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不開胸也能做肺移植?不可能的手術!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A+A-


    屏幕上,赫然列著一位七十二歲的男性。
    他有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病史,遷延發展了十一年,且有六十五年以上的吸煙史,年輕時平均每天一包不到,最近十年兒子出息了,不僅吸上了中華,一天還得抽個三盒左右……
    不過,帶給他最大傷害的,依舊是三十來歲歲被迫下崗時,為了養家糊口,他曾經從事下過礦,足足有三年的粉塵接觸史。    院內高分辨率ct顯示:
    兩側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呈現蜂窩樣改變。
    而且這還沒完。
    除了終末期的肺纖維化,後續的檢查中,又發現病人罹患結締組織疾病相關性間質性肺病,也有了多年的病史。
    此次入院的主因也極其複雜,除了反複感染,還有血氧飽和度極度下降、右心衰等等……
    而且,在入院後的測試中,病人僅僅走了三步路,原本平緩的血氧濃度,就迅速從100驟降至74!
    這讓在場所有醫務人員大跌眼鏡,呼吸科主任嚇得當場站了起來,從業至今,他們都沒見過這麽離譜的病人!
    最終診斷: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伴繼發性肺動脈高壓、結締組織疾病相關性間質性肺病、右心功能不全……
    ……
    簡短的四頁診斷,讓在場的人看了十分鍾左右。
    之後,大會場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別說接診醫院的呼吸科主任了,即便是這些在全國都能橫著走的醫學天才,此刻也是無比錯愕。
    開玩笑,這麽嚴重的終末期肺病,還能做雙肺移植?
    一直以來,大夏的器官移植成功率、存活率都不太樂觀,與黴國相比更是天差地別。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於黴國奉行的“精英醫療”。
    能做的起器官移植的人,就不可能得各種如矽肺病、塵肺病,他們做器官移植,往往不是因為到了 疾病終末期命懸一線了,而是因為想要活得更像是年輕人。
    而大夏,即便是有錢人,也基本上不可能在國內得到換器官的機會。
    所有等待移植的器官,供給的都是早就排了幾年隊,運氣好還活著的終末患者。
    這兩種病人的差距,也讓大夏器官移植的紙麵數據永遠比不過黴國。
    但,即便是國際社會,也沒人敢不承認大夏在器官移植領域的領先地位。
    因此,不管是柳寺還是其他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比妙佑診所的天才弱多少。
    甚至覺得,除開心肝肺移植之外,他們能駕馭絕大部分器官移植術。
    然而,在見到今天這位病人後,他們看到了真正的絕望……
    走兩步血氧就要崩潰,他能耐受手術?
    剛開刀就立馬要要搶救吧!
    “不可能……”
    “這個沒法換器官,怎麽想都不可能開刀的,更別說器官移植了!”
    “我估計他連一台包皮環切術都下不來,雙肺移植需要開胸,他更不可能承受!許醫生來了都沒辦法吧?”
    “又是和昨天的題目一樣,考驗我們的步驟,看誰能最接近正確的手術思路嗎?”
    場上,眾人議論紛紛。
    對這台手術,沒有一個人敢說能開刀。
    病人的情況過於凶險,就連把他從病房挪到手術室都是九死一生,還做手術?做夢!
    因此,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真正的考核內容。
    相比讓他們實操這位病人的雙肺移植術,更有可能是和昨天那一例隱孢子蟲感染一樣,層層設立關卡,然後分點打分。
    然而, 主考官再次開口了。
    他環顧眾人,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平靜地道:“別想太多,今天的考核很簡單,就是為這位病人做手術。”
    話音剛落,會場立馬安靜了下來。
    眾人目瞪口呆地望著台上,即便在場的都是各省的拔尖精英,但也要講基本法啊。
    這種病人是能救的?!
    此刻,陳巧、施憐也同樣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且不論能不能做手術,關鍵在於,賽事方總不能把這個病人找來讓所有人都試一遍吧?
    因此,最終還是各組在模型上進行模擬手術。
    而模擬手術也注定了,沒有人能判斷某個步驟改良後,病人會有什麽反應,能帶來改觀亦或是加劇風險。
    因而更有可能的發展,是所有隊伍都暫時拋開病人的病曆,就按照常規的雙肺移植術去進行!
    那最後又變成了雙肺移植術的細節比拚……這個病例的意義又在哪兒?
    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嗎?
    很快,主考官給了他們答案。
    考官補充完了最後的考核細節,他的聲音透過話筒傳遍整個會場。
    “公布名刀大賽最後一輪考核具體內容。
    第一階段,是手術方案製定。
    該階段要求各組參賽者根據病人的情況, 製定完全的手術方案,必須細節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塊組織的討論。
    這一階段持續一天時間。
    第二階段,實施手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參賽者根據自己擬定的手術方案,在模擬手術係統中進行操作,最終,所有考官將會結合評分係統的反饋,給出最後的分數!
    第三輪比賽一共持續兩天時間,比賽期間內,可以查詢資料,但不得向行業內任何人求助,違規者直接取消比賽資格,以及所在醫院接下來三屆的參賽名額!”
    主考官說完,掃過眾人,等看到所有人露出駭然的神色後,他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笑意。
    毫無疑問,相比之前的幾屆名刀大賽, 這一屆的大軸含金量遠超往屆,一個看似不可能做雙肺移植術的病人,偏偏要醫生執行換肺!
    如果這個題目放在上一屆,即便是堪稱變態的許秋參賽,也不可能再拿到滿分吧……
    想到這裏,主考官下意識地看向了施憐。
    但他失望了,施憐並沒有茫然,而是皺起了眉頭,似乎已經進入了考核狀態,陷入了思索之中。
    “不可能吧……”主考官也皺起眉頭。
    這個病例是華西那邊收治的一位病人,擔任主管醫生的正是肺移植領域的頂尖老專家。
    然而, 最後這位老專家也隻能感慨一句“能力有限”,親手簽下了死亡通知書。
    把這個題目當成名刀大賽的終章,一方麵是為了告誡後來者,除開許秋外,醫學界有太多需要敬畏、需要學習的東西,需戒驕戒躁,不能把自己醫學天才的心氣帶到診療上。
    另一方麵,也是帶著一絲絲的希冀 ……萬一又有人破解這個難題 ,找到此類終末期病人的救治之術呢?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