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如日中天二

字數:4748   加入書籤

A+A-


    賈璉聽了媳婦的話,也隻是一愣。
    “這三天可累壞了,回頭再想吧。”
    丫鬟來回說是熱水準備好了,王熙鳳立馬推著賈璉去沐浴。
    等賈璉進了浴桶,王熙鳳用瓢舀水衝著。
    “不就知道熱泉嘛,陛下一句話的事,哪用得你這麽累?”
    賈璉雙手捧一起一捧水用力的搓著臉。
    “哪有一個省油燈!
    咱們府上還好,建省親別院都是用的自家的地。
    後街拆了些,到底也都是自己族人。
    其它兩家可是沒少占順天府的地。
    順天府可是用內城的地換了不少上林苑的地。
    聽說有溫泉,順天府能摻和。
    要不是陛下一錘定音,還不定順天府的衙役怎麽作妖呢!”
    “順天府要熱泉幹嘛,也種洞子菜?”
    “我也不得而知,不過倒是可以猜測一二。
    為官者一是為了功績,二二是為了利益。
    王寧遠自然不會為了家裏的利益跳出來搶那麽一個熱泉。
    剩下的隻有功績,可這次旱災流民之事隻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他立下大功。
    順天府府尹的位置恐怕要變一變嘍!”
    王熙鳳哪懂官場上的事,疑惑的問道,“變,怎麽變?”
    很多事隻有進了官場的洪流中才能看清。
    賈璉腦袋往媳婦胳膊一枕,這才感慨道。
    “上一位順天府府尹你可知是誰?
    朝廷效仿宋時開封府的舊例,順天府府尹一直由皇子遙領。
    太上皇也曾任過順天府府尹的位置,之後就是義忠親王。”
    提起義忠親王,王熙鳳都忍不住咦了一聲。
    “莫非當年壞事和義忠親王出任順天府府尹還有瓜葛?”
    賈璉點點頭,‘虛職也就罷了,可誰讓那位義忠親王事必躬親,賢名遠播。
    順天府地位特殊,太多公務需要直麵京城各個衙門,哪怕和京中三大營都有牽扯。
    其它皇子若是和京營、將官走的過近必被彈劾。
    可他當時身為太子,一切看起來就稀鬆平常。’
    “那現在呢?”
    “現在,順天府府尹都是六部尚書或者侍郎遙領。
    且兩年一換,府中所有公務都是府丞在處置。
    府丞也因為品級原因,麵對六部時底氣不足,若不是王寧遠得寵,光六部就能壓的他喘不過。
    北直隸流民之事雖然得以完美解決,京城也煥發一新,可順天府的財政積累同樣被用盡。
    這個攤子誰敢接手,誰能接手?”
    王熙鳳嘻嘻一笑,揉著賈璉的腦袋。
    “爺的意思是府丞大人和我有同樣的苦惱,為了銀子發愁。
    不過也是順天府幾年的積累,如今消耗一空,若是王寧遠拍拍屁股高升,繼任者不得看著賬目罵娘。
    還有那麽多工程未完,繼任者必然是必然是自己一係。”
    說著拍了一下賈璉,“那叫什麽來著?”
    “蕭規曹隨!”
    “對!戶部尚書和王家關係好,京城人哪個不知道,應該並不棘手!”
    賈璉搖搖頭,“公就公,更何況還在陛下眼皮子底下,真當鎮府司和皇城司是擺設。
    若真是如此夏吉和王寧遠還能身居高位,有如今的官聲。”
    賈璉嘴裏說著卻想起自己的二叔賈政。
    真是因為恩蔭才一直蟄伏,未必。
    義忠親王之亂牽扯多少官員、將領,事後安穩渡過才是首要。
    遠離朝政是最穩妥的選擇!
    如今二叔才離開工部高升多久,各種故舊已經浮出不少。
    此次封妃更是連以前都沒登門過的官員都送來賀禮,一點不避諱的送來銀子。
    這裏難道還不值得好好琢磨。
    陛下不缺妃子,卻在這時封妃,不會沒有目的。
    想著賈璉扭頭看向榮禧堂的方向。
    嘴裏小聲嘀咕道,“二叔、老爺,您每選一步都關係道寧榮二府幾千條人命!”
    “爺剛才說什麽?”
    賈璉搖搖頭,突然起身,“收拾下,餓了!”
    賈璉慢條斯理的吃著飯,忍不住看了一眼王熙鳳。
    “別算了,咱們榮國府放在順天府麵前算什麽?
    你還替府丞大人算起經濟賬了!”
    王熙鳳搖搖頭,“無非開源節流。
    別的不說,當家多年節流還是有點心得。
    城裏的堤壩、樹木補上也就算了,其它地方暫且不動,就能節省出來不少銀子。”
    賈璉一愣,這才想起順天府那個不倫不類的研究室。
    “府裏下人最近清掃房屋的頻次是不是增加了?”
    王熙鳳賞了賈璉一個大白眼。
    “建別院整日磅土揚塵的,能不清理屋子。
    光是棉布帕子就不知用了多少,那些貴重的家具還不敢讓毛手毛腳的丫鬟擦洗。
    一個個隻會抱怨,哪個會為府上分憂。”
    賈璉聽了點點頭,榮國府是工地,京城不就是一個大工地。
    說的好聽是臨時營地,可哪裏不需要伐木,多少林子為了流民砍伐一空。
    不補種樹木,明年春風起,漫天黃沙豈不更難看。
    不能光要裏子不要麵子,順天府官員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
    古人不傻,草木能保持水土他們能不明白。
    明白又有什麽用,首先得活著吧。
    百萬災民,那真是走到哪,禍害到哪,比之蝗蟲有過之而無不及。
    保持植被更不是一地之事,需要全麵統籌。
    話回來還不是銀子的事,處處要錢,誰能不心急。
    難怪好戰必危,以工代賑也算一場戰疫,隻是最後順天府賬目聚攏到順天府時,王寧遠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倉中積累不算,光是各處商家墊付的銀子就讓王寧遠頭疼。
    別說旁人,就是王寧遠此時也想賣官,那個才是來錢最快的。
    賣官隻會讓剛有起色的順天府被打落塵埃。
    想起史書上的闖王,王寧遠心裏也在算著哪裏有肥豬可以下手。
    王寧遠哪裏還顧得上臉麵,委屈巴巴的進了行宮。
    戶部已經盡力對順天府寬容,王寧遠不能得寸進尺。
    皇帝是天下子民之父,有困難當然是去尋君父。
    皇家可是有自己的私庫,三瓜兩棗王寧遠也嫌少。
    不給銀子,給地給政策也行!
    雍慶帝被王寧遠的操作給氣懵了,朝廷向來都是缺了銀子就找皇家借。
    至於還不還那在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