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2章 鐵桶一般的漢城
字數:7868 加入書籤
從整個漢城的防禦部署來看,聯軍打造了三層防禦圈,向北、東、西三個方向防禦。
其中,北麵、東麵是防禦重點,西麵靠海,北韓海軍的實力很弱,因此聯軍在西麵隻是放了少量部隊。
而南麵是和水原的結合部,是主要通道,已經集結了重兵把結合部牢牢防禦了起來。
整個漢城地區,聯軍放了十幾萬的部隊進行防禦,防禦密度堪稱世界之最。
用鐵桶來形容漢城的防禦再貼切不過了。
實際上,這種防禦部署在現代化戰爭中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除了徒增傷亡。
不過,世界上能打現代化戰爭的隻有東大和美國。
所謂現代化戰爭,是指海陸空一體化作戰,是三軍多兵種的高度協同作戰,是技術裝備高度合成之後的比拚,把傳統需要步兵部隊去完成的任務,更多的交給技術裝備來完成。
那是一種立體化的作戰模式。
這種現代化戰爭,哪怕是三四十年後的俄國,也打不出來。
在這種作戰模式之下,鐵烏龜似的漢城防線是沒有意義的。
可惜,北韓軍隊不具備這種作戰能力。
在現代化戰爭中,空軍是主打角色,當前北韓空軍在得到了幾個團的殲10CE以及以其為核心建成的體係化防空能力,能夠在很多時間裏掌握戰場製空權,但卻缺乏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除非東大全力支持他們,不過,那麽做的話,還不如直接出兵了。
似乎北韓軍隊隻能在有限的空中火力支援下,用地麵部隊一點點把漢城這個烏龜殼啃下來。
而城西火車站就是這個烏龜殼中的一處關鍵節點。
北韓陸軍第1合成旅戰鬥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終於拿下了站台樓,等於是往城西火車站裏打了一顆釘子。
看到作戰報告後,唐軍是不太滿意的。
同樣的戰術、同樣的作戰目標,換成是東大陸軍來執行的話,最多一個兩個小時就能結束戰鬥。
而崔上校的部隊足足打了五個小時,而且傷亡非常大。
要知道,崔上校指揮的可是經過東大陸軍訓練的新式部隊,而不是原來的傳統步兵部隊。
東大陸軍步兵分隊非常強調戰鬥小組之間的配合和火力的運用,而這一點,僅僅接受了不到三個月訓練的北韓陸軍顯然沒有領悟到精髓。
唐軍他們曾經在九日戰爭中測試了一種用於城市巷戰、室內作戰的單兵武器。
據說,那種武器是傳奇飛行員李幹少將親自主導研發的,是步兵手中的大炮,威力非常大。
有人就會說了,這種武器一定很重,後好比120火箭筒,那玩意威力足夠大了,但是得至少3個人操作,一門這樣的火箭筒標5人,其中負責攜帶彈藥的彈藥手就有2人,每人攜帶2枚,一共是4枚。
其餘3人負責攜帶120炮。
但是李幹主導研發的那種單兵武器,一個人就能攜帶、操作、徒步行進!
其實那並不是什麽新玩意兒,而是李幹要求在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基礎上進行簡化,采取更多的複合材料減輕重量。
於是,一種比輕機槍重不了多少的單兵手持式35毫米榴彈發射器就問世了。
空重僅僅9.1公斤,也就是18斤出頭。
采用6發彈鼓供彈,有雙腳架,如果去掉雙腳架,重量更輕。
東大陸軍的步兵班裏,每個班都配備了一門這玩意兒,其他門可以幫忙攜帶備用彈鼓,火力強、持續性好。
在進行室內作戰的時候,東大的步兵們通常會先用這玩意兒近距離朝目標房屋裏轟上了那麽一發兩發的,然後再按照標準戰術攻入目標房屋。
很多時候,挨了一兩發35毫米榴彈後,目標房屋裏即便還有敵人活著,也是暈乎乎的了,高爆榴彈的衝擊波太厲害了。
東大陸軍的老步們把這種榴彈發射器稱之為狙擊榴,因為在有依托射擊的時候精度非常高,經常能夠做到在500米外射在碉堡的射擊孔位置。
而且,在有依托射擊的時候,這種榴彈發射器的最大射程達到了驚人的2公裏!
根據彈道表打出一定拋物線,榴彈落點距離發射點的最大距離是2公裏,這就是曲射了。
可以看得出,東大陸軍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清晰的。
軍隊要做的時候是消滅敵人,這是唯一戰術目標。
而比如武警、公安這些軍事武裝、準軍事武裝,他們不可能用狙擊炮去進行室內作戰,一炮下去,人質和歹徒一塊升天,那可不行。
東大武警和公安又不是俄羅斯軍警……
因此,35毫米口徑單兵手持式榴彈發射器的誕生,直接就讓東大陸軍的單兵手裏擁有了一門躲在房子裏也會眾生平等的大殺器……
北韓陸軍沒有采購這種單兵大炮,他們認為這種武器不實用,而且價格比60毫米口徑迫擊炮還要貴許多,倒不如多買點60毫米口徑迫擊炮了。
隻能說他們對步兵部隊的作戰戰術的理解遠遠不及東大陸軍。
用火力開道,最大殺傷敵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己方傷亡,這是東大軍隊作戰戰術建設和武器裝備研發的總體思路。
拿下站台樓後,崔上校打算停下來,加強防禦休整部隊,唐軍強烈建議繼續往城西火車站的其他位置進行攻擊,盡快完成對環形防禦工事的合圍。
崔上校臉色不太好看地說,“唐軍同誌,我旅連續作戰十幾個小時了,部隊傷亡很大,彈藥也將近耗盡了,必須要停下來休整。”
唐軍沉聲說,“我們的情況很糟糕,敵軍的情況更糟糕。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目前優勢在我,如果不繼續進攻直到占領能夠占領的區域,敵軍會有寶貴的喘息時間,他們有時間重新調整部署。”
“屆時再繼續攻擊,部隊要重複今天的攻堅作戰,傷亡會更大,時間也會更長。”
“崔上校,你別忘了,司令部的命令是速戰速決,越快占領城西火車站,拿下敵軍第一道防線就更容易,並且更早地對敵軍的第二道防線形成威脅。”
頓了頓,唐軍說,“我作為軍事顧問,已經明確表明了態度,作戰日誌裏要寫清楚。”
最後一句話很有威力。
如果後續作戰不利,倒查起來責任就是他的。
當然,崔上校不在乎自己是否可能擔責,他第一個考慮的是戰果。
此時,他猶豫著說,“部隊傷亡很大,很多連隊隻有二三十號人,再打下去,部隊可能就要打光了。”
唐軍心裏發笑,你們從來都沒有把士兵的命當回事,明明有傷亡更少的打法,你們偏偏為了節省那點彈藥而選擇用人命去消耗,現在反倒把士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了?
這是扯淡。
歸根結底,崔上校對唐軍是沒有徹底的信任,盡管剛剛采取了唐軍的建議,拿下了站台樓。
唐軍沒有再繼續說了,他拿出自己的作戰日誌,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另一邊負責記錄作戰日誌的參謀,也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
作戰日誌是不能作假的,一個字都不能錯。
崔上校在猶豫,前線部隊得不到新的命令,原地停了下來,也不知道是就地防禦還是繼續進攻。
唐軍提醒道,“崔上校,不能再拖了,否則聯軍反應過來,時機也就錯失了。”
他的話音剛落,電話機響起。
參謀接起,連忙遞給崔上校,“總司令部電話。”
崔上校接過話筒,“金司令,我是崔成浩!”
“部隊為什麽停止進攻?崔成浩,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價繼續攻擊,徹底拿下城西火車站!”金永昌嚴肅地說道。
“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城西火車站!”崔上校心中一凜,道。
他看了唐軍一眼,立即給部隊下達命令。
唐軍不在乎崔上校對自己是什麽看法,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任務。他既然是北韓陸軍第1旅戰鬥隊的軍事顧問,就要履行好軍事顧問的職責。
他再次提出建議,“後勤補給分隊立即向前沿攻擊部隊運送彈藥,把直瞄火炮送到站台樓,越多越好,用火力開路,用火力摧毀那些看得見的建築物。”
崔上校這一次沒有不當回事,當即點頭說,“好,按照唐顧問的建議擬定命令,立即下發!”
崔上校比唐軍高了整整一個級別,軍齡也更長,但是就全局眼光和格局來說,他是遠遠比不上唐軍的。
唐軍很清楚本次戰役的意圖以及實現這個意圖的關鍵在哪裏,而崔上校卻看不到那麽遠那麽全麵,他眼裏隻有眼前的目標。
因此,唐軍知道城西火車站對於整個戰局來說是非常關鍵的,聯軍扼守這裏,就等於是守住了半個漢城,隨時能夠對攻到第二道防線的北韓部隊實施火力打擊。
而北韓部隊拿下城西火車站後,就等於是砸掉了聯軍漢城第一道防線的承重牆,如果把第一道防線比如一堵圍牆的話。
沒了承重牆,那些磚塊壘砌起來的牆壁,不堪一擊。
因此,城西火車站的得失,關係到了整個漢城戰役的成敗。
這種全局觀,東大軍隊裏隨便一名基層軍官都是具備的。
此時,遠在西太平洋海域10號艦上的李幹,他也一直在關注半島上的戰局發展情況。
雲龍他們會及時地將戰局的發展通過保密通訊鏈路發送到10號艦上。
看到了城西火車站的戰鬥情況報告後,李幹立即猜到了聯軍的想法。
他的目光繼續向西移,然後落在了仁川港這裏。
上一次半島戰爭中,麥克阿瑟策劃了仁川登陸,切斷了北韓軍的退路,當時北韓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漢城,占領了除了釜山之外的93%以上的國土。
對當時的美軍來說,仁川是北韓軍的大後方,是後勤補給集中地,是主要通道。
按照當前漢城的情況,北韓陸軍即便擁有了裝備優勢,要啃下這根硬骨頭,也並非易事。
李幹要的是時間,越快完全對漢城的占領,美國改變主意出兵參戰的幾率就越低。
他不得不考慮用北韓海軍那些落後的艦艇來執行一次登陸作戰。
仁川方向是漢城防線的薄弱處,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問題是,北韓海軍能完成登陸作戰嗎?
北韓海軍的艦艇大多老破小,作戰能力大概相當於安猴。
李幹需要一位海軍專家。
他讓人把許國昌請過來。
許國昌迅速到位,“司令!”
“老許,我打算讓北韓海軍執行一次登陸作戰,登陸點在仁川南部一帶,登陸兵力設定為一個合成步兵旅。”李幹說,“你是專家,你來說說,可行不可行?”
許國昌微微愣了一下,立即把電子地圖調出來,放大,定格在仁川地區。
他的目光慢慢上移落在了開城地區。
“北韓海軍是一支老破小,他們沒有能夠運載一個合成步兵旅進行登陸作戰的能力。”許國昌緩緩說。
李幹微笑著沒有說話,他知道許國昌還有下文。
“不過。”許國昌果然話鋒一轉,手指點在了開城地區,說,“如果從開城地區出發,貼著海岸線南下,到仁川南部一帶隻有一百公裏左右的航程。”
“哪怕是小漁船,最多也就需要十個小時。”
李幹微微點頭,“你認為可行嗎?”
許國昌肯定地點頭,“可行。幾十年前我們打一江山,不也是用漁船來登陸作戰的嗎?距離這麽近的情況下,對漁船進行改裝,提升一些航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且,這麽做有戰術突然性,聯軍應該想不到北韓海軍會從仁川那邊摸上來。”
“隻要有十幾條大船把合成步兵旅的裝備裝上,步兵可以乘坐漁船直接衝灘。做好隱蔽工作,不讓美國佬的衛星發現,一天之內送上去兩個旅應該都沒有問題。”
他這麽一說,李幹心裏有數了。
當然,登陸作戰還要考慮到水位潮汐等等因素,那些自然有專業人士去做。
李幹要做的是把總方向。
他撥通了雲龍那邊的保密電話。
“老雲,我是李幹。”
“阿幹,我在聽。”
李幹說,“以當前的情況來看,漢城戰役打成膠著的可能性很大,北韓陸軍的攻擊屢屢不順,聯軍的防禦工作比情報裏體現的還要紮實。”
雲龍說,“是啊,我也看出來了,北韓陸軍的新式部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戰能力,很多都是指揮和戰術運用方麵的問題。他們還是老一套思維。”
李幹微微點頭,“我們短時間內改變不了他們的作戰思維,但必須要想辦法加快進程了。”
“我的意見是進行登陸作戰,北韓海軍執行,從開城出發航渡一百公裏,從仁川南部一帶登陸,上去一個旅就能打破僵局。”
雲龍哈哈大笑說,“阿幹,我剛剛還在和老趙討論登陸的可能性,咱們想到一塊去了。”
李幹當即笑道,“那我就放心了,你們執行吧。”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