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六十噸甲片!【求月票】
字數:5661 加入書籤
孔子主張的是君為君,臣為臣,施行仁政,善待百姓,但春秋時期卻是個君非君、臣非臣的時代,所以他認為禮崩樂壞,是個壞時代。
現在聽到西施說這是新的社會形式的開端,孔子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昔年我師老聃曾說陰陽相濟、生生不息,難不成時代的發展,也暗含此規律?”
西施說道:
“我家仙長曾說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華夏數百個諸侯國,等到兩百年多年後,將歸為一統。”
這話讓在場的孔門學子頓時一怔,顏回放下月餅拱手問道:
“敢問仙子,一統天下者,可是魯國?”
西施搖了搖頭:
“三家分晉結束後,紛爭開始,曆史上稱這一階段為戰國……魯國兩百年後被楚國吞並,並未堅持到最後。”
顏回這個魯國人頓時有種被打擊到的感覺,子貢問道:
“仙子此前從沒提過戰國之事,一統天下者,可是我衛國?”
西施再次搖頭:
“衛國雖然是最後一個被滅的諸侯國,但很早之前就成了他國的附庸,被迫搬遷到野王,名存實亡。”
野王就是後世的焦作沁陽,春秋時期,這裏屬於抵抗驪戎的前線,搬到這個位置,說明衛國的王室已經成了花架子,連像樣的封地都沒有。
一聽不是魯國和衛國,子路等人全都失望萬分,二十出頭的子遊問道:
“可是我吳國?”
今年剛滿十九歲的子夏嘟囔道:
“吳王都被荷花仙子劈了,還吳國呢,就算秦國一統天下,也不可能是吳國!”
西施說道:
“一統天下者,確實是秦國,他們修築鄭國渠,將關中之地變為沃土,又發展人口,改革政事,滅六國而統一華夏,書同文,車同軌,奠定了華夏大一統的基礎,影響後世數千年。”
她的每一句話,都讓孔子的一眾門徒驚訝,怎麽都沒想到,春秋時期被諸侯認為土包子的秦國,居然成了一統華夏者。
孔子大悟似的說道:
“前些年,我曾拜訪恩師老聃,他說以後會西出函穀關,前往關中之地……我一直以為他是心灰意冷,前往關中之地自我放逐,若一統天下者是秦國,那老師西出函穀關,有可能是推演出了天子氣在關中。”
同一時間,混元宮內,周易給武媚娘買的馬車終於到了。
馬車一共兩輛,一輛帶頂,有門窗,能從裏麵反鎖;另一輛是帶圍欄的平板馬車,可以運載騎兵們的輜重和鎧甲,這樣車隊的行進速度會更快。
兩輛馬車都是特製的,碳鋼骨架,雙馬車轅,外側還能額外再增加兩匹馬,車底帶彈簧鋼板減震,車輪是實心的橡膠輪胎,不怕爆胎。
整個趕路期間,武媚娘會一直在混元宮,車廂裏麵倒是不用怎麽布置,不過窗簾還是要裝的,這樣才能保持神秘感。
武媚娘看了看說道:
“有了這輛馬車,再加上沿途驛站配合,到達遼東的時間應該能縮短一大截。”
唐代馬車一天最多能跑幾十裏,但換上現代馬車,有了軸承和減震,馬車的速度能提升一截,一天輕鬆能跑上百裏。
按照這個速度來算,兩個月內,肯定能趕到遼東。
李清照領著趙嫣趙蕊姐妹倆爬到車廂裏玩耍起來,覺得這款馬車比宋代的馬車強得多,也想要一輛。
周易說道:
“別光想著玩,回頭我訂購一批底盤帶轉向功能的四輪馬車,載重量能達到兩噸,到時候讓軍器監的工匠進行仿製,可以提高大宋的運輸能力。”
李清照乖巧的記在手機便簽上,昨天親吻後,大宋第一拽姐在周易麵前就成了乖寶寶,周易說什麽就聽什麽,再也不拽了。
公孫大娘拿著幾個小鈴鐺掛在馬車的車頂,還打算裝個小喇叭,路上播放點流行音樂什麽的。
結果被周易堅決叫停,他可不希望武媚娘變成一個鬼火女帝。
武媚娘說道:
“等西施妹妹來了,我先去那邊一趟,叫停車隊,就近找個驛館,換成新式馬車。”
正說著,西施從春秋世界回來了,帶了一堆竹簡:
“老夫子聽聞秦國一統天下,認為自己的主張是不對的,打算重新修改經義,如今已經開始閉關了。”
孔子提倡的是恢複古禮,再現堯舜禹時代的淳樸風貌,但堯舜禹隻在傳說之中,沒幾個人能達到那種境界。
而且華夏必須要有大一統思想,隻有大一統,才能大肆擴張,給華夏子民創造富足的生活條件。
周易沒想到孔子這麽果斷:
“這兩天你多送點物資過去,免得他們忍饑挨餓。”
武媚娘拿著勾陳大帝的血色樹葉回到貞觀世界,叫停車隊,得知很快就會進入衛州,便讓他們到達衛州驛館後進行休整。
等天黑後,武媚娘再次回到貞觀世界,下了馬車後,先用對講機聯絡了一下洛陽留守,匯報了行進位置,然後將新的馬車帶了過來。
兩輛新式馬車讓一眾騎兵看呆了眼,尤其是那輛可以運載很多重物的平板馬車,比大唐的馬車長一倍,能將騎兵們的鎧甲全裝進去。
眾人顧不上吃飯,先把馬匹牽過來套上去試了試,兩輛馬車全都沒問題,不管操作還是行駛,都很容易上手。
一個騎兵問道:
“牡丹仙子,這輛平板馬車,若是超重會不會很顛簸啊?”
武媚娘說道:
“運的東西越多,越不會顛簸,下麵的彈簧鋼板專門為顛簸路麵設計的,你們可以放心大膽的駕駛,到恒州真定城時,我會在那裏停留一天,安裝一些太陽能發電板,留下幾台對講機,用以聯絡晉陽和洛陽,繼而就可以將消息傳送到長安了。”
過去的對講機需要一個中繼台控製,每個中繼台輻射直徑三百公裏左右的範圍,現在的對講自帶中繼模塊,可以實現遠程通訊還不串頻道,很適合古代世界使用。
當然,以後有條件了還是建信號塔,使用大功率增強中繼台,方便各地無線短波進行互通。
一旦實現這一點,以後各地就算有節度使,謀反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後,武媚娘又給大家送來兩箱月餅,然後坐進馬車中,回到了混元宮。
明天一早,騎兵們將會駕駛著新馬車上路,短短幾天就能通過河北地界,到達幽州。
混元宮內,屋頂的混凝土已經澆築完畢,等拆掉支架,就可以進行裝修了。
地暖什麽的全都鋪設到位,讓大家過一個暖和的冬季。
吃晚飯時,公孫大娘騎著小電驢從鎮上回來,帶了不少油炸糕和小零嘴,都是街坊們投喂的。
這丫頭閑著沒事,去老年活動中心當了一下午誌願者,給鎮上的老人們講笑話,逗他們開心,居然漲了兩錢功德,高興壞了:
“我就是關心一下鎮上的孤寡老人,沒想到還有這種收獲,唉,受之有愧呀!”
她一邊嘚瑟,一邊大口炫著周易做的幹鍋豬蹄,聽得趙蕊也想去當誌願者:
“公孫姐姐,誌願者限製年齡嗎?”
李清照說道:
“限不限製年齡暫且不說,反正要寫的作業是一點不能少的。”
一聽這話,小胖丫就打消了當誌願者的念頭。
第二天,工地沒人過來,西施也不用去春秋世界趕路了,公孫大娘拿著勾陳大帝給的樹葉,興衝衝的返回開元世界,將整整一垛糧食全都運到了混元宮。
糧食堆得跟小山一樣,不僅將小蓬萊的院子囤得滿滿登登,還往院外溢出不少,簡直就是一座糧食做成的噴泉。
剛把糧食運過來,李白就來到了混元宮,看到眼前的糧食嚇了一跳:
“不想宗室居然有如此多糧食,看來確實需要經常敲打一番了。”
開元世界,李隆基眼睜睜看著禁苑內的糧食垛不翼而飛,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若姨奶和舅爺相互配合,關中百姓,就再也不用為糧食發愁了,此乃天幸也!”
高力士在他耳邊小聲問道:
“陛下,金城公主之事,該當如何?”
李隆基想了想說道:
“派人前往吐蕃都城,她若願意回來,朕便繼續認這個妹妹,若不回來,要跟吐蕃同生共死,便發布詔令,就說金城公主已被吐蕃人下藥毒死。”
高力士心領神會,很快就將陳玄禮請過來,小聲嘀咕一番,此事就由萬騎接手了。
他們會化裝成商隊前往吐蕃首都邏些城,秘密接觸金城公主。
不管金城公主回不回來,都有相應的對策,不會冒失行事。
陳玄禮沒想到萬騎突然從皇帝近衛變成了特務組織,不過他挺喜歡這種活兒,覺得很有挑戰性,這次前往吐蕃,他準備安排可靠的人帶隊,確保萬無一失。
兩天後,周易忙完手頭的活兒,剛準備給明叔打個電話,問問李家渡土地公神像的進度,誰知明叔開車來到了山上,後麵還跟著兩台半掛。
“小易道長,這是我幫你尋摸到的鋼甲片,一共六十噸,還有半車廂串甲片用的繩子,卸在哪裏比較合適?”
六十噸?
周易突然有種小瞧了瞎子的感覺……這麽多甲片運到古代世界,絕對能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