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哀嚎六津渡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王二麻子瞬間便被火光吞噬,也許粉身碎骨,也許四分五裂。
“阿弟!”
“寨主小心!”
爆炸激蕩的鐵片,猶如一柄柄飛刀,四溢在河麵上飛濺。
戰船被直接炸成兩半截!
戰船上的水匪嘍囉根本無法做出反應,閃躲不及被鐵片割吼,穿膛。
水匪慘叫連連,相繼跳水逃亡。
孟鐵錨護著王天魁跳下戰船,可吳燭就沒那麽好運氣了,他雙腳被砍,根本無法行動。
“嗖嗖嗖……”
“誰來救救我——啊!”
吳燭一聲慘叫,刹那間身上便多了十幾道鐵片,瞠目暴斃在甲板之上。
夜色黑暗,殘忍絢爛。
“實在太解氣了!”
岸邊的周大彪拍大腿叫好,“隻可惜咱們沒有戰船,否則這個時候就該去刀砍落水狗!”
“賢侄這火器好是驚人啊……”
李良震驚看向陸雲川,原先他還疑惑,陸雲川是如何啃下黑雲寨的,今日一見算是全明白了。
“好了,此處畢竟仍是黑水澗的勢力範圍,我們不宜久留,還是先回縣城吧。”陸雲川招呼道。
“走,回城!”
周大彪振臂高呼,官兵收隊返程,隻留下一片狼藉,哀嚎陣陣回蕩的六津渡。
“叔父,你回去之後,發布告令,讓平川縣境內河邊的村鎮,多招募鄉勇民兵,以免黑水澗再度抱負;
還有那些販夫走卒做生意的,今後不要再走水路運輸,改走陸路更加安全。”
返程的路上,陸雲川叮囑。
“是是是,一切皆聽賢侄安排。”
經過方才之事,李良看陸雲川的眼神,是越來越欣賞,越來越中意了。
“對了賢侄,稍後官邸一敘?”
“好。”
回到官邸,已臨近午夜。
官邸大門口,李婉清與其母周氏雙雙伸長脖頸,踮起腳尖盼望。
在見到李良與陸雲川歸來時,母女倆同時迎了上來。
“老爺,你可算回來了,真叫人焦急……你說你也是,讀了大半輩子書,去摻和什麽剿匪啊!”周氏責備道。
“陸雲川,你也平安?”李婉清則是先來到陸雲川麵前關心。
“有我出馬,為何不安?”陸雲川笑道。
“下次不許帶我爹出城了,他連馬都騎不好的。”李婉清說道。
“咳咳……”李良輕咳了兩聲,“誰說為父不會騎馬?為夫在灘頭渡口,可是臨危不亂!”
“好了好了,從中午到時下,肚子都餓了吧?我親自煮湯圓給你們吃。”
周氏招呼著大家一起進入官邸。
陸雲川隨李良來到書房。
“叔父深夜找我,有何事相敘?”陸雲川問道。
李良暫且沒有搭話,而是背對著牆壁,仰頭望著牆上的字畫,許久才歎道:
“黑水澗在我們手中吃了虧,肯定會伺機報複的;平川縣的許多糧食與物資,都得通過黑河轉運,走陸路轉運並非長久之計;水匪必須得剿,哪怕傾盡全力。”
陸雲川挑了挑眉毛,在他印象中,這個縣令官兒一直都是唯唯諾諾的,眼下如此決絕武斷,還真是不多見。
陸雲川沒有搭話,而是找了把椅子坐下,等李良繼續說下去。
“黑水澗控製著黑河的七個渡口,其中隻有六津渡一個在我平川縣,剩下六個都在隔壁的三台縣;
若想要跨境剿匪,就必須先與三台縣衙門聯係好,如此一來,也可讓他們出兵協助,好共同打擊水匪;”
言語至此,李良轉過頭來說道:“我打算明日親自前往三台縣,找其縣令周泉共商剿匪之事,賢侄可願意隨我同往?”
陸雲川暫未作出答複,而是道:
“看叔父的神情,那三台縣的縣令,不好打交道吧?”
“是啊……”
李良又轉過了頭去,“三台縣的周縣令與我截然不同,他是出了名的‘紅包不到手,包你事不成’。”
那不很正常麽?陸雲川覺得。
古往今來,十官九貪。
李良歎了口氣,用木擊子頂下了牆壁上的字畫兒,“這幅《春潮望月圖》乃是當朝‘文聖’賀之風的真跡,也是我這官邸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如今為了平川縣的未來,也隻能忍痛割愛,將它送給周縣令當禮物。”
說完,他又拿起雞毛撣子,小心翼翼掃了掃畫上的灰塵,看得出來,他極其愛惜這幅名畫。
陸雲川瞄了一眼那幅《春潮望月圖》,笑道:“這畫還算畫得不錯,就是上麵的詩句缺了點火候,想來不是那文聖的傾心之作,叔父不用看得太重。”
“你懂什麽!”
李良回頭斥責道:“此詩可是……可是賀之風成名詩作,整個大昭王朝都找不出他的親手筆墨!”
呃……
陸雲川撓了撓頭,如此看來這大昭文壇不行啊,《唐詩三百首》裏麵隨便拿一首寫春的詩句都能秒殺它。
不過看見李良這麽偏激,陸雲川也不好再多說,安撫道:
“叔父既如此愛惜這幅畫,依小侄之見,還是自己留著,別送給那貪官兒了。”
“可我府上已無其他值錢之物,莫非要我送真金白銀麽?”
“我不是才買地,給了你一大筆錢麽?”
“那些錢得用來填補朝廷賦稅虧空,我豈敢私自挪用,還是拿去送人?”
“……”
所以說吧,有時候這清官兒,比貪官兒難當多了。
“我倒是想起兩個物件可以送給那周縣令。”陸雲川說道。
“如何?”
“皮蛋與香皂。”
這倆東西都是當代頭一次出現,將皮蛋送給周縣令,再將香皂送給他老婆,一定能得到青睞。
“可行麽……”李良舉棋不定。
“叔父放心,有我陪同你一起去送禮,必然可行。”
“這麽說賢侄肯陪同我一起去了?”
“去。”
當然要去。
好像打來打去,陸雲川都沒離開過這座小縣城,也是時候出去走走了,順便去會會那個叫周泉的貪官。
再者,黑水澗有六個渡口都在三台縣內,吃喝拉撒肯定得從縣城裏采購。
貪官?水匪?二者之間,會不會有什麽聯係呢?
正好借此機會去摸一摸線索。
“明日一早便走陸路出發。”
“小侄告退。”
“賢侄且慢。”
“叔父還有何吩咐?”
“吃了湯圓再走吧……”
先是忘了,那母女倆還在煮夜宵。
那就吃了再走也無妨。
恍惚間,陸雲川突然覺得,這官邸有那麽點兒像家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