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狗官,汝命休矣!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宋康離開平川縣。
    此刻,馬背上的他,望著手上赫連屠的首級,思緒陷入掙紮。
    對於一個兵卒而言,斬將之功無疑是潑天富貴,若能得到犒賞,他最起碼能升至校尉軍官。
    可李大人說了,這腦袋就顆是燙手的山芋,一般人根本把持不住。
    即便將它帶回去,也會被張守備竊取功勞,那些不戰而逃的懦夫又憑什麽呢?
    “去你媽的!”
    宋康破口大罵了一聲,一腳將赫連屠的腦袋踹飛了出去,而後快馬加鞭,趕往了涼州城。
    回到涼州衙門。
    宋康幾番猶豫之下,還是決定揭發張守備臨陣脫逃的惡行。
    讓這種懦夫繼續統兵作戰,來日軍隊必會遭受更大的傷亡。
    “鄭大人,黃通判,戍邊軍守備張金,臨陣脫逃,棄關不守,致使山南四關盡數落於蠻軍之手……”
    宋康單膝跪在堂下,大聲匯報戰況。
    堂上坐著的兩人,分別是涼州知州鄭建,涼州通判黃傑。
    按理說如此軍情大事,身為涼州首腦他們應該被驚得跳起來。
    鄭建與黃傑卻十分淡定,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由黃傑問道:
    “你說張守備臨陣脫逃,可有證據?”
    “守關的將士們便是證據!”
    “那他們在哪兒啊?”
    “他們……”
    宋康咬牙道:“他們已長眠深山,為國捐軀了!”
    “那你為何活著回來了?你說蠻軍破關已有七日,那麽本官問你,這七日之內你去了哪兒?”
    黃傑已有咄咄逼人的口吻。
    “我率驍騎死戰突圍,被蠻兵一路追殺,不慎迷失在深山裏七天七夜,而後流落到平川縣,受縣令李良接待,供我馬匹,讓我回涼州報急軍情!”
    宋康從懷中掏出公證遞上案桌,“如若二位大人不信,此乃李大人的公證信,盡可查驗!”
    鄭建拿起公證掃了一眼,又遞給了黃傑看,二人不動聲色,道:
    “既有李良的公證,本官亦相信你的話,你下去吧。”
    “那張守備棄關之事……”
    你一個小小百夫長何需操心?此事官府自有定奪!”
    黃傑冷聲嗬斥。
    宋康咬了咬牙,起身退出公堂。
    不久。
    張金從耳室裏走出,輕哼道:“沒想到他竟然還能活著回來……”
    “張守備,這事兒我們可是給你搪塞過去了啊。”
    鄭建點了點案桌上的公證,“隻是有李良的公證,我們也不好拿他問罪,這個漏子恐怕得你自己去填。”
    “有勞二位大人幫忙了,稍後自有厚禮送上。”
    張金拜謝後,冷冷一笑,“他一個小小的百夫長,又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倒是這個李良,真是不知好歹,明知宋康要控告我,還給他寫公證信!”
    “那平川縣令李良,曾是我同窗好友,自詡官場一股清流,人是好人,就是迂腐了點。”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流?哈哈哈……使人笑掉大牙!”
    張金大笑著走出公堂。
    衙門大門口,停靠著一輛馬車。
    “走,今日本官高興,去醉月樓小酌兩杯。”
    張金一頭鑽進馬車,全然沒注意到車夫已換了個人。
    馬車遲遲未動。
    “為何不走啊?”
    張金疑惑探出腦袋,與滿臉怒氣的宋康打了個照麵。
    “你——”
    “狗官,汝命休矣!”
    宋康怒吼一聲,一刀砍下張金頭顱。
    隨後將屍體塞進馬車,駕駛車朝城外奔襲而去。
    ……
    傍晚。
    白頂山大寨,聚義堂。
    “陸頭兒,回來啦,回來啦!”
    胡大勇興奮跑進堂中,身後還跟了個宋康。
    陸雲川嘴角微微上揚,比預計來得早快啊。
    “陸當家的……奸賊張金已被我梟首,此物可算作投名狀?”
    宋康捧著張金的首級,單膝雙手奉上。
    “哈哈哈……”
    陸雲川大笑,趕緊上前扶起宋康,“我早說過,兄弟若願意回來,白頂山大門必定為你敞開!”
    宋康眼眶泛紅,緊握住陸雲川的手,“從今往後,宋康願追隨當家,效犬馬之勞!”
    “好,白頂寨正缺驍騎高手!”
    陸雲川說道:“宋康,我任你為白虎堂副堂主,負責指揮堂中馬軍作戰!”
    而後又招呼:“來人,將奸賊張金首級,連夜送往涼州,懸於城門之上,立一塊字牌,大寫:‘白頂寨懲奸除惡,替天行道!’。”
    “是!”
    “當家的,張金是我所殺,先前我都還怕會給寨子帶來麻煩,你這麽做勢必會引來涼州官府的報複……”宋康麵露擔憂。
    “哈哈!我說宋兄弟,一看你就沒適應當土匪!”
    胡大勇拍著宋康的肩膀道:“殺他個狗官又何妨啊?隻要官兵敢來攻寨,有多少便死多少!”
    宋康抱拳道:“若官兵攻寨,我願橫刀立馬做先鋒!”
    “好!”
    “今日山寨又添一員猛將,來人,大擺酒宴,不醉不歸!”
    ……
    張金首級懸於城門。
    整個雍涼路都為之一驚。
    白頂寨的名頭也在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涼州官府大怒,當即起馬步兵五千,由統製張衡,通判黃傑率領,高舉剿匪的名號,開赴平川縣。
    三日後。
    涼州兵馬駐紮在縣城外。
    黃傑,張衡,帶著判官盧岩,推官趙遼同赴縣衙。
    縣令李良,縣尉周大彪,皆在堂中。
    “下官李良,拜見黃通判。”
    “哎,李兄客氣啦!”
    黃傑扶起李良,“你我本是同窗摯友,又一同殿堂進士,不必如此多禮。”
    李良勉強擠了個微笑,招呼道:“各位大人,茶水已備好,請坐。”
    眾人便坐。
    “李兄,上次小侄來退婚,多有冒犯得罪,今日登堂我替他向你賠個不是,還望你莫要與他一般見識。”
    “黃通判哪裏話,婚假之事向來複雜,過去的便讓他過去吧……”
    “李兄心胸還是如此寬廣啊,哈哈哈……”
    黃傑舉杯飲茶,閑聊客套,也是虛偽。
    “還是談談正事吧。”
    “三日前張守備被叛軍宋康所殺,宋康殺人後逃到了白頂山,還將首級懸於城門,震驚了整個雍涼路,
    張守備乃是朝廷五品命官,與我,與鄭大人屬於同級,此事過不久必定會傳回京師,
    到那時陛下必定會派欽差下來查訪,唉,咱們雍涼大小官吏,隻怕是難做了,
    雍州府經略使,孔老相公已發令,命州衙務必在欽差抵達前解決這夥山匪。”
    說到這兒,黃傑瞥向李良:
    “白頂山恰好在李兄所轄平川縣內,那麽李兄,敢問你有何高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