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一樣的橄欖枝
字數:5066 加入書籤
8月18日,隨著土耳其的下場,美俄華三國在日內瓦達成對於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的初步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了要求敘利亞政府一周內提交全部化學武器清單,2014年交出全部化學武器,美國放棄打擊敘利亞政府軍設施,如果需要發動打擊,需要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打擊。
隨著土耳其發動了地麵進攻,庫爾德武裝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大變,努布爾和紮哈拉鎮已經斷絕了補給的通道再次恢複。
土耳其進攻的位置不是16年時候進攻的巴卜地區,而是發動了18年橄欖枝行動吞並阿夫林地區。
這次土耳其的地麵進攻還是取名橄欖枝行動,區別就是時間比原來時空提前了五年。
18年的橄欖枝和目前的橄欖枝,區別不是很大。
打擊目標都是阿夫林地區西庫爾德人。打擊的原因,也是為了切斷努布爾和紮哈拉的補給。
土耳其一直對於庫爾德人地區覬覦野心。
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最早可以追溯於一戰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時代。
凱末爾時代是中東國家獲得獨立建國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庫爾德人是最接近建國的一次機會。
由於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戰敗國,奧斯曼帝國最終分崩離析。
庫爾德人全力支持了凱末爾建立了土耳其,這相當於合夥創業。
但是凱末爾對於土耳其規劃裏,就沒有庫爾德人位置。
凱末爾直接把庫爾德人地盤一分為四,其中三份給了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
這個手段確實把庫爾德人的建國夢給擊碎了。
在未來的一百年裏,這些國家輪流屠殺和鎮壓庫爾德人。
土耳其出兵敘利亞庫爾德地區,一直就是抱著吞並的野心。
土耳其自己的邏輯就是,當年這些地盤是我主動分出去的,現在我出兵收回來。
當路明這個蝴蝶改變了曆史後,引起了連鎖反應。
蘇海爾哈桑在努布爾和紮哈拉鎮站穩腳跟,切斷了自由軍和勝利陣線的補給線。這等於給土耳其一個天賜良機。
16年幼發拉底河之盾行動,隻是打巴卜地區。
當時土耳其目的是,切斷庫爾德東西兩塊土地的聯係。
而且,當時巴卜被isis占領,出兵巴卜不會激起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彈。
這次機會更好,切斷聯係哪有直接占領好。
在自由軍背後金主,都默認土耳其下場的時候。
土耳其當然選擇了最有力的下場方式,那就是直接占領阿夫林地區。
如果成功占領這個地區,既解決了庫爾德武裝中最重要的一塊心腹大患。還能徹底解決了努布爾和紮哈拉敘利亞政府軍切斷後勤補給線問題。
畢竟努布爾和紮哈拉的物資供應,大部分要靠阿夫林地區解決。
反政府軍在努布爾和紮哈拉打的這麽困難,根本原因還是沒有包圍這兩個城鎮。
因為這兩個城鎮和阿夫林地區接壤,西側和阿夫林地區的通道始終不會被切斷。
這次橄欖枝行動土耳其方麵沒有了自由軍配合,隻能出動第2集團軍第六軍9個旅加二個炮兵團,一共3萬多人加入進攻。
基尼村基地。
路明再次迎來了老朋友馬穆魯克。
這次馬穆魯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庫爾德武裝阿夫林軍事負責人阿巴多。
路明非常好奇,這兩個未來的冤家,現在是怎麽坐到一起。
而且,他們還一副相談甚歡的樣子。
路明穿越前的記憶。在明年,就是這個阿巴多,把敘利亞政府軍徹底趕出了阿夫林地區。
馬穆魯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並且對阿巴多恨之入骨。
18年土耳其橄欖枝行動的時候,就是馬穆魯克趁火打劫,提出讓阿巴多把阿夫林地區管理權,重新交回大馬士革。
在這以後,阿巴多和馬穆魯克之間,互相仇視。
這個時候,兩個人居然一起來到了路明基地。
其用意不問便知,真是天大的諷刺!
各自入座以後,馬穆魯克熱情的向路明介紹。
“這位是庫爾德武裝領導人阿巴多。他是一個出色的戰士和一個富有遠見的領導人。紮哈拉鎮目前能支撐下去,阿巴多先生功不可沒啊!”
“這位是路明先生,華國人。敘利亞政府的朋友。”
馬穆魯克又向阿巴多,介紹了路明。
“目前的形勢對我們很不利,本來大馬士革政府方麵,想把53團從紮哈拉撤出來。”
“現在,土耳其進攻阿夫林地區。哈桑就是想撤,也撤不出來了。”馬穆魯克苦著臉說道。
“我們都是老朋友了,談談你的想法吧。看看有什麽是我可以做到的。”路明笑道
“那我就開門見山的談談了,目前阿夫林地區可以頂住土耳其第六軍至少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裏,我們需要做點什麽幫助阿巴多先生。”
馬穆魯克說道。
路明點了點頭,示意馬穆魯克繼續說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阿巴多先生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但是大馬士革政府那邊也不寬裕,我想來想去,陸先生這裏還是應該有一些存貨的,這點你和阿巴多先生稍後可以單獨談談”
“第二就是大馬士革方麵還是希望80旅和41旅至少出動一個旅,加入到阿夫林地區的戰鬥中。”
“阿夫林地區是敘利亞國土。大馬士革政府目前自顧不暇,隻能雇傭路先生麾下部隊參與到這場國戰之中。”
路明聞言眉頭緊鎖,他在仔細衡量這裏麵的得失。
馬穆魯克以為路明要拒絕,緊忙扔出了自己的全部籌碼。
“作為出兵裝備和彈藥的補償,大馬士革方麵可以直接補償8000萬美元。”
“另外大馬士革方麵會提供一些有限的製空權掩護。不過大馬士革方麵空軍實力有限,隻能有限的牽製土耳其空軍。”
聽到這話,路明簡直都要跳了起來。
‘這大馬士革政府,和他印象中的完全不符合啊。大馬士革財政一直都不太好,巴沙爾對外也表現的,不是很硬氣。’
想了想,他突然恍然大悟。
‘大馬士革沒錢,不代表庫爾德這幫人沒錢。’
實際上庫爾德武裝並不缺錢,尤其是在占領了敘利亞大量油田資源後,就更加寬裕了。
另外庫爾德人背後本身也是有金主的,他們始終缺的不是缺錢,是缺打手而已。
路明心中暗自吐槽。
‘庫爾德人連美軍都可以收買。我又算的了什麽?’
‘不過是物美價廉而已。’
‘看來,這8000萬就應該就是庫爾德人出的錢。’
‘另外庫爾德人一定是給了巴沙爾政府一筆錢,才能讓巴沙爾政府出動空軍準備和土耳其人硬剛。’
路明在短時間內,迅速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實際上,確實和路明想的不多。
不過,對於巴沙爾政府,路明想的稍微有些偏差。
原時空巴沙爾在伊德利普和土耳其人硬剛,是因為政府軍包圍了伊德利普,看到了解決內亂的希望。
這和現在得戰略態勢沒什麽不同。
哈桑死死卡在努布爾和紮哈拉鎮,切斷了阿勒頗反政府軍的補給線。
同樣讓大馬士革政府,看到了解決反政府軍的希望。
所以,現在的大馬士革政府和庫爾德武裝,一拍即合。
他們都想在阿夫林地區頂住土耳其人。
不過,路明非常討厭這種情況。
總結起來隻有一句話。
‘他討厭中間商賺差價。’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