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山上圈地

字數:7147   加入書籤

A+A-


    仙居寺的周圍現在種的都是果樹,這是大隊林業隊的所在。
    蘋果、桃梨杏,還有葡萄,從仙居溝口一路向西,直到仙居寺西邊的山頂,雖然稱不上漫山遍野,但是,數量也是十分可觀的。
    另外,山坡上還開墾了好多的荒地,種一些穀子、芝麻、糜子、蕎麥一類的雜糧,產量並不是很高。
    可惜到了後世,分產到戶以後,由於力省城近,各種各樣的機會擺在麵前,大家已經對種地不感興趣了。再加上這些果樹收益不大,投入過多,地下水位下降,資源匱乏,溪水斷流,沒有幾年這些產業就給荒廢了。
    這也是王鵬心裏永遠的痛。
    現在,當然不一樣,在大隊的統一管理下,村民們精心嗬護下,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象,成個山穀充滿了靈氣。
    王鵬和小龍想圈一塊兒養雞和豬,也不是容易得事情,他們在寺廟的周圍轉了好久,才在後麵山溝的旁邊找到了一塊長滿荊棘、荒草的有兩個足球大小的荒地。
    “就這兒吧,麵積足夠大,也比較平坦,離水源也不遠,養個雞和豬肯定沒有問題。”
    “小鵬,放進去,你不怕跑了,或者被山裏的生靈給糟蹋了?”
    “這樣肯定不行,我們還需要用石牆把這裏給圍起來。”
    “圍起來?”
    小龍看著這麽大的地方,眉頭立時就挽起了疙瘩。
    “小龍,你看,這片地方西邊和南邊都是幾米高的高塧,不擔心雞豬會跑出去,我們隻要將東邊和北邊壘起來就行了。”
    “可即使是壘這兩堵牆,咱倆也夠嗆。”
    “那肯定,我們必須招兵買馬。”
    “到哪去招兵買馬?”
    “你就不會動動腦筋?
    二狗、計虎他們不是要跟我們學拳嗎,讓他們來幫我們勞動,正好借機考驗一下他們。
    如果可以的話,咱們就求師傅將他們給收了。”
    “哎,你這個辦法好,想學拳的人可不少了,起碼有二十多個。”
    “那不,人就夠了。
    先讓他們到周圍的撿石頭,不夠的話,到溝裏去搬,爭取用一段時間將石料備齊,過完年我們再拉白灰和沙子,找人建房。
    北牆和東牆切起來以後,將門留在東邊,再蓋幾間房子。春天到了以後,我們將這片地裏的酸棗樹移到圍牆邊旁邊,栽成一圈,將牆圍起來,防止其它牲靈進來。”
    “那點酸棗樹哪夠?”
    “不行,就從其它地方往過移。”
    “這個工程有點大了,我怕那些家夥堅持不了多久。”
    “沒關係,答應他們學拳之外,每天再答應管他們一頓飯,給五毛錢。
    能夠堅持下來的,就是我們兄弟,帶他們玩,
    堅持不下來的,那就沒法了。”
    “好,如果這樣的話,我看有戲,明天我們過去和他們說。”
    兩人看完地方,研究好圈地方案以後,便回到了寺裏,見到了常問大師。
    “師父,年底了,你也不出去走走?”
    “我腿腳不利索,天寒地凍的,也不想出去。缺啥,小龍也就帶回來了。”
    王鵬將自己帶的東西放在屋裏的櫃子上,然後說道。
    “師父,我媽給你和小龍一人做了一雙新鞋,你抽空試試,看合不合腳。”
    “替我感謝你媽,讓她費心了,你爹媽的身體最近還好吧?”
    “好著呢。”
    三人聊了一會兒,小龍將稀飯熬好,蒸了幾個饅頭,他們就著鹹菜吃過晚飯。然後,便坐在屋裏又聊了起來,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樣子,常問大師問道。
    “小鵬,我聽小龍說,你已經將五行拳學會了?”
    “嗯,練的已經很熟了,就是還不知道咋用。”
    “貪多嚼不爛,沒學會走就想跑。走,到院子裏你給我打一遍,讓我看看你的火候。”
    “好的,師父。”
    到了院子,王鵬站了一個三合樁,然後將五行拳由劈拳、崩拳、鑽拳、炮拳、橫拳依式演練了一遍。
    說實話,對於拳術,王鵬學的還是比較用心的。
    因為經過上一世以後,他有這樣的認識。在社會上行走,光耍嘴炮是不行的,關鍵時候還是要能打。
    我不欺負人,但是人欺負我的時候,必須有反擊能力,而且,練拳也是強身健體最好的方法。
    別看他現在剛過十歲,通過一年的鍛煉,身體長的很強壯,個頭也穿高了不少。健壯的外表,讓他和小龍一起出去,一般人不敢招惹。
    因此,他自認為自己練的還是不錯的。
    常問大師看他打拳,也是不停地微微點頭,等他打完一趟以後,誇獎道。
    “不錯,下了不少工夫,下盤紮的還比較紮實。”
    “師父,你再別說了,每天馬步紮不夠時間,小龍不答應的。”
    王鵬心眼多,借機又將小龍表揚了一下。
    “好,練拳就應該這樣子,師父要不是你們師祖從小要求嚴,這條命早就交代在小日本手裏了。
    這一年,隻是讓你跟著小龍學基本的拳式,實際並沒有給你講拳理,一是想看看你的悟性,二是也想磨煉下你的意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好,你算闖過來了。
    正好今天,我就給你講講五行拳的拳意,小龍你也用心聽著。
    劈崩鑽炮橫,五行拳不是簡單的花架子,它對應的是自然界之中的金木水火土。
    而金、木、水、火、土,又分別代表人體的不同部位和器官,每種拳法都具有獨特的勁力和特點。
    劈拳屬金,導引重點是任督脈和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等經。
    崩拳屬木,導引重點是任督脈、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足少陰腎)等經。
    鑽拳屬水,有益腎填精、還精補腦之作用。
    炮拳屬火,練習炮拳可以發動心經和心包經的脈氣。
    橫拳屬土,其形圓,性實,氣順則脾胃和緩。
    因此,在練拳的過程中,不僅在練體,也在練五髒六腑,進而達到由外而內,表裏如一的作用。
    但是,光練拳不練氣,也是不行的,我們形意拳有自己的內功心法,現在就傳給你。”
    接著,常問大師給王鵬念了一段拳經。
    “內功之傳,脈絡甚真。
    不知脈絡,勉強行之,則無益而有損。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歎無艱。
    龜尾升氣,丹田煉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接著解釋道。
    “脈絡為人體內真氣運行的軌道,練氣而不懂脈絡,猶如興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勢之大小,盲目行之,沒有不出毛病的。
    人身脈絡主要的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其中最根本的則是前任後督兩脈。
    任脈在前,起於承漿穴沿喉頭,胸骨柄、劍突、直下至陰前高骨。督脈在後,起於尻尾,土至命門,再上至夾脊過大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
    小腹正中為氣海,也就是丹田,它既是人體的中心,又是人體經絡場的重要場源,氣聚於氣海之後,就會沿經絡運行。
    額上正中謂之天心。氣自龜尾上升經百會沿任脈而下聚於丹田,丹田氣足則化而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
    肩頭正中為肩井穴,肘頭分中為曲池穴,此二者為周身發勁之所。
    既明脈絡之後,還須講究姿勢。正確的姿勢才能有助於內氣按正確的軌道運行。
    對於姿勢,拳經中有明確規定,頭正而起,背圓而正,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足豎而穩,膝曲而伸,檔深而藏,脅開而張。
    內功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
    無論練哪種功,在姿勢上都應正頭起項,壯麵凝神,肩鬆胸出背圓,前身微微有收斂之形,此乃練內功之真正訣竅。
    練坐功時,可以盤膝靜坐於榻上,閉目紺口,舌頂上顎,兩手內外勞宮穴相對,置於小腹上。
    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兩腳踏地兩大腿能放平為宜。兩手可分別放在兩大腿上,掌心朝下,仍要閉目紺口,舌頂上顎。調息時,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要均勻細長,好似肺部不動隻用肚臍呼吸一般。
    氣定後,即吸氣一口,以意領之自湧泉沿兩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兩脅。
    脅骨即上舉,將氣送達耳後高骨,再上達於百會。
    降氣時,隨呼氣即以意領之,從百會降至印堂,經人中入口內,再由舌而至喉。故必以舌頂上顎去接氣。
    然後自喉通至後背,自後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脈降至丹田。丹田氣足,則向下經會陰過尾閭,故必須內收穀道以通氣路,尾骨還要向前向上兜轉。
    提肛縮腎,則氣可直上過命門,夾脊,玉枕,而達泥丸,即百會。
    玉枕穴在腦後高骨稍後處,也是內氣不易通過之處,要以目內視頭頂,慢慢引導之。如此循環,周流不息,這就是小周天法。
    收功時,將氣收於丹田,覺氣漸收漸小,如龍蟄虎伏而藏於斯。然後以意送下,直至湧泉收住。
    站功也叫樁功,也就是讓你們練的三合樁,站樁的時候,姿勢如同定步劈拳。
    開始時,兩足跟相並,兩足尖外開45度至60度左右,兩腿微屈,膝蓋與足尖上下相對,兩手握拳,緊靠大腿外側,拳眼向內。然後右拳上提,邊提小臂邊外旋,緊貼著右肋由前向上鑽出,吸氣隨之上升。
    吸氣盡時,拳高與鼻平,拳心向麵部.呼氣時,左拳上提,小臂外旋,由左肋旁擦身向前自右拳上劈出,右拳同時變陽掌下按置於右日月穴旁,右軟肋下高與臍平。
    與此同時,左足向前邁出一步,與右足相距約兩腳半之遠。前腿斜直,膝微彎,膝蓋在足跟上與足尖對準。後腿微屈,膝蓋在足尖正上方,尾骨與後足跟上下相對。
    形式上要作到外三合。
    全身重量分在兩腿之上,前三後七。隨即自大椎開始,將脊椎骨逐節向下依次鬆開,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內中意,氣,力三合,思想高度集中,將神凝聚於天心,目視前方,定若鍾鼎。
    站樁雖係靜功,且不可呆滯。
    要氣勢騰挪,伏如橫弩,動若發機。以意領氣隨自己的意誌活動,吸上呼下。欲上則上,欲下則下,呼吸陰陽,純任自然,毫無阻滯不通之處。
    吸氣時猶如一人張弓,萬夫拔河,渾身上下毛發皆開,氣上升而內髒緊縮。呼氣時氣下降,內髒亦隨之鬆弛。這是初學者站立不動的練法,既可為形意拳築基,又可祛病延年。”
    師父用了很長時間才將拳理和練氣方法講完,這些東西不是秘密,上一世王鵬在網絡也曾收到過類似的內容,但是一直就沒有領會。
    現在,師父一邊講解,一邊手足舞動,用自己的身體將整個理論演示出來,他所獲得的領悟就不一般了,況且他這段時間有精研中醫理論現在兩相結合起來,一時間獲益多多。
    他不由地躬身施禮道。
    “師父,受教了。”
    接著身形一動,站起了三合樁。
    頓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形成了完美的六合身態。
    “孺子可教也。”
    常問大師低聲嘟囔了一句,回屋去了。
    晚上,王鵬沒有回家,就息宿在了廟裏。
    喜歡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請大家收藏:()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