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究竟是誰
字數:2947 加入書籤
“足天下之用,莫乎先財;係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楊競歎道,“治理國家,也就是財和兵兩件事了”
“陛下睿智”吳晉接話道,“自陛下就藩襄平以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就沒有停止過。現在我大遼幅員4000裏,物阜民豐,倒是該理一理錢法了”
楊競點頭,然後緩緩開口道,“這樣吧,戶部退出六大國有公司的股份,就按剛才鼎誠測算的150萬銀元計算,所有股份皇宮回購了,長平你具體操辦”
吳晉點頭答應,趙石字鼎誠)剛要說些什麽,就看見吳晉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又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另外,10萬新編軍團有些多了,無非就是剿匪加維持治安的工作,用的了10萬人嗎?”楊競不以為然的說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分管兵部的內閣大學士錢峰問道。
“新編第一軍團和新編第二軍團各有5萬人,有些多了。以孤的意思,10萬人縮編為3萬人,分別成立守備軍第一軍和守備軍第二軍,每個軍下轄3個旅,1.5萬人”楊競大手筆啊,一出手就是裁撤了7萬軍隊。
“守備軍第一軍總兵由原新編第一軍團總兵魏元擔任,守備軍第二軍總兵由原新編第二軍團總兵金成吉擔任”楊競對這新成立的兩支軍隊主官進行了安排。
魏元其實就是原來的南鄭侯魏遠,後來投降了楊競,為了表示和大梁朝廷的決裂,自己改名魏元,楊競稱帝後,魏元被封為百濟侯,執掌新編第一軍團。
金成吉原來是高句麗的地方官,也是最早投降楊競的高句麗高級官員,所以楊競讓他執掌新編第二軍團。
“守備軍第一軍負責霸江以南五個道的地方治安,守備軍第二軍負責霸江以北九個郡的地方治安。第一軍總兵駐紮在平壤縣。第二軍總兵駐紮在沈陽縣”楊競隨即給兩個軍劃定了防區。
其實遼藩九郡五道,每個郡都有1000巡捕,平均每個縣100人,郡城所在的縣城200人。這些巡捕負責緝盜啊,命案啊之類的事宜,歸當地太守節度使)管理。但是為什麽還要成立守備軍呢?就是有小規模的反叛啊,呼嘯山林的大土匪啊,僅僅依靠巡捕是不夠的,就需要守備軍出麵了。
“陛下聖明”兵部尚書宋武出班了,“陛下,臣請問裁撤下來的7萬士兵如何安置?特別是各級軍官”
“兵部組織一下,服役三年以下的士兵直接轉業,每人發放銀元10塊,土地5畝。鬆江郡,龍江郡,依蘭郡,綏化郡,安北郡有大量的荒地無人開墾,正好分給他們”這麽多精壯不去種田都可惜了,楊競想都沒想,直接安排了。
“服役三年以上的士兵,兵部組織一次考試,考的好的,安排到九郡五道下麵的各個村去成村長。至於軍官,分批轉業到各郡的巡捕房當捕頭”
楊競的話讓在場的所有大臣都眼前一亮,在這個時代,誰敢輕易裁軍啊,成群結隊的青壯放到民間,立即就是造反的隱患,特別是這些青壯還有一定的軍事技能。一旦被有心人利用,立馬就是天下大亂。
但是楊競畢竟是穿越者,他太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事情了,轉業費,轉業安置,入編考試,一套組合拳下來,不可能不穩定。
“這樣一來,每年至少可以節約軍費168萬銀元”兵部尚書宋武說道,“陛下聖明啊”
原來遼藩五大邊軍,每支邊軍3萬人,共計15萬人,加上10萬新編軍團,這25萬人一年的軍餉就是600萬銀元。現在兵部所轄的兵力總數由25萬下降到了18萬,軍餉總額也由600萬銀元下降到432萬銀元。
眾臣都是挺高興,隻有趙石和徐文苦笑,因為轉業費又是70萬銀元,剛剛出賣股份得到的150萬銀元,一下子就少了一半。不過也沒法說什麽,這本來就是長痛不如短痛的事情。
“行了,各部的事情也都匯報完了,各位都去值房休息,也可以到柳河邊遊覽,晚上賜宴”楊競笑道。
眾人都笑,紛紛向楊競行禮後離去,隻有吳晉,軍情司主事柳依,錦衣衛指揮使何知遠,禦史台左都禦史兼管政保司的秋華留了下來,因為接下來就該政保司匯報了。
由於政保司直屬皇宮,所以外臣都回避了。但是吳晉原來就是王府的左長史,楊競稱帝後吳晉又兼任領侍衛內大臣,所以吳晉既是外臣又是內臣。
錦衣衛要不也是天子親軍,所以何知遠也留了下來。至於柳依,雖然軍情司名義上是兵部所轄,但是柳依是楊競的嫡係,又是情報主官,還是政保司出身,所以柳依也被留下來了。
“陛下,政保司已經查清楚了,前些天鬆江侯江水瘋了之前,的確秘密見過一個高官”見大殿裏隻剩下自己人了,秋華才麵色凝重的說道。
“高官?有多高啊?”楊競有些不以為意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吳晉也拿起了茶杯。
“內閣大學士級別的”秋華語出驚人的說道。
“噗”吳晉一口茶水就噴出來了,正噴在坐在吳晉對麵的何知遠一臉。
“吳禦史,有這個必要嗎?”何知遠被一邊抹著臉上的茶葉一邊哀怨的說道,甚至連吳晉已經在大梁的官職都喊出來了,吳晉在跟隨楊競之前是大梁的禦史台禦史。
“何指揮使,抱歉”吳晉有些歉意的拱拱手,實在是政保司的消息太驚人了,要知道,遼藩正經的內閣大學士就三位:秦國公內閣首輔吳晉,許國公內閣大學士錢峰,齊國公內閣大學士趙石,還有一個掛大學士銜但不入閣的留侯刑部尚書王顯。
這四個人裏有人逼宮?究竟是誰呢?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