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意見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A+A-


    由於大雪封路,道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交通完全中斷,導致厲景逸寫的信在好幾天後才艱難地送達皇宮之中。
    文德殿作為厲元晟與眾大臣上朝的地方,其建築風格宏偉壯觀,展現出皇家的威嚴和氣派。
    大殿內部寬敞明亮,氣勢磅礴,內柱由多根巨大的紅色柱子支撐著,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一條回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仿佛要騰空而起,令人歎為觀止。
    在那金漆雕龍寶座上,厲元晟端坐在龍椅上,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皇冠,神情嚴肅而莊重。
    在仔細閱讀完厲景逸送來的信件後,他緩緩地將信件放在桌麵上,似乎在思考著其中的內容。
    厲元晟的臉色顯得有些沉重,他抬起頭,目光巡視著下方站著的文武百官。
    這些官員們身著朝服,整齊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交頭接耳,似乎都在等待厲元晟的指示。
    “此次宜州大戰過後,我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傷無數。
    同時,為了應對可能突發的寒災,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障百姓的生活和安全。
    諸位愛卿,對於鎮災之策,你們有什麽好的建議和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
    厲元晟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清晰而有力。
    說完之後,他靜靜地看著下方的眾臣,等待著他們的回應。
    劉尚書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高太傅,隻見高太傅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然後若無其事地觀察了一下皇上的臉色,確認無誤後,這才不緊不慢地站了出來。
    高太傅先是畢恭畢敬地向皇上行了個禮,然後拱手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目前最緊要的事情莫過於盡快調配物資送往宜州。
    畢竟宜州曆年以來都會遭遇嚴重的災情,那裏的百姓們正急需糧食、棉衣等生活必需品。”
    說到這裏,高太傅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來該怎麽說。
    厲元晟見狀,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得到皇上的示意後,高太傅接著說道:“為了確保這些物資能夠順利抵達宜州,我們可以從周邊的府縣征調一些糧食和棉衣等物資。
    同時,還需要組織一支專門的人馬去開辟道路,以保證運輸的暢通無阻。”
    厲元晟聽後,再次點了點頭,表示認可高太傅的提議。
    這時,劉尚書也站了出來,“陛下,微臣認為除了物資援助之外,還可以就近派遣一些醫術高明的大夫前往宜州,救治那些受傷的百姓。”
    劉尚書的話音剛落,其他大臣們也紛紛踴躍發言,各自提出了一些應對宜州災情的建議。
    有的大臣提出要加強宜州的治安管理,防止有人趁亂作惡,擾亂社會秩序;還有的大臣建議在京城舉行一場盛大的祈福儀式,祈求上天保佑宜州能夠早日度過這場災難。
    厲元晟認真地傾聽著大臣們的每一條建議,他的心中也在不斷地思考和權衡。
    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緩緩掃過眾人,“諸位愛卿所言,皆有其道理,朕自會一一斟酌,妥善施行。”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殿中的大臣們齊聲回應道:“願為陛下分憂!”
    聲音整齊劃一,回蕩在大殿之中,顯示出他們對皇上的忠誠與支持。
    然而,張丞相的目光卻落在了高太傅和他身後的一群人身上。
    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自然清楚這些人心裏打的是什麽算盤,無非就是想借著這次救災的機會,中飽私囊罷了。
    張丞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他邁步而出,對著皇上拱手作揖,朗“陛下,調配物資、減免賦稅等固然重要,但臣認為,還需謹防有人借救災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落在了高太傅等人的心上,讓他們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
    高太傅見狀,連忙幹笑兩聲,“張丞相所言甚是,不過,如今當務之急,乃是先將物資盡快送往宜州,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張丞相豈會聽不出高太傅話中的意思,他冷笑一聲,毫不退讓地反駁:“高太傅此言差矣!
    若不提前做好監督,等物資出了問題,再去補救,恐怕就為時已晚了。”
    厲元晟端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聆聽著張丞相和高太傅的激烈爭論。
    他的目光在兩人之間遊移,心中卻對張丞相的觀點暗自讚同。
    張丞相的言辭懇切,句句都透露出對朝廷和百姓的關心。
    厲元晟深知他的為人,知道他所言非虛。
    於是,他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停止爭論。
    “張丞相所言甚是,朕會讓端王在宜州好好監督物資的分配,確保每一份物資都能用到實處,在此之前也麻煩張丞相多多監督好運送物資的事宜。”
    “是,臣定當不負眾望。”
    高太傅聽到要端王來監督物資分配時,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他完全沒有想到皇上會如此果斷地做出這樣的決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在朝堂這樣莊重的場合,他即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滿和不情願,也絕對不敢公然違抗皇上的旨意。
    於是他隻能強顏歡笑,臉上勉強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陛下英明!端王殿下一向公正無私,有他來監督物資分配,必定能夠保證公平合理,讓每一份物資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其他大臣們見皇上已經做出了這麽多決策,而且都非常合理,於是紛紛表示讚同,朝堂上一時間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
    厲元晟掃視了一眼眾人,然後麵色凝重地說道:“此次救災,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生死存亡,希望諸位愛卿都能夠盡心盡力,不要辜負朕對你們的期望。”
    眾大臣齊聲回應道:“謹遵陛下旨意!”
    待眾大臣說完後,站在一旁的大太監高喊一聲:“退朝!”
    眾臣見狀,紛紛躬身領命,然後魚貫而出,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
    下朝後,劉尚書一行人並未立刻離去,而是徑直走向張丞相。
    他們麵帶微笑,但眼神中卻流露出明顯的不善。
    “張丞相,您今日在朝堂上的那番話,可真是讓我們這些老臣好生佩服啊。”劉尚書麵帶微笑,語氣卻陰陽怪氣。
    張丞相微微一笑,並不在意劉尚書的諷刺。
    他淡淡地回應:“本相隻是就事論事,並無他意。
    若諸位大人問心無愧,又何必在意本相的話呢?”
    劉尚書冷笑一聲後並未作多言。
    張丞相見他們並未開口繼續補充道:“此次賑災的物資關係重大,本相自然會好好監督,絕不會讓那些貪墨之徒有可乘之機。”
    他特意強調了“貪墨之徒”四個字,顯然是在暗指劉尚書一行人。
    “張丞相可得確保好物資到達宜州啊。”劉尚書看了一眼張丞相。
    張丞相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劉尚書放心,本相定會不負陛下所托,確保物資安全送達宜州,讓災民們得到應有的救助。”
    喜歡景逸華年知夢瑤請大家收藏:()景逸華年知夢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