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辯論

字數:2946   加入書籤

A+A-


    師妃暄心中實在不甘就這樣輕易地認輸,她苦思冥想了許久,終於緩緩開口說道:“雖說科舉已經開設,然而在大業年間,所錄取的士人竟然還不足百人。如今的朝堂之上,九成官員仍然來自門閥世家。寒門子弟尚未崛起,而那些世家大族卻已然心生叛逆之意。如此看來,這項政策縱然對千秋萬代都有益處,但對於解決當前的危急局勢卻毫無幫助啊!”
    吳笛聽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文帝在位晚期,也曾想要抑製門閥勢力的擴張,隻可惜他所采取的手段太過溫和,以至於最終未能成功。若是楊廣效仿他父親的做法,一味地隱忍退讓,那麽門閥的勢力必定會越發根深蒂固、錯綜複雜!正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
    吳笛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在九品中正製的影響下,社會階層固化嚴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比比皆是,無數寒門英才都被埋沒在荒野之中。而楊廣創立科舉製度,以文章來選拔士人,為寒門子弟開辟了一條晉升之路。這一製度就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門閥世家那堅硬如鐵的帷幕。即便楊廣最終身死國滅,他所創立的科舉製度也必定會成為華夏曆史上的萬世之法!”師妃暄道:“這楊廣修運河,修洛陽征高麗,搞科舉算是你贏了。”吳笛道:“什麽算我贏了,事實上本該如此,我不過不偏不倚的說出來罷了。”師妃暄道:“吳笛接下來你就不要參與亂世紛爭了,我慈航靜齋曆代代天選帝,這次我們選中李閥李世民他有真龍之相。”吳笛道:“代天選帝不過就是你慈航靜齋私權操控罷了。”
    師妃暄麵色一沉,厲聲道:“吳笛,你休得胡言亂語!我慈航靜齋代天選帝,乃是秉承上天旨意,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怎會是你所說的私權操控?”
    吳笛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毫不示弱地反駁道:“代天選帝?哼,不過是你們慈航靜齋自欺欺人的借口罷了!你們口口聲聲說為了天下蒼生,可實際上卻將皇權更迭當作一場棋局,隨意擺弄。隋文帝楊堅因獨孤伽羅與你們靜齋的淵源而得位,這其中的內幕,恐怕隻有你們自己心知肚明吧?”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還有那楊廣,他弑兄屠侄,如此殘暴不仁,你們靜齋當時為何不出手阻止?難道這就是你們所謂的代天選帝?如今你們又屬意李閥,無非是看中了李閥的勢力,想要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分得一杯羹罷了!”
    師妃暄的臉色愈發難看,她怒視著吳笛,道:“吳笛,你莫要血口噴人!我慈航靜齋行事向來光明磊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太平。至於隋文帝和楊廣之事,其中緣由錯綜複雜,並非你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
    吳笛冷笑一聲,道:“好一個光明磊落!師妃暄,你不必再狡辯了。我看你們慈航靜齋不過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借著天命之名,行私欲之實!
    靜齋扶持的‘真命天子’,能以‘順天應人’之名,讓天下英雄自相殘殺——竇建德明明行仁政於河北卻沒見你們慈航靜齋待天選帝選上他。”“和氏璧凝聚的從來不是‘人心’,而是門閥的‘投機心’!隋文帝靠獨孤家與靜齋的淵源稱帝,卻屠殺北周宗室;這哪裏是‘天命所歸’?分明是‘誰握和氏璧,誰就能借天命之名行殺戮之實’!真正的人心,在竇建德治下的‘夜不閉戶’裏。何須一塊石頭來‘凝聚’?靜齋與其說是‘借天命止亂’,不如說是‘用天命製造新的戰亂’!”
    “仙子口口聲聲‘製衡魔門’,卻忘了——慈航選帝本身,就是在為野心家披上‘天命’外衣!石之軒若想顛覆天下,需率魔門大軍血洗中原;而靜齋扶持的‘真命天子’,卻能以‘順天應人’之名,讓天下英雄自相殘殺——竇建德明明行仁政於河北,卻因‘非天命所歸而放棄。靜齋的‘製衡’,不過是用‘正統之爭’的軟刀子,比魔門的硬刀子更狠!
    梵清慧見師妃暄被問住啞言了道:“竇建德,杜伏威之流隻是野心家。”
    吳笛慷慨激昂地說道:“你們總是指責那些‘放任野心家以民意行屠殺’的人,但當靜齋選帝的時候,你們何曾真正去問過‘民心’呢?你們口中所謂的‘野心家’,其實不過是那些不符合靜齋利益的勢力罷了;而你們所選中的‘真命天子’,哪怕他雙手沾滿鮮血,也能被你們用‘天命’的幌子給洗白成‘正義’。這種‘順我者天命,逆我者亂臣’的邏輯,才是真正的最大的‘亂序’!”
    他的聲音越發激昂,仿佛要將心中的憤恨都宣泄出來一般,“慈航總是說‘天道難測’,可你們卻偏偏把自己當成了‘天道代言人’,這難道不是一種狂妄和自大嗎?然而,吳某我卻見過最真實的天道,那就是當揚州的百姓們餓得隻能去搶食樹皮時,他們那淒慘的哭聲;還有河北的那位老婦人,她抱著自己戰死兒子的血衣時,那令人心碎的沉默。這些,才是真正的天道!”吳笛怒聲說道:“這些人從來沒有被所謂的‘天命’詢問過他們的生死,然而,他們卻要成為你們所謂‘選帝大業’的犧牲品!如果真的想要平息戰亂,就應該讓天下人自己去選擇生存之路,而不是讓你們高高在上,坐在雲端,用‘天命’這兩個字來評判人間的貴賤、貧富和生死!”
    梵清慧輕輕地撫摸著手中的玉笛,緩緩說道:“慈航靜齋的‘選擇’,從來都不是為了某個人謀求權力,而是在這亂世的‘惡因’之中,竭盡全力地種下一顆‘善果’。”她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但其中蘊含的堅定卻讓人無法忽視。
    “貧僧並非不知道‘代天選帝’所帶來的弊端。”梵清慧繼續說道,“然而,在這亂世之中,我們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來平息‘非常之亂’。就如同這玉笛一般,雖然它有著瑕疵,但仍然能夠吹奏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雖然它承載著因果,但貧僧願意用它來為蒼生抵擋那無盡的劫灰。”
    她的指尖輕輕拂過玉笛上的裂紋,仿佛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力量和決心。這玉笛雖然有瑕疵,卻依然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正如梵清慧雖然知道“代天選帝”並非完美之法,卻依然選擇用這種方式來拯救蒼生。
    “好一個‘願擋一劫灰’!今日之辯,吳某輸在不如掌門能忍天下之痛;但終有一日,世人會明白——真正的‘天道’,不該由任何門派‘代選’,而該讓百姓自己,在炊煙與耕歌中,寫出‘天命’二字!”
    吳笛說完不管他們和葉曉娣出院子,卻被攔阻。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