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抵達夷島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A+A-


    96
    呂林念念叨叨不但影響了軍心,其實也讓呂濤莫名恐懼起來,是啊,這大海真的太大了,這木船又太小了,如果遇見大風大浪,他們都將有去無回死無全屍。
    “起航啊,沿海岸線南下慢慢探索,”呂濤假裝鎮定自若道。
    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已經出海了怎麽可能半途而廢。
    在軍中,呂林雖然是主將,但他的威望相比於別山君差十萬八千裏,所以旗語打出艦隊收錨啟航。
    一路順著海岸線慢慢南下,一路所見彎曲的陸地,無數大大小小島嶼,這些島上有些無人居住,有些大島之上已經有人居住其上,特別是舟山群島之內,已經形成一個個小社會。
    當然,這些人肯定都來自大陸,有些是不堪戰亂的逃民,有些是戰敗的權貴後代,有些是商賈隱秘據點,有些更是原始的海盜。
    別山艦隊的體量和航速擺在那裏,所以也沒有不開眼的敢打他們的主意,隻不過總有人好奇跟隨,或者直接主動跑到夜宿港灣拜見打聽。
    來人不止一波,而是一波接著一波,他們打聽這支艦隊動向,呂濤也從交流中了解這個時代的海外世界。
    他們中有人南下數千裏,當然,他們也是緊貼陸地邊緣航行,至於他們具體南下到兩廣還是中南半島,他們自己都說不清。
    過了舟山群島再南下數日,呂濤看岸邊山勢地形應該到了後世福建地界了。
    七十米鹹陽級巨艦指揮室內,呂濤通過不太清晰的玻璃窗看著後世台島方向,受地球曲率影響,肉眼是看不見島上最高的中央山脈的海拔3952米)。
    但呂濤知道它在那裏,他肯定在那裏,而他們此次遠航的主要目的就是這座大島。
    當聽說別山君要轉向進入深海,雖然航行數日已經習慣了大海漂泊,呂林還是欲言又止滿臉苦澀,但軍令之下,他又不敢違抗。
    幽藍的深海令他們感到深深的恐懼,是的,恐懼的根由源於未知和無助,就像後世太空出艙的航天員對虛空的恐懼。
    艦隊轉向後開足蒸汽動力,呂濤知道海峽並沒有多寬最窄處130公裏),隻要讓艦隊官兵看見那高聳的中央山脈,呂濤相信所有的恐懼皆會煙消雲散。
    所幸今日風平浪靜,而且剛剛好刮東南風,艦隊之上都配備了指南針,簡單的第一島鏈圖呂濤也早畫了出來,隻不過此圖乃絕密,所以除了鹹陽級指揮室有,其他各艦對遠航目的地一無所知。
    但問題是呂濤知道不代表能找到,這個世界的沿海,特別是越往南越是原始森林,沿岸既沒有地標建築,也沒有上帝視角導航係統),呂濤也不知道艦隊具體位置。
    艦隊一往無前的往東南方向前進,前進,艦隊離開大陸越遠風浪越大,已經習慣大江航行的水兵除了滿眼恐懼就是暈船嘔吐。
    是的,嘔吐,被丈高巨浪拍打下的木船劇烈晃動,很多時候,船被大浪高高托起,然後又極速往浪穀墜落,再托起再墜落,周而複始,永不停歇。
    而且這海水是鹹的,鹹的發苦,難怪別山君會提前備足如此巨量清水。
    所幸這十六艘艦船都沒有散架也沒有大規模漏水。
    “哦,我的天啦,那是什麽?”
    “島嶼,”
    “是島嶼,好大一座大島,”
    “快告訴將軍,我們看見了遠方的島嶼。”
    整個艦隊從看見海中突兀起的山脈便開始歡呼起來,是的,別山君沒有欺騙我們,海中真有仙山大島,越來越大的仙山大島。
    看著慢慢靠近的台島,戰國有記載稱呼為島夷,秦一統後稱為瀛洲。
    呂濤也愕然,他原以為會在島中間台中)登陸,現在卻在北麵水道,還偏離航線四五十裏,要不是今天天氣晴朗視線清晰估計得擦身而過。
    後世,台北是有優良港口的,但此時艦隊最佳暫泊地莫過於淡水河出海口回水灣。
    呂濤站在船頭舉目遙望,整個島上除了參天大樹便是虎嘯猿啼,島上不知道有沒有人類,但想來是有原住民或者原始野人的。
    前鋒探險隊放下小船劃向岸邊,沒多久傳來消息,島上暫時沒發現人類,但此地平原廣闊,河流充沛,是一處繁衍生息之寶地。
    隨即眾人紛紛調運工具劃船登陸,沒多久開始砍伐靠近港灣處巨木準備建造臨時營房。
    呂濤上岸看了看,到處是原始黑森林,於是怏怏然回到船上,都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他在鹹陽級大艦上有豪華倉室,他沒必要陪將士們風餐露宿。
    臨時營房還是按照圓牆建造,圓牆用高約兩丈的木樁打造兩層,上麵還立有塔樓哨所,城內用圓木搭壘營房,此地將留下一個連的將士和五十餘名工匠醫者做前期開拓,還將留下一艘別山號戰艦供其和大陸聯係。
    安頓好後,艦隊繼續南下,日過中午,看見沿岸有田野炊煙,艦隊沿海岸找到個港灣登陸,岸上之民從看見巨艦靠岸就開始驚慌失措敲鍾示警,等別山國將士登陸時,島民已經全部撤入一夯土小城之中。
    數千全甲將士登岸,那小城不過一裏見方,而且城牆高不過兩丈,所以等大將軍登岸時,將士們已經圍了小城四門。
    呂濤站在高處遙望,這小城城頭掛著幾麵黑旗,上麵有個不認識的奇怪字符,城頭有百餘青銅武器的守兵和無數拿鋤頭的農夫,這些人有些裝束似漢人,有些是披發紋身的夷人。
    小城周邊十餘裏都是開墾出的田地,田地邊沿又變成茂密的黑森林了。
    看著這些田地,再看著夯土小城,這農耕技術和建城技術絕對來自中原大陸,所以呂濤可以肯定他們是從大陸跑過來的人,隻不過不清楚他們是漢人還是山越夷人。
    呂林派了一個吳越籍士兵和一個山越夷人士兵去城牆下溝通,雙方結結巴巴總算是能溝通上,沒多久,城頭吊下來一個籃筐,籃筐內鑽出個漢人裝束的中年溝通使者。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