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天緣注定
字數:4818 加入書籤
一個多月後爹娘三哥三嫂回來時,帶回了更多的禮品,而且都異常貴重,娘一樣樣地拿給枇杷看,“這對鑲寶如意是禦賞的,這對寶瓶是老魏國公留給老大人的……”
自家的禮品貴重,王家回禮更非同一般,枇杷想想先前娘對自己說的話,便也理解了。先前兩家情誼就頗深,現在又分處於德州與範陽營州兩鎮,這兩處正是唇齒相依,德州靠範陽與營州防住突厥等外敵,而範陽與營州則需借助德州的豐饒物產,所以更要友好相處。
娘一樣樣向枇杷講了,然後一一收到了上好的樟木箱子裏,連同一本寫著明細的精致帳冊子一同放入專門的庫房。又單把兩匣子首飾交給她,“這些都是老夫人給你的,留著戴吧。”
枇杷看了更是奇怪,“老夫人怎麽送我這麽多貴重首飾?”
老夫人一向喜歡你,又有什麽奇怪的!”
是不奇怪嗎?盡管老夫人極疼自己,但枇杷心裏還是有些許疑惑的,隻是她一忙起來就忘記了。
沒幾天,枇杷見娘和三嫂拿出家裏最好的錦緞給自己做衣服,春夏秋冬四季,第一季都做了一套又一套,也不知總共要做多少,且件件鮮亮喜慶。雖然很是喜歡,但也不禁反對道:“我衣服夠多了,做兩件過年穿就行了。”
三嫂笑著勸道:“女孩子哪有嫌衣服多的,你如今也是節度使家的小姐了,每季該有幾十套衣服。家裏的事情你不必多操心,隻管做正事去吧。”
既然娘和周姐姐都這樣說,枇杷也就無可無不可了,隻專心於軍中事務。
身處營州,玉家人對於突厥的動態一向是非常關注的,盛夏裏突厥可汗突然死去了,接著他的二十幾個兒子為了可汗之位打得一塌糊塗。甚至就連在京城任左驍衛大將軍的左賢王也向朝廷上表回突厥去了。
接下來,玉家人閑來無事時議論最多的就是突厥新任可汗會是誰,沒想到秋高馬肥的時候,新上位的可汗竟然派人帶著禮物來向玉家求親了!
成千上萬的牛羊馬匹散放在營州城外的原野上,從城牆上看去尉為壯觀,滿城的人聽到了突厥來使代可汗向小玉將軍求親都驚愕不已,又紛紛打聽新任的突厥可汗是誰。
玉進忠坐在節度使府的正堂裏聽著使者先向他傳達了新可汗的問候,捧上了親筆信,又遞上禮單向他求親,神情非常鎮靜,笑道:“我一直相信老朋友一定能成為你們的新可汗的,果然沒錯!謝謝他還這樣惦記我,還特別給我寫了信問候。”
然後又道:“承蒙不棄,可汗向我家小女求親,隻是我家的女兒已經許了人家了。”
枇杷自然在場,平時閑聊時,她也堅信先前的左賢王一定會成為新可汗的,畢竟那樣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是不可能埋沒的,但聽到可汗竟然讓使者帶著一萬隻羊、五千頭牛和三千匹駿馬做為聘禮來向自己求親,不禁麵露冷笑,左賢王這是以贖金之數做聘禮了!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筆極豐厚的聘禮,突厥人向來用牛馬羊等牲畜做聘禮,就是營州城內也有這個習俗,誰家送了幾頭牛當聘禮,誰家拿了幾匹馬做陪嫁,都是很豐厚的,待到下聘出嫁時掛了紅花牽著從大街上繞著城內大道走上一圈,足夠炫耀。
枇杷小的時候也曾聽人講過,突厥可汗娶大可敦時就是牛羊成群的,但還從沒聽過這樣大的數量。原來自己的身價還蠻高的,比起突厥曆任的大可敦都要高。
至於爹拿自己已經許了人家做借口,枇杷最明白不過,畢竟對方是突厥可汗,又拿出這樣的誠意,直接回絕並不合適,隻能說自己已經許親婉拒。
那使者是個深目高鼻的突厥人,披著結了無數小辮的頭發,可漢話說得極好,極能言善辯的人,馬上笑道:“玉節度使,小玉將軍何時許親了?不隻我們,就是營州城內百姓也沒有知道的,是
不是節度使不想許親才隨口推拒的呢?”
又笑晏晏地道:“我們可汗天縱英才,又正當壯年,以大可敦之位向小玉將軍求親,兩人結為百年之好,不隻是可汗與小玉將軍之幸,亦是突厥與大唐的舉事啊!”
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是決計不肯信的,枇杷並不知道突厥怎麽突然就要拿出這麽多的聘禮向自己求親,再一想到那天在酒席上他曾向自己別樣的笑了幾回,心裏突然有了些領悟。原來那時的左賢王恐怕有了這個壞心思,他一定想到如果把自己娶到突厥,這樣就會減少一個勁敵!
虧自己覺得他是個英雄,原來竟然有這樣的小人之心。枇杷自從聽了突厥人向自己求親心裏就很不快,現在想通了這一節就更加不屑。又知道爹一定不會答應,遂端坐不語。
原以為爹會跳腳生氣,但沒想到他大約是當了節度使時日久了,養氣功夫竟然好了不少,神色絲毫不變,大笑道:“可汗與玉家結親,確實是幸事,隻是小女已經許親之事並不是玉某推拒,而確有其事。貴使既然前來,可親自一觀,便不會再疑惑了。”說著向三哥道:“去你娘那裏將你小妹的聘禮單子及合婚書拿來給突厥使者看。”
枇杷驚奇地發現,三哥進去打了個轉兒,果然拿出了一張合婚書和一份聘禮單子,合婚書非常正式,大大的一張撒金紙,上麵寫著極漂亮的字跡,媒人那項上竟是德州一位名士,聘禮單子也是用極精致的大紅冊子,將一樣樣東西都列得清清楚楚,一看就不可能是現做出來的假。
看到合婚書上王淳和自己的名字,又發現聘禮其實就是王家老大人和老夫人送給爹和娘的禮物,枇杷心裏便有了數。看來三哥的心計果然高明,上一次自己從玉華山逃出來就借助他在山下留下的車和軍械,現在他又未雨綢繆地為自己準備了一張合婚書!
麵對著這樣的證據,突厥使者亦知親事是真了,他曾跟著當年的左賢王去過德州,也深知王老大人與玉節度使的親密關係,現在德州刺史的嫡孫與營州範陽兩鎮節度使的女兒訂親,正好對德州與範陽營州這兩處相鄰的州鎮間保持良好的關係十分有益,恰好門當戶對。
就是想找個借口挑出些毛病,勸說玉節度使毀婚都挑不出來。
偏玉守義還猩猩做態地道:“若不是舍妹已經許親,我們定願意成親突厥與營州的這門親事。”
還笑著問:“若是大可汗還有別的人選,我們玉家可以幫忙做個媒。”
大可汗哪裏還會看上別人?使者搖著頭被三哥送走了。
待三哥回來,枇杷趕緊跑了過去,“三哥,你真聰明!先前你在玉華山下給我們準備了出逃東西,就很了不起了!現在竟然能提前想到做一個合婚書!你怎麽想到突厥可汗會來求親的呢?”
我自然是神機妙算,”玉守義捏起手指又搖頭晃腦地掐了半晌道:“這些天機是不能隨便泄露的,你隻管乖乖地聽我的!”
枇杷拿起合婚書來仔細看,見上麵寫著王淳和自己的出身籍貫、姓名八字,都一絲不錯,上麵還有和尚道士們批的命“天緣注定,即壽永昌。”再就是王老大人和三哥替父親簽的名字,媒人簽的名字,知是前些時候家裏人去德州時寫的,再次讚道:“實在不象假的,恐怕真的合婚書也就是這樣的吧!”
三哥上前將那張合婚從枇杷手中抽走,小心地收回匣子,放在自己的膝上,“你看看就行,別弄壞了,一會兒還是放到娘那裏好好地收起來。”
枇杷又想起了一件事,“三哥,現在這張合婚書已經讓這麽多人看到了,會不會對王淳有不好的影響啊?”
這事並不會傳出去,”三哥一笑,“就算真有些影響,可你們關係那麽好,他哪裏會與你計較?”
這倒也是,”想到與王淳從見麵就打了一架開始,點點地積累了足夠多的友情,枇杷點頭笑道:“我有什麽事,他都真心願意幫我。現在就是影響了他的聲譽,他也不會在意的,至多我將來向他的夫人親自道歉說明。”遂也不以為意。
突厥求親被拒後,大家原以為極可能會生出些事非,加強了營州的防衛,派了不少斥侯出去,又每日加強巡視。
但是,並沒有什麽異常發生,突厥與營州依舊如常往來,甚至做生意的人還漸漸增加了。家裏人在一起說起來,都覺得這位可汗並不是會就些偃旗息鼓的人,反倒相互勸著要提高警惕。
冬日裏,玉家卻接到京城的急報,朝廷下了明旨,皇上被突厥人圍困京城東南馬鋪縣,命營州、範陽、河東等節鎮帶兵入京勤王
爹本要親自帶兵前去,可是枇杷卻攔住他,“我覺得可汗這一次出兵就是要引我過去,如果我不去,他一定還會有別的辦法,我還不如親自去會會他。”
玉進忠也有這種感覺,但他亦不放心女兒一人過去,枇杷雖然能幹,但也不過是十六歲的女孩子,千裏勤王,還要麵對左賢王這們的梟雄,和京城裏的那些達官貴人,“枇杷,我們一起去吧,讓你三哥留在營州。”
枇杷搖頭,“爹,營州範陽是我們的根本,這個時候我們倆人中必須留下一個守住家,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玉進忠豈不知道?突厥雖然出兵西路,但是並不等於東路就安全了,突厥人最喜歡兩路夾擊,或者聲東擊西。如果隻留下守義,營州萬一再起戰事,他就是再有智謀,也不能親自上陣對敵。枇杷和自己不可能一同離開,他們總要留下一個守住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