊,縱使今日耗空國庫賑濟,他日遼東稍有風吹草動,依舊是天崩地陷之局!此非人禍,何為?!”
    暖閣內死一般的寂靜。隻有夏言略帶急促的喘息聲清晰可聞。炭火盆裏爆出一個稍大的火星,“啪”地一聲輕響。
    毛紀氣得渾身發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指著夏言:“夏言!你……你大膽!禦前妄言,詆毀邊臣,動搖國本!遼東各衛,世代為國守邊,功勳卓著!豈容你在此信口雌黃,血口噴人!”他轉向皇帝,激動地道:“陛下!夏言此言,居心叵測!實乃危言聳聽,擾亂聖聽!臣請陛下治其妄言之罪!”他心中又驚又怒,夏言所指,雖未明言,但遼東那些世襲的官老爺與朝中某些勢力盤根錯節,牽連甚廣,這層窗戶紙一旦捅破,後果不堪設想。
    君不見,你這皇帝在正德三年聽從兵科都給事中趙鐸等人之言以軍官比試,多有姑息之弊,於是就下旨;舊製比試甚嚴,歲久人玩,視為故事。要求兵部其即移文各都司:應襲子孫必弓馬熟閑,乃聽起送。監比官必嚴比中式,乃聽襲讚。不中者如例處分。若監比似前怠玩,必罪之。仍令偵事諸司察其弊以聞。
    天下衛所軍官的心都被你丟盡了,要不然剛開始為何連個小小的劉七都拿不下?劉七又是如何怎麽壯大聲勢的?
    朱厚照聞言卻是極度煩悶,夏言說的很對啊!毛紀為何攔著?
    英國公張侖此刻沉聲開口:“陛下,夏學士所言,或有偏激之處。然,”他話鋒一轉,目光如電掃過夏言和毛紀,“遼東軍屯廢弛,驛路不暢,此乃實情。臣掌中軍都督府,亦有所聞。至於各衛……”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凝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賑災,若隻撥銀錢,不整飭邊備,不清查積弊,恐如夏學士所言,銀子入了遼東,猶如泥牛入海,難見實效。更恐激起邊軍怨憤,釀成禍端!此不得不慮!此事該當文臣籌劃,臣乞陛下敕書有司議論。”
    王瓊聞言微微皺眉,便猜出這:“咱英國公這勳戚的屁股本就坐在兩頭兒 —— 既要替行伍裏的軍士張目,又不能睜著眼說瞎話,把邊鎮爛事兒當沒看見。瞧這話說的沒,真真是滴水不漏,既沒把武將的難處瞞過去,又拿 ‘該當文臣籌劃’堵了文官的嘴,可不就跟戲台子上的變臉似的,落得個兩麵光的油滑?”
    喬宇見火藥味越來越濃,連忙打圓場:“陛下,夏學士也是心係災黎,其情可憫,其言或有過激之處。毛閣老為國計民生,殫精竭慮,亦是一片公忠體國之心。當務之急,仍是賑濟!臣愚見,陛下當擇一幹臣,即刻解送銀兩去往遼東,先救活人命要緊!同時,或可敕令臨近山東、北直隸,就近調撥部分倉糧,火速運往遼東救急。至於清理弊端……”他看了一眼皇帝陰晴不定的臉色,謹慎道,“茲事體大,牽動天下,尚需從長計議。”
    王憲也附和道:“喬學士所言甚是。陛下,災情如火,刻不容緩。臣乞陛下速發內帑銀若幹,與戶部之銀一並解往,以示天恩浩蕩,安定民心!”他深知皇帝內庫頗豐,此刻提出,也是為戶部分擔壓力。
    秦金慢悠悠地補充:“臣附議。另,可降旨遼東都司,令其開預備倉,設粥廠,收容流民。可命巡按禦史即刻動身,前往遼東,一為勘察災情實況,二為監督賑濟錢糧發放,以防中飽。”
    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皇帝身上。毛紀依舊跪在那裏,隻覺得雙膝刺痛,心亂如麻。夏言的“人禍”論像驚雷在他耳邊炸響,張侖的警告,喬宇等人的務實建議,交織在一起。他明白,自己這首輔的擔子,怕是扛不住了。
    一股深沉的疲憊和悲哀湧上心頭。
    朱厚照一直沉默地聽著,手指在奏報上無意識地劃動。他目光掃過群臣各異的神色,此刻方醒悟了開來,隨著自己那親生兒子的落草,大位已定,群臣都生了別樣的心思:毛紀的惶恐,是為了求穩,王瓊未必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打算,張侖的權衡,喬宇、王憲、秦金的務實老成,未必沒有其他的打算,以及夏言的銳氣,或者說是那急不可耐的進步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坐在這位子四年了,可是在他們眼中,自己是二十年的天子了。
    不過朱厚照覺著自己到如今還不是這群人的對手,未免心痛。
    痛,但必須看得清。
    “毛先生,”朱厚照終於再次開口,聲音恢複了平緩,“你雖年事已高,近日又連日操勞,但遼東之事,千頭萬緒,朕還需依賴你擬票、調度。”
    毛紀渾身劇震,他以為他要被免職了,但是皇帝這意思很明確了,你接著幹!猛地抬頭看向皇帝,嘴唇哆嗦著,老淚縱橫,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半晌,才重重地將頭磕在金磚地上,發出一聲悶響,聲音嘶啞哽咽:“臣…遵旨…”
    朱厚照不再看他,目光轉向王瓊:“王卿。”
    王瓊聞言,立刻躬身:“臣在!”
    “秦卿、喬卿、英國公等爾輩大臣。”
    眾人聞言皆應聲道:“臣在。”
    朱厚照緩緩開口道:“國事艱難,尚需朕與爾輩大臣同心協力,共濟斯難。”
    “臣等遵旨。”
    朱厚照接著道:“十一月遼東議修邊牆未及四年又以地震積雨頹壞,朕從巡撫都禦史張璉、都督郤永等複請修築。戶部撥了長蘆鹽六萬引,山東四萬引,兩淮三萬引,充作工費,朕看此次奏本中並未提及,故而......令戶部議論發銀,內閣擬票,戶部核算。送到宮裏,朕批了就是。隻是屆時當差戶部精幹郎中專管,錦衣衛遣員隨行押運,克日啟程,星夜馳援遼東!若有延誤克扣者,有司查辦!”
    “臣等遵旨!”,眾人連忙應下,心中卻真是生了別樣的情緒,皇帝沒說出內帑銀啊。
    “至於喬卿所奏,敕令山東、北直隸調糧之事,準。著戶部行文,限十日內,第一批糧米必須入天津衛!”朱厚照語速加快,條理分明,“秦卿所奏,開預備倉、設粥廠、遣巡按禦史,皆準!巡按人選,由都察院速議,報朕定奪!”
    “臣等遵旨!”喬宇、秦金等連忙應道。
    最後,朱厚熜的目光落在了夏言身上。夏言依舊站得筆直,迎接著天子的審視。
    “夏言。”
    “臣在!”
    “你,”朱厚照盯著他,一字一頓,“你以欽差身份,持朕手諭,著手準備去遼東罷!”
    此言一出,不僅夏言一愣,連王瓊、張侖等人都露出了驚詫之色。
    這等於是將夏言踢出內閣了!無他,這夏言總不能已兼協理學士的身份去辦差吧?
    “你的差事有三!”朱厚照不給任何人質疑的機會,“著爾仔細盯防!賑濟災黎之銀兩分毫皆須用在緊要處,徑直落到災民手中!凡沿途及遼東地麵,但若有貪墨克扣、抬價牟利、魚肉百姓之徒,無論品階勳貴,許爾等先行鎖拿,待奏報抵京之前,盡可便宜行事!朕今授爾王命旗牌。”
    “王命旗牌”四字一出,連張侖都倒吸一口冷氣!此乃賦予生殺予奪的尚方寶劍!
    “其二,”朱厚照目光如炬,“爾既要徹查!須得詳詳細細、明明白白!遼東軍屯現餘幾何?何人侵占?驛路梗阻緣由何在?將門役使軍士、私吞糧餉之事,可有確鑿證據?爾前所奏三弊,朕必見真憑實據!若以風聞言事,斷難蒙混過關!”
    這是在明確告訴夏言,支持他調查,但必須拿出鐵證!
    “其三,”朱厚照的語氣稍稍放緩,卻更顯意味深長,“爾亟往遼東,探賾百姓生計。除錢糧之外,察其有無缺棉絮襖子之困。究民之懼,乃畏韃靼鐵騎之侵,抑或憂裏正賦稅之逼?朕命汝深入窮鄉僻壤,巨細靡遺,據實以奏。不可隱匿一字!朕所欲聞者,乃鄉野農戶稼穡實情,非舞文弄墨所撰之虛妄之辭!”
    夏言隻覺得腦袋發昏,他撩袍跪倒,重重叩首,聲音不知是激動還是害怕或是不甘而微微發顫:“臣夏言!領旨!謝陛下信重!臣必竭盡駑鈍,肝腦塗地,不負聖恩!”
    朱厚照看著他樣子,微微頷首,隨即疲憊地揮了揮手:“諸卿依旨速辦。退下吧。”
    “臣等告退!”眾人齊聲應道,心思各異地躬身退出暖閣。
    毛紀被兩名小太監攙扶著,踉蹌起身,背影佝僂。王瓊麵色陰沉,快步走在最前。張侖走在最後,魁梧的身影在門口頓了一下,回頭深深看了一眼暖閣內跳動的爐火和禦榻上模糊的身影,隨即踏出暖閣。
    暖閣內重新安靜下來,隻剩下朱厚照和司禮監的魏彬和張大順。爐火映著他年輕卻深沉的側臉。他拿起那份遼東震報,再次展開,目光久久停留在“地裂湧黑水,壓斃軍民無算”那幾行刺目的字句上。
    “人禍……”他低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奏報粗糙的邊緣,心思極為複雜。
    朱厚照對遼東的心思說是朝廷文武百官所不了解的也不為奇怪,朱厚照是帶著後世的眼光來看待遼東的,因為就是後世遼東出了問題,大明也不行了。
    萬曆四十六年正月,建州衛都督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布:“吾意已決,今歲必征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如果趁此次機緣巧合之下,清除一批遼東的蛀蟲,何樂而不為?
    群臣總不能說我懲治貪腐、救濟斯民是錯的吧?
    張大順從頭看到尾,心中暗道:“主子爺這借力打力等手段,當真是爐裏的炭火燒到透紅,借著賑災,拿窮漢的苦處當鞭子,把地方上的那些抽蠹蟲抽的脊梁骨發緊!這手 ‘揣著雷霆下菜碟’ 的招兒,火候拿捏得死死的,既顯了聖明如炬,又教底下人狗咬狗去,比那戲文裏的諸葛亮還多三分算計。”
    喜歡我是正德帝請大家收藏:()我是正德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