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想拜我為師?【求月票】

字數:5082   加入書籤

A+A-


    走出房間,周易先去廚房看了看,發現裏麵沒人。
    不過水龍頭被人開啟過,冰箱裏的桃子也少了三四個,鍋碗瓢盆都不在原來的位置,像是被人翻動過。
    幸好煤氣灶關得好好的,沒被打開,否則雲霧鎮就該散播“小易煉丹把廚房炸了”的謠言了。
    不在廚房,那應該在哪呢?
    周易不怕李白躲起來不見自己,而是怕他偷偷下山溜到雲霧鎮上。
    十二三歲的小孩兒,沒有身份證,沒有戶口本,還穿著漢服蓄著長發,滿嘴胡言亂語,絕對會被送到鎮派出所。
    離開廚房,周易開始尋找李白的影子。
    大雄寶殿沒有,三清殿沒有,媧皇殿沒有,長生殿沒有,武成王殿沒有,財神殿沒有……他穿過重重大殿,路過文宣王殿時,發現門檻上坐著一個少年,正捧著全自動洗衣機的說明書認真翻閱。
    “李白?”
    周易試探著喊了一句,少年瞬間像彈簧一樣站直身體,背靠文宣王殿的大門,手持一把跟他身材相符的短劍,俊俏的臉上滿是戒備:
    “你緣何知道我的名字?”
    周易想到李白一輩子跟道教牽扯不清,每當失意就表示要出家當道士,在山裏呆一段時間又想著要追求功名施展抱負,便一擺拂塵,跟詩仙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我是神仙,這裏是神仙居所,對你的到來,自然一清二楚。”
    聽到神仙兩個字,李白清澈的眼中頓時閃出了濃濃的興趣:
    “您就是我心裏一直說的一元道長?”
    周易輕輕點頭:
    “對,一元就是我的道號。”
    他剛要順著自己的道號延伸一下,講講什麽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之類的,給自己的道號加點神秘BUFF,誰知還沒開始,李白就放下寶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來了個五體投地式的大拜:
    “求神仙收我為弟子,教我成仙之術!”
    周易:?????????
    不是,你拜師這麽草率的嗎?
    現在拜我為師,以後遇到縱橫家趙蕤和白雲子司馬承楨你喊什麽?
    周易有種玩笑開大了的感覺,彎腰將李白扶了起來:
    “你小小年紀,連人生還沒經曆,如何修仙?欲成仙,先成人。”
    不在社會上體驗一下四處碰壁、受製於人、忍氣吞聲、仰人鼻息、低三下四的憋屈和無奈,怎麽能理解躲在山中躺平的快樂呢?
    就好像有些人一心想脫單,直到經曆了供房、供車、結婚、養娃等一係列人生大事後,才會發現:
    “還是他娘的單身快樂!”
    十二歲的李白,顯然不理解這些,他眨了眨眼睛問道:
    “道長,我聽人說,童子保持純陽之身,才更容易叩開仙門,您說的為何跟他們說的不一樣?”
    周易一擺拂塵,不慌不忙的問道:
    “說這話的人,成仙了嗎?”
    李白搖了搖頭:
    “此人隻是我家供奉,並未成仙。”
    “不是神仙,怎知神仙之事?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我混元宮,並無此說法。”
    周易覺得自己很有當神棍的潛質,說起瞎話來那是臉不紅氣不喘……畢業答辯時要有這份心態該多好!
    為了防止詩仙的人生出現重大轉折,周易說道:
    “剛剛說神仙是跟你開玩笑的,這裏是後世之所,你未來會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大詩人,連我都喜歡你的詩。”
    李白一聽,並沒有因此驕傲,也沒有質疑這話的真假,而是一揖到地,恭敬的問道:
    “敢問仙長,小子以後是否實現了兒時【奮其智能,願為輔弼,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追求?社稷是否因我而安穩?天下是否因我而太平?”
    周易:“……”
    你要不這麽問,我都忘了你的目標是當管仲、範蠡之類的大政治家了。
    後世讓人交口稱讚的詩句,不過是詩仙不能實現理想抱負而發的牢騷和傷感而已,根本不是他的追求。
    就好像宋朝的辛棄疾,老辛的詞氣壯山河,是因為他喜歡寫嗎?不,他是有心殺賊而無力,隻能借詩詞抒發內心的苦悶罷了。
    看著李白真誠的眼睛,周易據實以告:
    “你終其一生都不得誌,遊曆天下,結交無數好友,還兩次入贅,都是為了博取功名,但奮鬥一生,卻隻得了個寫詩吹捧皇帝的翰林。”
    唐朝的翰林有三種,一種是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材的儲相翰林,一種是起草詔書工作的秘書翰林,而李白的這個翰林,主要工作是寫詩娛上,誇玄宗牛逼,誇楊玉環漂亮,誇太平盛世,誇萬壽無疆。
    總之,這就是個給李隆基解悶尋開心的活兒,跟匡扶社稷的人生理想相去甚遠。
    聽完之後,李白稚嫩的臉上滿是與年齡不相符的惆悵。
    他一屁股坐在文宣王殿的門檻上,好半天才抬起頭,看著周易問道:
    “仙長,小子不想過這種人生,可以嗎?”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理想幻滅的痛苦,讓周易不由得心疼起了這個孩子:
    “你的人生你做主,不管做什麽選擇,我都支持你。”
    李白問道:
    “那我……該從何做起?”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周易正思索時,李白再次起身,又吵著要拜師:
    “古人曰達者為師,仙長為小子指點迷津,在下無以為報,願拜為師父,侍奉終生!”
    周易:“……”
    收詩仙當徒弟確實挺有麵子,但該怎麽教呢?
    先來一套人教版的中小學生教材開開眼界,然後再來幾套奧數卷子上上強度?
    這場麵想想挺帶感,就是不知道一套組合拳下來之後,李白會不會寫詩罵自己。
    畢竟寫詩罵人可是詩仙的老傳統,有前科的。
    考慮再三,周易最終還是被虛榮心戰勝,答應了李白的要求:
    “行,以後你就是混元宮的大弟子了,至於你的道號……”
    周易想了想,最終還是將曆史上的稱號還給了李白:
    “就叫青蓮吧,青蓮子、青蓮真人、青蓮道長……你想用哪個用哪個。”
    李白自號青蓮居士,居士的意思是不出家,在家修行。
    不過身在道觀中,居士兩個字就不用帶了,那會讓人貽笑大方的。
    聽到自己的道號,李白臉上一喜,隨即問道:
    “師父給徒兒賜此道號,是希望我能像蓮花一樣,滌蕩人間之汙垢,盛開聖潔之花朵嗎?”
    周易:?????????
    原來青蓮的稱號還有這個意思嗎?受教了受教了。
    這會兒已經是傍晚,周易看著李白問道:
    “你來多久了?”
    “啟稟師父,約有兩個時辰。”
    “餓不餓?”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問,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現在的李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放下筷子半小時就會覺得餓。
    周易領著新收的徒弟來到廚房,準備把買來的吃的收拾一下,師徒倆共進個晚餐。
    另一邊,趙偉把路修到半山腰一處錯車的平台,見天色已晚,便將挖掘機停在路邊,鎖好車門,溜達著往山下走去。
    回到家裏,他洗洗手剛要吃飯,一個釣友突然打來了電話:
    “偉子你今天咋沒釣魚啊?黃泥窪下午遭雷劈了,劈的正好是你經常釣魚的地方,那片蘆葦燒了個精光,奇怪的是,那蘆葦一股子燒焦頭發的味道,非常難聞。”
    趙偉有些意外:
    “上午我釣魚時還好好的,咋就遭雷劈了呢?沒人受傷吧?”
    “沒有沒有,當時有個穿道袍的小年輕不知道幹嘛的,就在那片蘆葦旁杵著,幸好沒被雷劈到,否則我們這會兒應該都在派出所做筆錄呢……”
    ——————————
    第二更送上,求月票啊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