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叛賊出身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A+A-


    楊夫人聽到劉夫人要結親的話,知道要來的終於還是來了,先抬頭向枇杷看去,隻見她正與劉家的幾個小姑娘正說著,“劉家的廚師刀功果真了得,魚片薄厚完全一致,烹煮的時間又恰到好處,我從未嚐過如此好吃的魚。”

    從劉節度使府上向玉家表現出超出正常的友好起,楊夫人就在心裏想劉家的目的,想來想去,自家並沒有什麽值得他們圖謀的,最後覺得劉節度使府上恐怕是想求娶自己的女兒。

    先前範陽和營州同屬一個節度使統領,後來雖然分開了,但是依舊唇齒相依,本朝期間突厥衝破營州防衛襲擊範陽的事情並不少見,因此營州的戍邊其實對範陽的影響非常之大。玉將軍升任副節度使後,在地位上也與劉家更接近,有了結親的想法應該很順理成章。

    更何況自家的女兒又美麗又能幹,正是武將家最喜歡的兒媳典範,楊夫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後,便開始打聽劉節度使府上的情況。

    結果她原本還有一兩分先看看劉家男兒的心思,但聽說劉宏印姬妾無數,庶子庶女眾多,且隻生有一個嫡子,而這個嫡子已經娶了劉夫人娘家的侄女,便馬上就完全將劉家排除了。

    且不說庶子與嫡子間差距甚大,很多人家根本不將庶子記入家譜,隻是半主半仆地養大而已,隻劉家的家風楊夫人就看不上。

    對於姬妾,出身大家的楊夫人能夠理解,但凡事有度,男人有三五個姬妾服侍無所謂,但姬妾成群卻不是什麽好名聲,尤其嫡係如此單薄,更說明正室夫人的日子不好過。上梁不正下梁歪,想來劉家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將來內宅一定混亂不堪。這們的人家,楊夫人怎麽舍得讓枇杷嫁呢。

    所以楊夫人便婉轉地說:“我們家的孩子太小了,玉將軍一直與我商量要多留她在家幾年,晚些再議親呢。”

    沒想到劉夫人卻笑著說:“遊擊將軍已經十八歲了吧,現在議親也不算早了。”

    楊夫人才知道自己猜錯了,原來劉夫人提出結親的人選是守義。

    自從守義殘了後,楊夫人心頭的傷口始終在滴血,她盡自己所能地為守義延醫買藥,又體貼地照

    顧他的生活,但是卻沒想到過要為兒子娶親。

    當年周家姑娘與兒子那樣情投意和,自己與周夫人早有默契,如果沒有變故他們現在應該已經成親了可是周家說要離開營州時,自己整整幾夜沒睡,最後也還是沒有開口。

    就是後來,也曾有人勸自己在懷遠軍兵士家中找一個老實聽話的女孩給兒子娶進門,楊夫人也沒有答應。兒子已經這樣了,娶親隻能是耽誤人家的女孩,玉家人怎麽也做不出這樣欺負手下的事。

    所以楊夫人幽幽地說:“我現在最想的是將守義的傷治好了。”

    其實治傷與成親並無衝突,若是小將軍有了妻室,倒更方便照顧他的起居和用藥呢。我們家的

    女孩都貞靜賢淑,如果成了親,定然會細心照料遊擊將軍。”

    不得不說,劉夫人的建議很有誘惑性,楊夫人不由得心動了。玉家軍戶出身,原來家裏並無下人,但因為守義的傷特別給他找了兩個小廝。不過這些半大小子哪裏會服侍人,就是自己處處操心,也難免有疏漏之處。若是守義有妻室,朝夕相處,貼身照顧,肯定就不一樣了。

    劉夫人看出楊夫人的心動,微微一笑,對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先前節度使要與玉家結親,但卻是想將玉家的小姐娶進門,自己當然不可能眼看著這樣的事發生,於是力勸劉節度使改變了主意。

    她的理由就是,自家兒子與玉小姐結親再好也總不若把女兒許給玉家兒子,畢竟玉家小姐不愁嫁,年紀還小的她總要過幾年才能進門,而時局變化不定,短期間很難取得效果。而把女兒嫁給玉家的兒子則不然,眼下就能成親,玉家又會感激涕零,下麵的事情也就都好辦了。

    劉節度使雖然內寵頗多,但對夫人的話還能聽得進,想一想就決定挑一個女兒許給玉家兒子。至於女兒的終身幸福,根本不在他顧及的範圍內。

    劉夫人當然也不會在意庶女將來的命運,她唯一在意的隻是自己的兒子。正因為自己的兒子已經娶親,所以她才要阻止玉家小姐嫁入劉府,因為不管哪一個庶子娶了玉家小姐,對兒子將來接管家業都是極大威脅。

    劉夫人又笑著向她指了指席間的幾個女孩,“這幾個孩子都是我親手養大,都很懂事,”她又特別點了點九娘道:“看起來與玉家小姐很說得來呀。”

    因為提起了親事,兩位夫人不由自主都放低了聲音,小姑娘們根本沒有發現,還在一起笑著說話,劉九娘聽著枇杷講起營州的女子也可以騎馬出城,一臉地豔羨,“我也會騎馬,但隻在府裏的跑馬場騎過,要是我能到營州該有多好啊!”

    楊夫人重新打量劉九娘,雖然相貌普通了些,但也夠得上清秀,因為練劍的原因身體看上去很健康,性子也溫和內斂,倒不似枇杷那樣跳脫,比起其他幾個嬌弱的姑娘,還真很合自己的心意。

    雖然是節度使府上的庶女,但嫁給已經傷殘了的兒子,還真是自家高攀了呢。以守義的情況,將來真要說親,基本隻能在普通良民家中找了,又要許女家大筆的金錢才能成。

    但是,楊夫人就是再動心,也沒有完全被眼前的好處哄得失去了理智,劉節度使府為什麽要與自家結親,而且還寧願犧牲一個女兒討好玉家?這其中一定有原因,她想不出。於是便笑著說:“我瞧著還好,隻是這樣的大事總不能我一個婦道人家決定,總要與將軍商量才好。”

    沒想到楊夫人到這個時候還能把持得住,劉夫人多少有些詫異,但讓玉家人回去商議一下倒更好,能像自家這樣舍得把女兒嫁給玉家兒子的,玉家人再也找不出這麽高的門第了。於是劉夫人便也淡然地地笑了笑,與楊夫人說起了輕鬆的話題。

    枇杷與母親回到了劉家為他們專門安排的院子又過了很久,父親和三哥才回來,而且隻聞著嗆人的酒味,就知道父親一定沒少喝。她便趕緊與娘上前扶了爹送他進裏間床上,又抱怨道:“爹,你怎麽又喝這麽多!”

    三哥隨後跟了進來,低聲說:“你還抱怨爹呢,我們這還是好不容易才脫身回來。”

    怎麽了?”楊夫人和枇杷一起問道。

    玉進忠見已經沒有了別人,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真沒看出劉節度使還有這樣的野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他還想把我留在範陽,與他一起壯大軍隊,以挨天下有變。然後又說要與我們結成親家,將來共享富貴,我差一點嚇傻了,後來守義一個勁兒地給我使眼色,我才想起來裝喝醉了回來。”

    啊!”楊夫人發出了一聲短促地驚呼,忙問:“你不會是喝多了聽錯了吧?”

    這麽重要的事父親怎麽會聽錯了?再說當時我也在一旁,”玉守義說:“娘,你別忘記劉家本是叛賊出身。”

    楊夫人並不真是不相信丈夫,而是她實在被劉節度使大膽的提議驚呆了。謀反可是誅殺滿門的大罪啊,劉宏印竟然敢公然這樣說出來。現在聽兒子提過去的事,她身子不禁抖了一下,當初她的父親就是因為十幾年前那場逆賊造反守土不力才被判流放的。

    可是枇杷卻一頭霧水,“什麽叛賊?”

    十幾年前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逆賊造反,習卷了範陽、德州、青州等十幾個州郡,當時劉宏印還隻是範陽下麵一個折衝府的校尉,見圍剿不利就投向逆賊,並帶兵將範陽攻下,親手殺了節度使。”玉守義三言兩語地將往事敘述了一番,“後來朝廷平叛時,他又審時度勢投誠,被封為範陽節度使。”

    這些事情不隻枇杷不知道,就是玉將軍也不大清楚,因此這一大一小一同向玉守義問道:“你怎麽知道的?”

    我平時閑來無事,就將營州過去的邸報都找來看了。朝中幾百年的事其實都在上麵,就是沒有明確寫出來的,亦能在字裏行間解讀。”

    枇杷郝然,三哥想辦法借來陳年的邸報自己也是知道的,而且他還一直讓自己一同看,說是在其間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可是自己真沒有興趣去翻那堆故紙,所以時常敷衍一下就溜走了,原來竟然有如此大的用處。

    好在枇杷是從不吝於讚揚別人的,立即將一張大大的笑臉展開,“三哥好厲害啊!”

    玉將軍也笑道:“守義的腦子像你們母親,就是比我們好用!”

    枇杷也聰明得緊,隻是坐不住而已。”玉守義一笑,其實沒受傷時,自己也頂喜歡在城外跑馬打獵的。若不是腿殘了,恐怕也不能一張張一節節地細看如此枯燥的東西。

    楊夫人被讚揚了,卻無心理會,卻道:“怪不得劉夫人說要將女兒嫁給我們守義呢,當時我還想劉家還很真心實意,”然後向大家問道:“我們若不答應,劉節度使會不會翻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