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4章 艦隊出海

字數:7658   加入書籤

A+A-


    經過長達二十七天的激烈戰鬥,第三次戰役終於宣告結束,北韓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自開戰以來最為顯著的勝利。
    在這場戰役中,東亞自由軍的第7師團和第10裝甲師團遭到了徹底的殲滅,而負責掩護大撤退側翼的兩個南韓步兵師不幸成為了第13師團的犧牲品。
    盡管如此,快速突進抱川山地區的第3師團卻成功逃脫,使得他們得以幸免於難。
    北韓軍隊的前線部隊已經推進至水原、橫城郡、江陵一線,整個漢城地區完全陷入了包圍之中,成為了突出部,被北韓軍隊從三麵合圍。
    沃克將軍的判斷是準確無誤的,聯軍在水原、橫城郡、江陵一線建立起防線後,短時間內已經沒有餘力去支援漢城地區了。
    麵對這種局麵,邁克爾將軍別無選擇,隻能依靠海軍力量向漢城地區運送必需的物資。
    水原的整個東部地區已經被北韓軍隊所控製,而聯軍則牢牢守住了水原城,這裏是漢城地區的大後方,支撐著漢城七八百萬軍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
    水原成為了唯一的補給通道。
    在戰爭爆發之前,漢城地區擁有1000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占全國人口的58%!
    戰爭爆發後,南韓政府開始向南方地區遷移人口,盡管如此,目前仍然有六百多萬人口留在漢城地區。
    北韓方麵堅信,一旦攻占了漢城,戰爭就等於勝利了一半,這一觀點是有其合理性的。漢城是整個南韓最精華的地區,集中了南韓一半以上的人口。
    然而,也正因為漢城地區人口眾多,攻占這裏絕非易事。
    目前,聯軍在漢城地區部署了超過二十萬的大軍,其中以南韓軍隊為主力,誓死保衛這一地區。
    南韓方麵不願意放棄漢城,因為那是他們的首都,是經濟的命脈所在,而將數百萬人口撤退到南部地區也是不現實的。
    南韓中部地區難以容納如此多的人口,隻能撤退到南部沿海地區,這將極大地增加那邊的社會壓力。
    如果沒有了人口,失去的領土也容易被北韓軍隊徹底占領。
    無論是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考慮,漢城都是絕對不能丟失的戰略要地。這一次的半島戰爭與上一次的半島戰爭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了。
    雙方都清楚,接下來的戰役一定是圍繞漢城的攻防戰。
    北韓部隊雖然攻到了水原東部,但部隊已經非常疲憊,傷亡也十分慘重。
    李幹原本計劃一鼓作氣向西攻擊至西海岸,占領整個水原,徹底切斷漢城地區的退路,但北韓部隊已經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
    他也明白,北韓軍隊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6月5日,在海參崴空軍基地的聯合作戰司令部內,李幹、陸近山、雲龍、何衛東四人坐在小花園裏,享受著海參崴宜人的天氣,適合進行室外活動。
    趙大剛手裏拿著一份電文,大步走過來,“阿幹,戰損報告出來了。”
    他笑著坐下來,將戰損報告遞給了李幹。
    何衛東給趙大剛倒了一杯茶,說道,“阿幹要調到太平洋戰區艦隊擔任總司令,明天就要出發了。”
    趙大剛聽後一愣,“這麽急?”
    李幹回答說,“李司令員已經催促了好幾次,我必須得過去了。”
    他粗略地瀏覽了一下戰損報告,對裏麵的數字已經大致心中有數——雙方的陣亡人數幾乎相同,都在3萬多人。
    這樣算下來,在這三次戰役中,北韓軍隊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7萬人,而聯軍那邊則略少,大約有6萬人。
    這個陣亡數字是令人震驚的。
    相比之下,在九日戰爭中,東大軍隊僅僅陣亡了三百多人,蘇軍雖然被殲滅的部隊較多,但陣亡人數也沒有超過5萬人。
    這與雙方的裝備水平有著直接的關係。
    蘇軍雖然無法與東大軍隊抗衡,但他們畢竟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防禦能力較強,醫療救治體係也相對完善,因此受傷的士兵較多,陣亡比例相對較低。
    如果沒有韓彩雲部的有力支援,北韓軍隊的傷亡將會更加慘重,而聯軍的大部分傷亡,實際上是由韓彩雲部造成的。
    可以說,韓彩雲部是第三次戰役中的絕對骨幹力量,是戰役勝利的關鍵。
    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
    李幹將戰損報告遞給雲龍,讓他們傳閱。
    他說道,“我離開後,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一職將由老雲擔任。”
    眾人對此早有預料。
    除了李幹,雲龍是最有資格也是最有經驗的將領。
    李幹繼續說,“一旦北韓陸軍、空軍的新式部隊形成戰鬥力,就是我們發起戰略大反攻的時刻。我們的原則是,重點打擊東亞自由軍,目標是他們派多少人來,就盡量消滅多少人,盡可能多地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削弱他們的戰爭能力。”
    “明白,你放心。”雲龍重重地點頭。
    從內心深處來說,南北韓是否能夠統一,李幹他們並不關心。
    他們關心的是能否更多地消耗掉小日本的力量,小日本在半島中損失越慘重,對東大來說就越有利。
    小日本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國的損失。
    這是代理人戰爭的本質。
    盡管李幹離開了聯合作戰司令部,但雲龍等人依然執行著李幹定下來的作戰原則。
    各種作戰規則已經建立完善,繼任者隻需在這些規則內執行,就不會給美國出兵參戰提供借口。
    然而,這時李幹嚴肅地說,“我有一個預判要提前告訴你們。戰爭發展到後期,一旦聯軍被壓縮到釜山一帶,美軍參戰的可能性極大。”
    “因此,海上作戰迫在眉睫,海軍要提前做好準備,這也是李司令員如此急切地讓我過去就任的原因。”
    陸近山接著說,“美軍在日本的部隊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他們之前增派的三個航母戰鬥群,一直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動,對峙時有發生。”
    眾人凝重地點了點頭。
    雲龍心裏非常清楚,他接下來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東亞自由軍最大的打擊。
    經過大半天的討論,次日一大早,李幹便乘坐飛機前往了啤酒海軍基地,戰區艦隊司令部就設在這裏。
    當天上午,李幹登上了剛剛從中東地區返回並完成重新補給的10號航母,這條航母將成為他的旗艦。
    在已經服役的三艘001型航母中,10號艦的成熟度是最高的。
    在上一次回港修整的時候,該艦進行了中期改裝,最顯著的變化是換上了殲35艦載隱身戰鬥機。
    其次,該艦換裝了新式電子戰係統和近末端防空導彈係統,盡管排水量不及企業號,但其綜合作戰能力是無限接近企業號了的。
    汽笛拉響。
    10號航母緩緩駛離港口,向著太平洋深處進發。
    李幹站在航母的甲板上,迎著海風,心中對廣闊的太平洋海域充滿了期待。
    他知道,接下來迎接他的將會更加艱巨的海上作戰,要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對抗,但他也相信,人民海軍這支新生的強大的海軍力量,一定能夠讓美國人知道,太平洋並不是他們說了算。
    李幹移步到戰術情報指揮中心內,仔細研究著海圖和作戰計劃。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活動日益頻繁,編隊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
    與此同時,雲龍正式接任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員一職。
    他根據李幹定下的作戰原則,製定了一係列詳細的作戰計劃,並加強了對東亞自由軍的偵察和監視。他們知道,隻有盡可能多地掌握敵人的動向和情報,才能在戰鬥中占據主動。
    幾個小時後,10號航母和十幾艘護航艦艇匯合,組成了東大海軍太平洋戰區第一艦隊,繼續向東進發。
    兩天後,偵察無人機報告,發現美國海軍企業號航母戰鬥群,距離不到五百公裏。
    兩支艦隊相對而行,彼此心裏竟然有默契,主力艦隊在相距200多公裏的位置就停了下來,很快就形成一種微妙的對峙態勢。
    雙方的戰機頻繁起飛,試探著對方的底線,模擬著最佳的攻擊方式。
    李幹心裏很清楚,這種對峙非常危險,稍有擦槍走火就會引發一次大規模海戰。
    夜幕逐漸降臨,李幹派出了一條驅逐艦前出抵近企業號航母戰鬥群,近距離偵察。
    舷號為117的052B型驅逐艦悄然靠近企業號航母戰鬥群所在的海域。
    該艦艦長張寧是新一代驅逐艦艦長,他目光如炬地盯著前方的一片漆黑。
    “方位175,距離80鏈,多目標接觸!”雷達操作員的聲音像利刃,劈開艦橋內壓抑的空氣。
    張寧猛地從海圖桌前抬頭,心髒在胸腔裏狠撞了一下。
    “被動聲呐!識別特征!”張寧的命令脫口而出,聲音竟比預想中更穩。
    一陣死寂般的等待,隻有雷達屏幕上的光點冷酷地閃爍、靠近。
    聲呐兵終於回報,帶著緊繃的幹澀:“目標……螺旋槳空泡噪聲特征不明!高速接近中!”
    是潛艇!
    張寧立即在指揮頻道裏向10號艦報告:“前衛艦報告,發現不明潛艇高速編隊抵近,即刻轉入一級戰鬥部署!航向035,反潛部署!請求開火允許!”
    李幹迅速回複,“前衛艦可自由采取必要措施!”
    “是!”
    張寧扭頭下令,“一級戰鬥部署!反潛部署!”
    刺耳的警報瞬間撕裂了夜的寂靜,艦橋內紅光急促旋轉,像潑灑開的血。117號艦這艘鋼鐵巨獸猛地一震,輪機發出低沉咆哮,開始劇烈轉向。
    張寧死死抓住冰冷的扶手,透過舷窗望去,墨色的海麵被艦艏犁開慘白的巨大V形傷痕。
    引擎轟鳴著,在翻湧的浪濤中破浪而出,迅速組成兩道冰冷的鋼鐵屏障。冰冷的鋼鐵氣息混雜著海水的鹹腥,一股腦湧入鼻腔。
    “航向035!反潛部署!”舵手複誦著命令,聲音繃緊如弦。
    “主動聲呐開啟!反潛火控係統預熱!準備實施反潛攻擊!”張寧繼續下令,始終注意著東邊的天空。
    他目光緊鎖著主控台上那幅巨大的綜合態勢圖。
    還沒有發現企業號航母戰鬥群的水麵艦艇,卻先發現了不明的水下高速目標。
    他猜測,要麽是洛杉磯級,要麽就是海狼級。
    這兩型核動力潛艇經常作為航母戰鬥群的護衛艦艇隨編隊喜行動。
    張寧的眉頭瞬間擰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主控台的邊緣。他迅速調出潛艇聲紋數據庫,將實時采集的聲呐信號與庫中數據進行比對。
    聲紋曲線在屏幕上瘋狂跳動,每一次起伏都牽動著他的神經。
    “報告艦長,目標速度超過30節,深度約200米,聲紋特征與洛杉磯級吻合度78%,與海狼級吻合度65%。”聲呐兵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
    張寧盯著屏幕上的數據,腦海中快速分析著各種可能性。
    如果是洛杉磯級,以117號艦的反潛能力,勝算較大,但若是海狼級,這場較量將會異常艱難。
    他深吸一口氣,果斷下令:“繼續跟蹤,同時通知反潛直升機起飛,擴大搜索範圍。通知各艙室,做好多向反潛作戰準備!”
    命令下達後,艦內各處迅速響應,反潛直升機螺旋槳的轟鳴聲很快從機庫方向傳來,緊接著便是一陣強烈的震動,那是直升機離艦升空時產生的衝擊。
    張寧的目光依舊緊緊鎖在主控台的屏幕上,聲紋比對還在持續,各項數據不斷跳動更新。
    他心裏清楚,在這片黑漆馬虎的海域,與這樣強大的對手遭遇,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報告艦長,反潛直升機已起飛,正在向目標區域搜索前進。”通訊兵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張寧微微點頭,目光掃過艦橋內的其他操作員,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緊張與專注,但手上的動作卻沉穩有序。
    “各崗位密切關注目標動態,有任何情況第一時間報告。”他再次強調。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反潛直升機傳回的消息卻並不樂觀。
    “艦長,直升機在目標區域未發現潛艇蹤跡,但聲呐顯示目標仍在高速移動,且方向有所改變。”聲呐兵的聲音打破了艦橋內短暫的平靜。
    大概率是更難探測的海狼級了。
    張寧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迅速在腦海中勾勒出當前的局勢圖。
    “通知直升機擴大搜索半徑,同時調整航向,保持與目標的相對位置,不能讓它脫離我們的監控範圍。”他果斷地做出新的部署。
    隨著艦艇的轉向,海浪的拍打聲似乎也變得更加猛烈,艦身微微搖晃,但張寧卻穩如泰山地站在主控台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
    他知道,一場激烈的反潛較量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