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把漢人當奴隸買賣?【求月票】

字數:5958   加入書籤

A+A-


    西漢元帝世界,長安城郊區渭河南畔。
    經過一段時間的拆遷,穀永家的莊園終於騰了出來,大宗正劉向召集了數千流民挖掘地基,開始修建一元閣。
    陳鹹率領車隊從長安而來,帶了幾十車從各家坑蒙拐騙來的糧食。
    一元閣的修建全部使用流民,每天兩頓飯,另外還有一點點補助可以領取……前不久陳鹹籌集的錢財超出了一元閣的造價,眾人商量後,打算發給流民,增加朝廷的聲勢。
    跟著車隊一起來的禦史中丞穀永從懷中掏出一個記事本,翻開後說道:
    “昨日駙馬都尉史丹向朝廷捐獻一百頃地,就在渭河以北,如此朝廷名下的良田,超過了一千頃,可以發動流民開墾了。”
    陳鹹對這個數字不太滿意:
    “前兩日太子帶劉歆幾人乘坐馬車出城,打著狩獵的旗號用無人機觀察一番,關中還有大量荒地亟待開墾,大部分都是世家所有,還得繼續壓榨,這樣才有足夠的土地安置蜂擁而來的流民。”
    劉向生怕這家夥做的太過分,提醒道:
    “子康,莫要總以令牌嚇唬世家,最好還是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陳鹹大喇喇的答應道:
    “放心,某知道該怎麽做。”
    不過說是這麽說的,剛回到長安城,這家夥就找上了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
    “大司馬,一旦太子登基,您就是國丈了,未來有什麽安排?”
    許嘉生怕這家夥又給自己下套,認真說道:
    “自然是以身做表率,為我大漢鞠躬盡瘁,革除積弊,重現往昔輝煌……子康問此作甚?”
    上次被陳鹹騙去一百塊金餅,許嘉記憶猶新,所以見到陳鹹就開始打官腔說場麵話,生怕這家夥給自己挖坑。
    陳鹹摟著他的肩膀說道:
    “將軍有所不知,如今我大漢流民遍地,土地兼並嚴重,既然您要以身做表率,那不妨將城外的荒地捐出來……”
    聽到這裏,許嘉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子康來尋我,就是為了我祖上傳下來的土地嗎?”
    陳鹹搖搖頭,作勢要走:
    “非也,我們打算在一元閣院中立幾座碑,按照公卿們捐獻土地的多寡,將大家的名字鐫刻於石碑之上,捐獻土地越多,名字就越靠前……既然大司馬如此心疼土地,那就當在下沒提過這一茬,反正願意排在最上方的公卿大有人在,我們絕不強人所難。”
    許嘉一聽是個在神仙麵前露臉的機會,當即抓住陳鹹的衣袖說道:
    “子康莫走,適才相戲耳,我們許氏一族土地太多,無暇管理,若朝廷能受累收走,本將舉雙手讚成!”
    陳鹹確認道:
    “真的想捐?不要勉強喲。”
    “真的,千真萬確,做夢都想將那些荒地送給百姓。”
    陳鹹心裏一喜:
    “那明日就讓府中的管事之人,去城外測量土地,我們尺子是仙長所賜,絕不會有半點虛假,還請大司馬放心。”
    告別許嘉後,陳鹹又找到王商、王鳳等人,同樣以刻碑為由,勉為其難的收獲了大量土地,還不斷拱火朝中的公卿,讓他們相互攀比,像極了直播間裏忽悠粉絲打賞的“托兒”。
    迷弟在長安收割公卿土地時,陳湯也沒閑著。
    他率軍走到賀蘭山北段時,見到了一頂頂匈奴人帳篷,頓時打了雞血一樣命令手下來了一波衝鋒:
    “將這些匈奴人全都抓起來,反抗者格殺勿論!”
    王章覺得這種行為有些冒失:
    “將軍,我們無故進攻,會不會落人口實?”
    陳湯不滿道:
    “什麽叫無故進攻?沒有緣由本將會下令進攻嗎?”
    王章追問道:
    “您說的緣由是什麽?”
    “還沒想好,先將這些匈奴人抓起來再說!”
    隻要把人抓起來,阿湯哥能編出一百個下令進攻的理由。
    羽林騎被陳湯灌輸了一路仇恨教育,前不久又剛換上郭榮送的契丹武器,一個個戰意洶湧,聽到進攻的命令後,當即策馬奔騰,很快就將匈奴人的聚居地圍了起來。
    一個匈奴人的當戶飛奔而來,大聲疾呼:
    “我們是右穀蠡王的屬下,奉命來此駐紮,還請漢軍莫要衝動,咱們是自己人。”
    陳湯懶得搭理他,衝王章使了個眼色,王章的反應很快:
    “昔年先皇將光祿塞之地賜予你們匈奴人駐紮,並未涉及北地郡,汝等無故強占北地郡百姓的土地,已然違反了大漢律法。”
    跟陳湯在一起久了,王章這個老實巴交的家夥,也變得跟陳湯一樣,瞎話張嘴就來。
    光祿塞指的是陰山北麓地區的廣袤草場,漢宣帝劉詢賜給南匈奴,是讓南匈奴建立王庭的,並沒涉及別的地方。
    現在王章抓住這一點開始做文章,算是給己方找一個合適的進攻理由。
    陳湯一直沒說話,而是直接操控著無人機升起,開始俯瞰匈奴人的聚居地,看著看著,他突然發現,營地中央,居然有不少漢人在幹活兒,便衝那個當戶問道:
    “裏麵幹活的漢人是怎麽回事?”
    當戶老老實實答道:
    “那是我們買來幹活的。”
    陳湯的臉頓時冷了下來,周圍的校尉也一個個拔出了腰中的砍刀。
    當戶還在兀自說著:
    “我們從朔方郡搬來時,右穀蠡王賣給我們一批奴隸,我們並沒從北地郡抓人,還請將軍……”
    明鑒二字還沒說出口,這個當戶就被陳湯一刀剁了腦袋:
    “血洗此處聚居點,救出我大漢同胞……王章,派出斥候前往朔方郡偵查,莫要讓右穀蠡王跑了!”
    說完,陳湯帶頭衝入匈奴人的營地,開始救人。
    王章這下也不找什麽理由了,開始安排斥候順著黃河河穀直奔幾百裏外的朔方郡偵查,尋找右穀蠡王的下落。
    右穀蠡王是呼韓邪單於的親弟弟,他把漢人當奴隸進行買賣,現在該漢人大軍進行反擊了。
    斥候部隊臨行前,王章交代道:
    “寧殺錯,莫放過,凡是頭戴黃金裝飾的,皆為匈奴貴族,若無法確認身份,先砍了腦袋防止他們逃跑。”
    另一邊,大唐貞觀世界,深入到鴨淥河畔偵查的薛仁貴,總算見到了平壤來的大軍,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要擱別人,看到這麽多兵馬會害怕,薛仁貴卻反而變得興奮起來:
    “如此多的軍功,賺了,大賺特賺!”
    他用對講機聯係上遼河東岸的李靖,匯報了所見所聞,李靖當即說道:
    “回撤,莫要對峙,到了安市東,讓你殺個痛快。”
    說完,李靖開始調兵遣將,悄悄將周圍攻城的大軍抽調一部分,準備在平壤援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績通過對講機問道:
    “李衛公,戰機稍縱即逝,我等無法聯絡上程名振,該當如何?”
    李靖倒是很淡定:
    “聽天由命,老夫相信,上天必將庇佑大唐,而非高句麗!”
    同一時間,山東登州和萊州的兩處水寨中,大大小小的船隻開始蜂擁向東而去,準備渡海作戰。
    旗艦船上,年過五十的水軍主將程名振看著手中的航海圖和指北針,衝一旁的水軍文書劉仁軌讚歎道:
    “此物比司南好用百倍,以後在近海,再也不會迷失航向了。”
    劉仁軌捧著一本繁體字版的海圖誌說道:
    “書上說用六分儀,借助星空的位置,可以在海中精準定位。”
    兩人身邊,擺放著一個比籃球還大的地球儀,上麵已經標注了此次偷襲平壤的航道和登陸地點,整個航程大概需要幾天時間,登陸之後,可以直奔平壤城。
    為了防止攻城不利,兩人還商議將一部分船隻拆掉做成攻城器械,大有拿不下平壤城便不回大唐的氣勢。
    這個時候,武媚娘的馬車來到了真定府,她帶了一些太陽能發電板過來,在恒州刺史府院內鋪設好,又教了刺史以及恒州守將對講機的用法,還在這裏分別聯絡了洛陽和晉陽,一點點組建大唐的通訊網絡。
    不到兩分鍾,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就收到了消息:
    “洛陽、晉陽、真定、長安四地聯動,若有緊急軍情,瞬息傳到長安,比以往的驛站傳訊快了無數倍……科技真乃神技也,以後一定要大力發展科技!”
    房玄齡建議道:
    “對講係統和電台係統應分屬兩個部門控製,這樣在地方上能相互監督,而長安負責訊息的官員,也不會因大權在握而迷失自我。”
    李世民想了想,打算近期成立兩個部門,分別負責對講和電台,而兩個部門,皆由李治負責,讓太子提前掌握資訊,免得被人誤導。
    這邊商議國事時,一元殿內,李明達正在囑咐衡山公主李澄陽:
    “等我走後,你要監督父親,莫讓他貪吃,每隔幾個時辰,便讓他在宮中走動一番,活動一下筋骨。”
    李澄陽重重的點了點頭:
    “姐姐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
    說完,姐妹倆跪在太極圖前,開始為大唐祈福。
    混元宮內,周易正在忙著拆模具,耳邊突然響起了層層迭迭的祈禱聲,但聽不太真切,隱約有大唐之類的字樣。
    周易不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幹脆來到三清殿,用八卦算盤推演一番,然後根據卦象,拆解出了“明達”二字:
    “不是吧,我居然能收到李明達的祈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