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民國時期老好人婆婆1

字數:6014   加入書籤

A+A-


    房子四麵有三麵是過道,從早上四五點到晚上十二點多都是人來人往的,真挺吵的。
    大人的謾罵聲,小孩兒的哭鬧聲,小販的叫賣聲,還有戲子的嬉笑聲……
    人世間的嬉笑怒罵組成了一個別開生麵的小世界。
    一覺睡到天蒙蒙亮,雲汐摸了摸額頭,有點兒低燒,她起身去了茅房,入秋不影響茅房的惡臭,她迅速進了空間,吃了退燒藥,再次處理了傷口,她才出來。
    “誰?”
    雲汐扭頭看向茅房外,好像有人影一閃而過。
    “宿主,是房東家老頭,想偷看你上茅房,被一隻貓嚇跑了。”
    雲汐皺眉,感覺好惡心,“這勞不斯的!這個地方不能住了。”
    回到家,路過大兒子睡在屋簷下,鼾聲如雷,也正常,這孩子天天往外跑找活兒幹,找不到正經工作隻能幹體力活兒,自然累。
    進屋找出原主的行李算了算,法幣,關金劵和軍用票,一共能買五百斤左右的大米,並不多,現在滬市主要用法幣,其他的用的不多,得趕緊花出去,好在原主公爹是個踏實能幹的,留下不少銀圓和金銀,老人家不信紙票,隻信真金白銀,如今看來老人家很有遠見,亂世黃金,盛世珠寶,老人誠不欺我。
    那些銀圓和金銀暫時不能動,是家裏崛起的希望。
    家裏其實沒什麽糧食了,每天都是玉米糊糊,吃的人都要變成黃玉米了,這不,兒媳婦一早起來就熬玉米糊糊去了。
    隨著物價飛漲,吃菜都奢侈。
    大孫子大刀扭扭捏捏的表示好幾天拉不出來了。
    “奶奶等下去買些水果和蔬菜,人不吃菜不能行。”雲汐拍板道。
    至於去野外撿柴火挖野菜,別想了,不說那些槍炮的危險,連本地人也搶不過,人家有經驗,還抱團,在滬市生活一根針一根柴都要錢啊。
    錢啊錢,從哪兒來?
    “好耶,謝謝奶奶。”
    多日來兩個孩子難得露出了喜色,家裏的壓抑氣氛緩解了很多。
    “娘,真的買蔬菜啊?買韭菜唄,兒子想吃老家的韭菜盒子哩。”大兒子斧頭說著掏出一塊法幣遞過來。
    這是大兒子三天掙的,算是運氣好,賺夠了一塊錢。
    雲汐熟練接過揣兜裏,“那就吃韭菜,多大點事。”
    二刀轉著小眼珠,“奶,我鉛筆用完了。”
    雲汐一眼看出他的小算盤,語重心長的勸他,“先回來在地上練字,家裏現在沒條件給你們買文具,等過段時間家裏找找工作再說吧。”
    如今家裏隻有大兒子出去掙錢,還是不穩定的收入,這個家隨時都有支離破碎的風險,先想辦法搞錢吧。
    原主本身是個老好人,一路上經常偶爾偷偷接濟災民,這個性格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關鍵是自己沒得吃的時候卻接濟別人,就太拎不清了。
    若是雲汐沒過來,這個家會在原主無底線的“做善事”中支離破碎。
    “娘,您去買小米花了幾塊錢?”
    這不,二兒媳試探著開口,看婆婆老毛病犯了沒有。
    雲汐心梗了一下,原主把給孫女買小米的五塊錢施舍了給一對兒苦命的兄妹,那兄妹無父無母的,是很可憐。
    但是!錢家也可憐啊!
    原本的時間線中,原主因為中彈加上沒有買到小米,回來後錢給她治病,家裏顧不上小孫女,二兒媳又沒有奶,每天玉米糊糊喂著,小孫女吸收不了,餓死了……
    “花了兩塊錢,還剩三塊錢,你放心,我遇到好多乞討的,都沒搭理,自家要活不下去了,哪有銀錢施舍別人。”
    二兒媳鬆了一口氣,不知道信了沒有,沒有再說什麽。
    “聽你們奶奶的,先將就將就。”斧頭愚孝,隻會無條件支持老娘,聞言轉移話題,在屋外喊道:“晚上回來吃韭菜盒子,好好讀書。”
    二刀失望的跟著哥哥走了。
    覃氏叫覃小椒,寓意小腳,可惜她的腳長的又厚又大,並沒有如願。
    沒多久,小椒試探開口道:“娘,過幾天我就出月子了,總是呆在家裏不是個事兒,不賺錢這個冬天怎麽過?”
    “嗯,我也有思量,這事兒先不急,你先把身體養好,等下我去看看能不能買到便宜的魚蝦,回來熬湯喝。”
    “娘,您身上的傷……”
    小椒遲疑。
    雲汐擺擺手表示無礙,不出去怎麽找機會吃藥換繃帶呢?
    此時的滬市外麵亂的一批,女人出去工作那真是朝不保夕,除非能進去租界,哎,在自家土地上要靠別人保護才安全,真是太諷刺了。
    “宿主,你確定在這個時代一個老太太能賺到錢?”
    “我說是搞錢,哪有說去賺錢了?經曆過這麽多時代,我早就對賺錢沒有那麽執著了。”
    她有掛,不開掛不是浪費麽。
    雲汐提著布袋出門,大兒子一個月能賺二十多塊,連溫飽線都夠不著,在滬市底層人月收入要在三十塊錢左右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一百多塊二百塊算是中產了,但是隨著物價上漲,普通人日子都不好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是為什麽錢家三個月沒吃蔬菜了,親戚幫忙租的房子給墊付了三個月的租金,從這個月開始就要自己付房租了,一個月十塊錢呢。
    心頭沉重,隻喝了一碗玉米糊糊的雲汐腳步不停往外走去,去菜市看了一圈,買了一把韭菜,一把小青菜,十顆雞蛋,兩斤雜魚小蝦,半斤瘦肉和兩斤野橘子,隻這些花了相當於法幣十塊錢,不過她給的另外兩種錢,又去糧店買了一百斤玉米和五斤麵粉,把那兩種錢花完了。
    原主是家庭婦女,力氣大,很輕鬆背回了家,回到家腿部傷口又浸了血,疼得不行。
    “魚蝦熬成湯晚飯喝,你給自己熬一個瘦肉雞蛋湯補補,我去調餡兒,晚上吃韭菜雞蛋餡兒盒子和海鮮湯。”雲汐看了眼小孫女,黑黑瘦瘦小小的跟隻小黑貓一樣,還是得有奶喝才行。
    “娘,一起吃吧,我怎好吃獨食。”小椒懂事道:“這花了不少錢吧,還是省著點好。”
    “你先補補吧,先把奶水下下來,不然小妮兒咋整?”雲汐道:“至於掙錢,外麵太不太平了,還是想辦法進去租界再說工作的事兒。”
    現在能做什麽工作?沒學曆沒技術的,頂多擺個攤子,還要應付大大小小的黑幫,遇到火拚跑的不夠快隻能枉死了,擺攤子也要交各種保護費,更別說女人獨自去擺攤兒十分危險。
    生活艱難啊,亂世中,自家過得連駱駝祥子都不如,人家起碼能拉車賺錢,自家可沒有黃包車。
    小椒到最後也沒有吃獨食,兩人吃光了一份瘦肉蒸雞蛋,沒有放鹽,味道很清淡,很養胃。
    晚上做了二十多個韭菜盒子,一頓全幹光了,吃完一人喝一碗海鮮湯,太自在了,頗有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
    “奶奶,要是天天都吃這麽好就好了。”大刀喟歎一聲,躺在床上舒服的直哼哼。
    說到這個,斧頭有點難受,一個大男人養不起家人,今天出門沒找到活兒,去扛包還被打了好幾鞭子,好在不至於空手而歸。
    “娘,您說木頭他還活著嗎?”
    難得的溫馨時刻,小椒想起了丈夫,當時走散後一路打聽一路往滬上趕,明明丈夫也知道目的地,可是三個月音信全無,她的心已經涼了。
    雲汐問了問係統,“老二還活著嗎?”
    係統:“活著呢,被宏軍給救了,你那個木頭兒子難得熱血,加入了宏軍進行抗戰,寫的信在路上了。”
    雲汐心裏有數了,麵上鎮定道:“老二媳婦你放心,老二這是個有大運道的,肯定能活下來的,咱多去表姨家走動走動,說不定哪天就有信兒了。”
    原主的表姨實際上是親姨,說起來這其中涉及到長輩的一些醜事,老一輩的關係太亂,她也是長大後才弄清楚的,他的外婆生了自己母親後,外婆的妹妹卻一直沒有開懷,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因為外婆和她妹妹長得像,那晚上外婆的妹夫認錯了……
    就這樣,外婆十月懷胎生下自己的小姨,一生下來外公就想把孩子扔了,外婆的妹妹把小姨抱走養了不說,還偷來了婆家的一半染布方子給了自己外婆,自己外婆靠著方子才再次站穩腳跟,外公沒再提過這事兒,隻是帶著外婆和自己母親搬了家,陌生的地方沒人知道他被戴了綠帽子。
    至於這件事,原身沒多想,雲汐卻陰謀論了,因為原主外婆的妹妹,也就是原主的姨婆一生不孕,這事兒很難說不是她策劃的,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多年過去,無從追查。
    原主母親是招贅,生了原主和原主的兩個弟弟,在魯省生活,原主是遠嫁到豫省的,原主小姨也是招贅,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她現在來投奔的表弟張勝德。
    本來是想往魯省逃的,後來聽傳聞那邊情況也不好,便往滬市來了,小姨還健在,被表弟送去了香江養老,表弟的生意出了問題,香江應該是退路,人家安排的挺好的,比自家準備的周全。
    自家到滬市時,娘家那邊的信早幾天到的,魯省也受到了影響,娘家往魯省東南遷了,第二封信是上個月到的,上麵有娘家如今的詳細地址,除了娘家,自己閨女也在,跟著爹娘一起遷的。
    她這一輩子生了三兒兩女,夭折一兒一女,留下大兒子二兒子和一個小閨女,大兒媳是生三孫女時羊水栓塞去世的,母女都沒留下,小閨女跟著她回過一次娘家,和一個後生看對眼了,嫁到了自己娘家那邊。
    得知他們平安,信上還讓原主一家過去,原主還沒做決定,雲汐想了想,其實等抗戰勝利後在那邊生活也不錯的。
    原主嫁的錢家是地主,娘家是染布的作坊,門當戶對,娘家和小姨家做的一樣的生意,區別是小姨家生意做的大,都做到滬市來了,娘家隻開了兩個染布工坊。
    人不能不居安思危,自家這成分在七八十年代可不太好,要麽去香江,要麽低調種地或者做小買賣,當然在這之前要先把小鬼子趕出去才行,雲汐已經想好了怎麽幫助宏軍。
    當務之急是解決自家的住宿問題。
    第二天一早,雲汐找出藏起來的銀圓去找表弟,想了想還是沒碰自己的嫁妝,表弟家住在法租界,環境不知道好了多少,一路走來能明顯感覺到,路麵修的更平整,環境衛生,治安也好,和外麵仿佛兩個世界。
    被人攔住盤問一番,才給放了進去,走了沒多久,在一棟二層樓房前站定按響門鈴,“表弟,弟妹,在家嗎?我來看看你們。”
    喜歡【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請大家收藏:()【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