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將領對調
字數:3357 加入書籤
在楊競看來,江水其實不用裝瘋的,遇見什麽壓力,和自己說就是了。再說了,他貴為侯爵,執掌軍情司這樣的強力部門,什麽壓力扛不住?說到底,江水無非就是不想讓幫助自己對抗那些軍功集團罷了。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為官者最忌諱這一點。
楊競看著跟過來的石琳,想了想,又說了一句,“去把長平叫回來”
石琳看著楊競,不知道陛下怎麽想一出又一出,但還是追了出去,叫住了已經要返回內閣的吳晉。
“首輔大人,陛下請您回去”石琳恭恭敬敬的說。吳晉一愣,但還是整理衣冠,回到了謹身殿。
“陛下?”吳晉回到大殿,看向楊競,弱弱的叫了一聲。
“長平,你先不著急回去,陪朕吃頓飯”楊競剛剛還說不留吳晉吃飯了,現在不知道為了什麽又留吳晉吃飯了。
“臣遵旨”吳晉還能說不吃啊,隻能老老實實的答應下來。
很快,飯菜就上來了,還是四個菜一壺酒,楊競的宴席永遠都是這麽簡單。紅燒梅花鹿肉、清蒸柳河魚、芹菜拌花生、還有一般炒青菜,酒就是一壺梨花白。
“陛下的飲食還是這麽清儉啊”吳晉看著麵前條案上的菜,有些感慨的。
“你知道,朕向來不在意這些”楊競隨意的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不過口腹之欲罷了”
“九爺富有之海,還能體恤百姓不易,臣不勝欽佩”吳晉由衷的說道。
其實吳晉這也倒不是恭維話,是真這麽想。吳晉是最早追隨楊競的那一批人之一,自然知道楊競不愛奢華。
而且吳晉對楊競的稱呼也很有意思,沒有稱呼陛下,而是九爺。九爺還是楊競當九皇子的時候,大家對他的稱謂。能叫楊競九爺,本身就代表一些資曆了。
稱呼是有大學問的。比如說你在單位上班,你們的一把手姓王,在非正式場合,你就得叫局長,而不是王局長,這樣叫起來才顯得親切。
在比如,你們的副局長是由科長升任上來的,你原來也在他們科裏工作,非正式場合,你得叫你們副局長為科長,這樣顯得你念舊,是老人,不忘本。
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人情是相通的。
“你呀”果然,聽完吳晉的稱呼,楊競笑了。“還有,石郎中,你站著幹嘛?你也坐下吃”
有小太監在石琳麵前也擺放了條案,上麵是和楊競、吳晉同樣的飯菜,石琳不知所措的站著,她實在是不敢吃。
“陛下叫你坐下吃,石大人就安心落座”吳晉見狀,笑著說。
“臣惶恐”石琳是嚇壞了。
“不吃晚上可沒飯了”楊競玩笑了一句,“都是自己兄弟,吃”
石琳知道自己這個時候不坐下是不行了,隻能戰戰兢兢的落座。
“來,朕敬二位一杯。長平剛才一句九爺,倒是讓朕想起當皇子的時候了,那個時候,朕為了躲避太子大哥的追殺,和長平還有300個兄弟狼狽逃出長安城,一晃都五六年了”
楊競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吳晉和石琳也趕緊喝了杯中酒。這個時候,石琳是不能接話的,但是吳晉卻不能不開口。
“九爺,臣當年不過是朝廷的一個從五品禦史,得您信任,追隨您,得以保全家人、位列宰輔,皆九爺之恩啊,臣不敢忘本”吳晉立即離席跪地說道。
開玩笑,楊競都這麽說了,是和你回憶曆史呢麽?這是在問吳晉是不是願意跟自己走啊。
“長平你坐下”楊競擺一擺手,“當年和我們來襄平郡的那300個老兵還剩多少了?”
吳晉起身,坐下說道,“回避下,當年您離開長安時,除了故皇太後留給您的18名老兵,還有300名無家無口的老兵願意跟著我們走,那18名老兵已經病逝、陣亡12人了,還剩6人;300名老兵雖然都是升任了中級軍官,但是近年來戰爭頻繁,也已陣亡了100餘人了”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楊競很是感慨的說道,“長平,照顧好這些願意跟著我們的兄弟”
“九爺放心就是”吳晉認真的答道,“襄平是我們的家,哪裏有什麽長安,我們更喜歡千華”。
其實這頓飯吃到這,已經算是吃完了,楊競之所以吃這頓飯,就是想知道吳晉的想法,是不是也想入關爭奪天下,但是吳晉通過老兵的事,已經明確的給出了答案,他願意繼續跟著楊競,不會攪合到軍功集團之中。
“你是宰相,又分管吏部,各部官員也適當的調整調整,軍隊中人才很多,也可以下放到地方任職”楊競見目的達到,就把話題拉了回來。
“陛下所言極是,有功的將士必須重用,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吳晉斬釘截鐵的說道。他已經隱隱猜測道楊競的意思了,就是想把主戰的軍官調動到地方,變成文官,自然開戰的呼聲就小了。
“這就對了”楊競點點頭,“另外,你還兼任著領侍衛內大臣,通知神策軍總兵王世安,讓他把1萬神策軍騎兵調動到山海關”
吳晉明白,楊競這是怕邊軍獨走,擅自對關內開戰,才讓自己絕對的嫡係神策軍騎兵去山海關看住遼西邊軍和遼中邊軍,畢竟1萬神策軍騎兵是楊競最強的戰力。
“另外,通知政保司加強戒備,別一天像個聾子似的,什麽都不知道。另外那兩萬神策軍步兵加強襄平城的保衛”
“臣領旨”吳晉知道楊競這是動真格的了。
“另外,你們內閣弄個方案”楊競這個時候,完全恢複了那副英明果斷的模樣。
“什麽方案?”
“邊軍總兵對調”楊競語出驚人的說道,“遼西邊軍總兵曾毅與遼南邊軍總兵蘇烈對調,遼北邊軍總兵辛無忌和遼中邊軍總兵關雲對調,遼南邊軍總兵常何調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張雷調任遼南邊軍總兵”
“每個總兵帶走的親兵不超過兩人,10日內完成調任”楊競一錘定音。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