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開荒旱地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A+A-


    晚上,一大盆紅燒排骨,雖然調味料放得少,可味道比清炒肉可美味多了。
    “爹,晚上泡多少黃豆?”
    忙裏偷閑,老大飽餐一頓,才有空問一問明天做豆腐的事情。
    一旁趙三郎道:“爹,明天可以多做一些,今天村上好多人沒買到。”
    趙清虎考慮了一會,“明天還是十斤黃豆,做出來一半賣給村裏,一半送去工地。豆腐雖然便宜,可村上人也不可能天天吃。”
    又給眾人解釋了一番,豆腐日後準備漲價的事情。
    升米仇鬥米恩,豆腐坊開工之前,豆腐供應絕對不能滿足需求,必須日常缺貨。
    如此一來,等到豆腐坊開工,兩文錢六塊的新價格才好執行下去。
    “家裏的房子在蓋,你三叔跟四叔幫忙盯著!水田裏麵青苗也長出來了,接下來咱們家需要開荒。暫時不開水田,先開荒地!明天我帶著你們去山坳裏麵看看那堆肥的情況。二十天內要開荒五畝旱地,用來栽種之前從縣城帶回來的棉花。”
    趙大郎立馬拍著胸脯保證,“爹你放心,肯定能開出來。”
    一旁趙三郎道:“爹,我跟二哥跟著四叔,每天也沒什麽事,也能幫著開荒的。”
    “好!”
    趙清虎又想了想,整理了腦海中的思緒,這才開口一一安排。
    “開荒旱地五畝,這件事情不能耽擱!”
    “工地的事情不用你們費心費力,你們三叔、四叔會幫著盯著,我也會看著。”
    “豆腐的事情,搬家之前,每天磨十斤黃豆便是,暫時不用增產,你們也都先熟悉起來。”
    “秧田裏麵的稻秧我看過,大概二十天後就能插秧了,到時候隻需要把水田軲轆一下就行。咱們家八畝水田,一大家子一起上,兩天時間足夠。”
    “蓋房子還有上梁、喬遷新房兩場熱鬧,我都盯著你們不用擔心。”
    “此外豆腐坊的東西我已經從鎮上預定了,鄭師傅他們還在,我找他問問,順手就給蓋上。”
    五個郎一個頭兩個大,卻原來,家裏麵還有這麽多事情。
    趙清虎笑了笑,“心裏有數就好,你爹我都盯著呢。”
    聽了這話,眾人才鬆了口氣。
    家裏麵有爹當家作主,他們隻需要埋頭幹活就好。
    此時,趙清虎一拍腦門。
    “差點忘了大事情!咱們要搬家,新房也足夠大,需要的家具不少!你們自己房間裏麵的家具需要多少,回頭都報給我。房子蓋好之前,王木匠能做的讓他做,他做不了的我去鎮上木匠鋪預定。”
    “爹,要不你看著買,我們也不懂啊。”大郎撓了撓腦袋。
    “也行,你們自己也商量商量,有需求提出來,我看著你們報的東西再往上添加。”
    事情趕事情,趙清虎才想起來。
    這蓋房子跟裝修是兩筆錢。
    他如今是古代農戶,沒什麽裝修的必要,牆壁上抹上石灰就行,木質的吊頂隔板什麽的,用桐油抹上就行,沒有其他花裏胡哨的裝修。
    可是,家具要花錢啊。
    不然他們搬去新家睡地上啊?
    現在的茅草屋,他晚上睡的就是兩塊拚湊在一起的木板。
    總不能搬去新家,還沒有床睡吧。
    清水鎮雖然偏北,過冬也冷,但是不用砌火炕,殺雞不用牛刀。
    大部分農戶,都是用稻草幹鋪床,上麵放上兩床棉被,晚上也能保暖。
    趙清虎也不會標新立異,前世他也沒睡過火炕,也就不堆砌火炕了。
    等冬天農閑的時候,還能撿起原主的篾匠手藝,做些東西出來。
    趙清虎再次找到了村長,之前他要八畝宅基地,村長隻給了六畝。
    如今,他又來了,這一次絕對要多一些。
    “豆腐坊?”
    村長皺眉,他們綠竹村不小,也不是沒有作坊。
    王家就有一個榨油坊,每年都能賺些銀錢,是他們王家聯合開的。
    昨天才吃了趙清虎家做的豆腐,今天人就上門來說要建豆腐坊。
    “你要多少?”
    見趙清虎伸手就比了個八,村長手裏麵的拐棍也豎了起來。
    趙清虎脖子一縮,“那四畝地?”
    村長沒好氣道:“四畝地的工坊,你們家一天要做多少豆腐啊?”
    “最少兩畝。”
    趙清虎亮出了底牌,村長點了點頭。
    一個豆腐坊,有兩畝地足夠了。
    “加蓋一個豆腐坊?”
    工地,鄭師傅腦袋嗡嗡的,這宅子都沒蓋好,又要弄一個豆腐坊?
    “兩畝地!”趙清虎道。
    鄭師傅哭笑不得,“也蓋成磚瓦房?”
    趙清虎搖了搖頭,工坊又不是住的地方,用土坯房就好。
    “蓋成土坯房,不用太高,也要用些石頭磚塊,就是窩裏排水的地方,做豆腐有很多水,泥土地不方便,還需要在地下挖一條排水渠道,方便排水。”
    趙清虎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幾下,大概的需求都有了。
    鄭師傅點了點頭,“那簡單,不用磚瓦蓋房,木工也簡單,隻要豎起來幾根柱子就好,土胚房快!要蓋兩畝還是一畝?”
    “前麵一畝豆腐坊,後麵一畝圍起來,蓋成豬圈,我要用豆腐渣養豬。”
    “多加五天工期,就從廚房往旁邊蓋。”
    趙清虎點了點頭,這個安排不錯。
    土坯房都不用他們這些正經泥瓦匠上,就村裏麵的雜工就行,他隻需要指導指導就行。
    豆腐坊,實用就行,不用花裏胡哨慢工出細活。
    木工也簡單,隻要柱子橫梁足夠幹燥堅硬就行。
    “對了鄭師傅,我三弟、四弟家也要蓋房子,都是磚瓦房,不過沒我家大,就兩畝宅基地,蓋上合圍成院子就好,您計劃計劃,留下時間跟工人。”
    鄭師傅雙眼一亮,趙清虎這個東家是個大方的。
    在他們家幹活,沒啥麻煩,而且待遇不錯。
    能再蓋兩座磚瓦房,他自然樂意。
    趙清虎找來兩兄弟,讓他們跟鄭師傅溝通,都是老熟人了,也不是陌生人,溝通暢通無阻。
    離開工地,趙清虎去了大郎他們開荒旱地的地方。
    綠竹村荒地不少,畢竟,一大片石隆山連同山腳下的土地,都是他們村的。
    地勢低,靠近水源地的,可以開墾成水田。
    地勢高,遠離水源地,難以蓄水的,隻能開墾成旱地。
    旱地作物不多,冬小麥、黃豆、油菜、豇豆、綠豆、芝麻都有,但是沒有花生、甘蔗、棉花。
    大郎他們選擇的一片荒地,土地很貧瘠。
    即便是春雨貴如油,萬物生機勃發的時候,上麵也就是稀稀拉拉一些綠草,連灌木叢都懶的來這裏生長。
    旁邊就是村裏人開荒的旱地,生活安穩了幾十年,綠竹村人口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若是戰亂年代,吃都吃不飽,誰有心思生小孩啊。
    原主也是托了大淵朝國朝初立的福,否則在老趙家這樣的家庭,如何能生下還養活了十個兒女。
    村裏麵人口增多,再貧瘠的荒地遲早也會被開出來。
    等這些荒地沒了,就會燒林開荒,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農戶別的本事沒有,就會種植莊稼,侍弄田地。
    再荒蕪的土地,施肥養護十幾年,也會成為出產不錯的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