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平定張步馬成攻皖
字數:2981 加入書籤
見張步整日惴惴不安,蘇茂勸解說:“如今城中尚餘五萬兵馬,糧草又足,足夠大軍吃上數年,齊王不整軍備戰,何必如此喪氣?”
張步聽後,方才重振信心,整軍備戰。
劉秀率大兵將劇城圍死後今山東省濰坊市境內),並未攻城,而是命人向城中射去數封書信,信中隻有一句話:張步、蘇茂,你二人誰能殺了對方後,開城投降,朕不但既往不咎,還會給他封侯。
張步看到信後,斜著眼睛看了看身旁坐著的蘇茂,心想,這可能是如今唯一的活路了。既然劉秀給機會了,那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抓住。
“來人!將蘇茂捆了!”
蘇茂隻看張步看著書信,不知是何物,突然聽到張步這麽一說,便知定是劉秀的離間之計,於是大喊道:“齊王!這是劉秀的反間計!莫要上當!”
張步冷哼一聲說:“我若不殺你,必被你所害!”
隨後張步命親兵將蘇茂砍殺,帶領文武官員及蘇茂的人頭出城投降。
劉秀封張步為安邱鄉侯,食邑安邱三千戶今山東省濰坊市境內),令其居京城洛陽不得出城今河南省洛陽市境內)。
劉秀將張步城中五萬士卒全部遣散,有地的令其回家種地,沒有地的令其開墾無主荒地。軍士們聽說能過安穩日子了,無不歡欣鼓舞。
此時的耿弇已經基本痊愈,劉秀帶領三萬兵馬回朝,令耿弇攻打齊地未降之地。
張步與回洛陽途中,越想越不甘,於是和三個兄弟一商量,便決定召集舊部做海盜。可剛逃出劉秀大軍,還沒來及實施方案,便被劉秀派出的騎兵斬殺。
張步,和劉演、劉秀幾乎同時起兵反抗王莽暴政,由於赤眉軍已經將王莽在山東的主力部隊打殘,張步迅速的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並且占領了琅琊郡數縣今山東省臨沂市境內)。
赤眉軍西進以後,山東軍閥勢力出現大片真空,張步也抓住機會迅速擴張,占領了今天濟南、德州、淄博、濰坊、青島、煙台、威海一帶。劉永稱帝後,張步明麵上歸順劉永,又得了不少好處,可因為貪婪劉永所封的齊王,殺掉了劉秀派來招安的使者伏隆,導致和劉秀正式交惡。
原本他以為憑借著自己在齊地多年的經營能夠將漢軍拒之國門之外,怎奈現實和理想相差甚遠,連三個月都沒過,就被漢軍鐵騎踏碎了河山。投降後,劉秀並沒有因為他殺了伏隆而殺了他,反而信守承諾封他為侯。本來可以衣食無憂的過後半生,可當慣了老大的張步,又怎麽會屈居人下做一個富家翁?最終也隻在史書上留下了螳臂當車的一筆。
李憲,新莽時期的廬江縣令,那時九江郡豪強王州起兵作亂今安徽省中部地區),九江都尉與之交戰數次皆不能勝,王莽將都尉罷免,並升李憲做九江都尉。
李憲升任九江都尉後,大破王州並將王州斬殺,隨即收複九江郡九城。王莽滅亡後,劉玄曾派出鎮撫使招安李憲,可李憲並未歸附,並自立為淮陽王,並於建武三年公元27年)自立為天子,擁兵十數萬。
馬成、劉隆二將突然發兵,趁李憲不備,攻取麻縣今湖北省黃岡市境內)。李憲立刻調遣上將軍白心率兩萬大軍進駐安豐今湖北省黃岡市境內),同時調遣上將軍屈由率領兩萬大軍進駐尋陽今湖北省黃岡市境內),遏製漢軍的攻勢。
由於馬成、劉隆兩部兵少,僅有三萬,於是在請示劉秀後,馬成征調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境內)、丹陽今江蘇省鎮江市境內)、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境內)四郡兵馬共計四萬,齊聚麻城。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白心由於急於進軍,隨軍並未攜帶多少糧草,而後續運糧時又屢次遭到劉隆騎兵的襲擾,導致安豐城內始終沒有得到軍糧補充。
馬成知道安豐城中缺糧,也不急於攻城,果然,半月後,安豐城中糧草告罄,白心不得已率軍棄城。
馬成、劉隆迅速追擊,白心雖撤軍,但也並未潰退,而是一路保持陣型撤退。而劉隆帳下又都是輕騎兵,不敢硬攻結陣的步兵,所以漢軍追殺至皖縣城下,也不過殺了白心五六千人。
皖縣守軍出城接應白心,由於漢軍並未攜帶多少糧草,於是也不糾纏,退回麻城。
回到麻城後,馬成於麻城留守一萬漢軍,又再麻城外留守一萬漢軍,隨後帶領其餘漢軍攻打尋陽。
尋陽城北麵是連綿三四百裏的山脈,南邊則是一百餘裏的湖泊、沼澤。
屈由自領一萬部隊守城,命副將潘洪在城北紮下一座大寨,這一城、一寨把山脈和湖泊之間狹小的平原堵的嚴嚴實實。
馬成對劉隆說:“兄弟,這尋陽有意思的很,屈由這麽一布防,咱們隻能從西邊攻打,若是繞到背麵,則很容易被他們攔腰截斷,到時候繞到東邊的部隊可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了。依你之見,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劉隆說:“不好辦,想速勝隻怕是做不到了,如今隻有我率軍繞至敵軍後方襲擾糧道。”
馬成說:“不妥吧,雖然這裏看起來還算空曠,若沒有這一城一寨,平原之地還有三四十裏寬,可後麵的地形是什麽樣的咱誰也不知道。這長江沿岸勢必有很多湖泊、沼澤,萬一哪一段地勢突然變窄,敵軍在窄口駐紮上一支兵馬堵著,你豈不是要損失慘重?”
劉隆說:“有你在前麵攻城、攻寨牽製,我想他們抽不出來太多兵力來圍堵我。”
馬成說:“不妥,此法太過於冒險,咱們漢軍一共就三支騎兵軍團,大司馬吳漢帳下一支,平北大將軍耿弇帳下一支,剩下的一支就是你的。你這支騎兵部隊可比這尋陽城要寶貝的多,我寧可打不下這尋陽,也不能讓你涉險。再想想,都說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一仗也絕非三兩日能打完的,我們也不用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