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工程拉動封國經濟

字數:3645   加入書籤

A+A-


    172
    呂不韋作為一國之相肯定需要實地勘察夏地,軍參謀呂慧軍相)也需要隨行勘察防務。
    所以呂不韋兩父子秘密西行越過雲城。
    這兩塊平原因為是楚國舊都京畿之地,所以不但有數個楚國宗室封君,還有數座楚國王公貴族墓葬。
    但是,聽說呂不韋父子二人來意,此地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聞風而動夾道歡迎,一個個滿心歡喜能並入別山封國。
    對於別山封國土地政策,此地王公貴族沒有任何怨言,而是一個個舉雙手讚成封國征收他們土地。
    可這些平原已經完整開發,如果按照封國征收標準將是一筆封國無法承擔的巨款。
    楚國王公貴族立馬道“可置換海外土地,”
    呂不韋欣喜道“那就置換天竺土地可否,為了彌補你們損失,我答應一比五置換,”
    “國相大氣,可,”
    於是,兩父子與楚臣在一團和氣中完成了置換方案,文書簽字完畢,兩父子被本地王公貴族熱情招待把酒言歡。
    呂不韋事後感歎道“吾三子治國之策猶當百萬兵。”
    呂不韋沿漢水大江之畔巡視一圈後決定在大洪山附近建一軍城曰江夏城,因為此地稱為夏地,有古夏城一座後世仙桃至天門之間區域)。
    在漢水與大江交匯處建一郡首府城曰漢口城,因為此地是漢江出口,所以取名漢口。
    在距雲城百餘裏的大江之畔建一城曰武昌,取武運昌隆之意。
    這曆史一個小拐點,把原本在大江南岸的武昌移到大江以北去了。
    當然,根據法理,別山封國是不能占有大江之南土地,所以,武昌名正言順被國相呂不韋移到漢口下遊成為一軍城。
    當然,除了這三大城,兩大平原被劃分成一郡四縣,其中遠離大江的四縣城池也建在澴水灄水之畔,有水運相連。
    還在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間的隨棗走廊建一軍城扼守要道。
    所以這八座大小城池就是目前封國最大的工程,當然,與工程配套的還有田地平整分割,大小道路橋梁配套,各衙門學校公共設施等等工程。
    封國預算是一千萬圓兩)華夏金寶,也就是說,這一千萬會養肥一大群建材供應商和建築公司。
    所以,從呂不韋父子考察夏郡起,身後就跟著龐大的商業考察團尾隨,這些嚐到甜頭的王公貴族為了承接到工程使盡手段和關係。
    當然,封國有成熟的招標流程,但是,再成熟的流程也有捷徑可走,這裏麵就有呂不韋之長子,封國最大的商賈呂蜴呂通天,為了能分到肥肉,呂蜴幾乎寸步不離呂不韋父子。
    但是,夏郡王公貴族和百姓願意並入封國也不是沒有目的,夏地與封國接壤,此地不管是黔首百姓還是王公貴族早被封國影響,所以看著如此龐大的商團肯定不樂意,於是,各地黔首百姓被王公貴族組織遊行示威,他們打出旗號是“夏地夏建,不許外商掙夏錢”。
    好嗎,夏地雖然還沒有並入,但本地王公貴族早了解封國律法,他們比封國國民還了解封國程序,遊行示威在封國是合法的訴求方式,他們團結起來一致排外沒有任何問題。
    呂不韋召集本地富商和隨行商賈開座談會道“但是,郢都前線頂不住了,李林將軍昨晚趕到此地麵見老夫,他最多隻能頂三個月時間,三個月後,他就會退至漢水以東,所以,誰敢保證三個月完工三座大城,這工程我給誰,”
    眾商賈麵麵相覷,三座大城,每座方圓二三十裏方圓大城,光修一座城牆就有近六七十裏,這怎麽可能。
    呂蜴欲舉手被呂不韋一個怒視趕緊低頭。
    所以,呂不韋道“所以,不要鬧了,想瓜分這千萬金就得相互合作,還是老辦法,采取分包,三座大城,郡府漢口方圓三十裏,夏城和武昌方圓二十裏,每城分為四段,每段底寬十五米高十五米,每段可獨包也可合包,但是,質量必須過關,要不然休怪老夫無情。”
    “再者,所有商賈必須簽生死狀,三個月時間,必須從打地基至城牆垛口,而且地基合木樁深度必須超過七米,如果不能完工,就等著起訴坐牢吧!”
    三個月時間,七米餘深地基加十五米高城牆加一米五垛口,還得加三米多墩台及六米多城門樓全部為磚砌平頂),而且還得中空四層營房,這怎麽可能。
    “國相,時間不能稍微緩緩嗎?”
    “可以啊!”
    “真的,”
    “比珍珠還真。”
    “國相大人說笑了,”
    “老夫正經得很,昨晚我已經拜托李林將軍多抵抗一個月,”
    “不計成本的話四個月足夠了,”
    “但是,”
    眾人看著國相呂不韋的但是,封國白話文好是好,但就怕但是,果然……
    “但是,李林將軍要求老夫支付這四個月軍餉,西線近二十萬大軍,四個月軍餉帶傷亡撫恤一百萬金圓,”
    “……”
    “都啞巴了,剛才不是都巧舌如簧嗎?”
    “……”
    “行了,封國答應出一半,剩下的五十萬,就得大家按照工程多寡分攤。”
    呂蜴第一個點頭道“那沒問題,呂氏建築答應,”
    呂通天答應,眾商賈,包括新附夏地王公貴族也紛紛答應,畢竟李林將軍流血流汗的為大家爭取時間,大家不出點軍餉說不過去。
    於是,在高級城建工程師浪費幾天時間勘探地基繪製圖紙後,夏地轟轟烈烈的城建工程開始了。
    夏地百姓,隻要幹的動活的老老少少紛紛出動,無數的燒磚廠冒起滾滾濃煙,無數的馬車往夏地匯集,無數的大小船舶往夏地匯聚,無數的建材,工人,工匠,機械往夏地趕。
    這其中就包括無數新式蒸汽機,抽水機,升降機,打樁機,龍門吊,塔吊已經很接近後世塔吊外形),水泥,鋼材,煤炭,糧食,蔬菜肉食等等等等,封國商城雖然遠離夏地,但商城出現前所未有之繁華,這是封國第一次經濟疲軟後被大工程拉動。
    這城建力量,讓秦國黑冰台間者無不目瞪口呆驚恐萬分。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