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傳山醫術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A+A-


    “這個我知道。”
    “張爺爺,蓋房子的材料怎麽辦?”
    “我讓人給你去收。”
    “那太好了,你可以不可以安排人長年累月地給我收東西。”
    張有才通過昨天的談話知道王鵬的意思。
    “小鵬,收東西需要的費用很大,你是準備長久地搞,還是就搞這麽一段時間?”
    “當然是準備長久搞。張爺爺,如果你有路子,就讓他們動起來吧,我可以先給你一筆資金,讓你具體來負責這個事。”
    “費用很大的。”
    “沒關係,我先給你五十萬,你看的辦,用完以後再給我說。”
    “能行,那我就我傳出信兒去了,讓他們收所有的老物件。”張有才將老物件三字咬得很重。
    “行,所有的老物件。”
    商量好具體的細節後,王鵬和張有才到了鎮上信用社,用五十萬現金給張有才開了一個戶頭。
    “張爺爺,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們這塊兒鼎盛商行具體的負責人了,底下的事你說了算。”
    “行,小鵬難得你這麽信任我,我一定給你把這件事情辦好。”
    “張爺爺,你不要讓他們局限在咱們這個地方,可以多往晉中、晉南跑一跑。”
    “這個我知道。”張有才白了王鵬一眼。
    就這一眼,讓王鵬知道張有才也是個中老鬼,說不定他真有古物的來路渠道,也算是無心插柳吧。
    把事情說好以後,王鵬要請張有才到飯店喝酒,結果被他給拒絕了。
    無奈,他隻能一個人遛到了三姐的商店。
    自從到廣州以後,王鵬就沒有和三姐照過麵,昨天過來取鹵味的時候,也僅僅是和姑父打了個招呼,今天過來,他肯定是要見見三姐的。
    “小鵬,我聽說你回來了,正準備找你呢。”
    三姐一見王鵬就說道
    “嗯,回來幾天了,一直沒有工夫過來,商店的情況怎麽樣?”
    “挺好的,每天來批發的人不斷,還是很忙的。”
    “三姐,過兩天村裏開始滾元宵,當天走不了的元宵可能要存放在這兒的冷庫裏,你準好準備。
    另外,村裏元宵的事情,由你來負責和供銷社、村裏結算。”
    “你又開始滾元宵呀,今年的價錢怎麽算?”
    “還按去年的價格吧。”
    “行,我知道了。”
    王鵬在三姐的帶領下到商店裏和飯店裏都轉了一圈,覺得管理的還是不錯,就是廚師的衣服有點兒髒。
    “三姐,原來不是對廚師的著裝有要求嗎,怎麽現在看得不是太好。”
    “是的,那幾個家夥太懶,不好好洗衣服。”
    “當時,我記得安排讓服務員給他們洗的看來沒執行下來啊?”
    “執行著呢,就是今天好像讓你趕上了。”
    “不管是趕上,還是沒趕上,這樣都不行,告他們如果不執行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罰款,第三次就不要來了。”
    “我知道了。”看王鵬來了勁兒,三姐趕忙轉移話題,“小鵬,好多人想買電視機,你能不能搞到?”
    “能行,這次去廣州,我進了不少電視機電冰箱呢,給商店飯店裏還進了兩台,貨馬上就到了,到了以後,我讓他們給店裏留一部分出來。”
    “真的,那我落實下需要多少。”
    “可以,還有別的東西呢,你平衡好各種關係。”
    “知道了。”三姐興奮地說道。
    和三姐聊了一些具體事以後,王鵬回到了家裏。
    經過兩天的忙碌,王鵬基本上將眼巴前的事兒忙完了,他的心也靜了下來。
    吃過晚飯,他便一頭鑽進了友仁爺爺留下的院子開始練習起了針灸和看起書來。
    王鵬自己都感覺到了自己現在的反應十分的靈敏,無論是動手,還是動腦都十分的精準清晰,記憶力也增強了很多,這樣用在學習上,真的是事半功倍。
    友仁爺爺留下的書籍,除需要反複研讀的幾本,其餘的他全部還給了友仁爺爺。
    然後到出版社和新華書店又補充了一部分,足夠他讀了。
    現在,他讀的是《本草》,他要熟記各類草藥的形狀、藥效、特點。
    這是個係統性的工作,需要曠日持久的堅持,因此,他一有時間就過來讀書。
    友仁爺爺傳承自傅山先生,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時期一位令人矚目的人物。
    他不僅在思想界和藝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醫學領域更是建樹頗豐,堪稱當時醫道楷模。
    他出身世代書香,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專精醫術。
    他既能吸收前人精華,又能突破陳規,別出心裁,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和實踐體係。
    傅山的醫術以實用見長,尤其擅長婦科和兒科。
    他在實踐中總結出許多簡便易行、療效顯著的診療方法,使不少疑難雜症得以攻克。
    同時,他還著述頗豐,將畢生心得凝結成書,惠澤後世,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太原傅科》一書。
    《太原傅科》全稱《傅青主男女科》,是傅山的醫學代表作。
    全書共分男、婦、兒三科,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多個領域,匯集了傅山多年行醫經驗和心得感悟。
    書中方法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分析透徹,用藥準確,切合臨床實際,堪稱傅氏醫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然而,這部醫學巨著在傅山在世時並未刊行於世。
    當時,僅在民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為數不多的幾部抄本多為傅山的弟子或親友所藏。
    王鵬現在手頭就有一本,是傅山先生親筆收錄,彌足珍貴。
    這本書,忠實記錄了傅山的原始醫案和心得體會,保存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
    其中傅山先生的批注和眉評,更顯珍貴。
    世人評價傅山先生字不如詩,詩不如畫,畫不如醫,醫不如學,學不如人。
    前世晉祠廟裏有傅山先生紀念館,但是館藏的東西均為後世的畫片,甚少真跡。
    此世得以重生,並傳承其醫學,王鵬肯定是要出把力的。
    對於傅先生的這部醫術筆記,他也是反複研討,默能成誦的。
    喜歡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請大家收藏:()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